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读下面的一段话,画线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①戏剧单元开篇,编者就为我们送上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把舞台比作人生、②社会,含义隽永。戏剧艺术雅俗共赏,观众在看戏的过程中既是消遣,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有多种假说。目前,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③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近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艺术”④学刊,为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起了主题征文活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2、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田圃 亵渎 睿智 格尽职守B: 凭吊 繁衍 恣睢 歇斯底里 C: 煞白 发窘 狡黠 豁然贯通 D: 诓骗 沉吟 商酌 精血诚聚 |
3、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C: 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D: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
4、 | 下列对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物形象。其中孙悟空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猪八戒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沙和尚忠诚老实、勤勤恳恳。B: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由十篇散文组成。 D: 《水浒传》中鲁智深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与他有关的主要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等。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B: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生生不息。 C: 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 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落难(nàn) 确凿(záo) 触(cù)目伤怀 长吁(xū)短叹B: 称(chèn)职 勾(gòu)当 百鸟啾(jiū)啾 大彻(chè)大悟 C: 嗤(chī)笑 倒坍(tā) 一抔(póu)黄土 苦心孤诣(yì) D: 绮(qí)丽 执拗(niù) 影影绰(chuò)绰 味同嚼(jiáo)蜡 |
7、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B: 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D: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
8、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死不谢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知人之明 B: 妇孺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C: 契而不舍 炯炯目光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D: 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
9、 | 下面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断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________的阳光,或者接受________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________的年轮、________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 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B: 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 C: 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 D: 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 |
10、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B: 《风筝》—————鲁迅——原名周作人——浙江绍兴人 C: 《理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D: 《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
课外文言文阅读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①,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出自《厚德录》) 注:①不肖:不成器 (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得 灌 园 已 出 望 外 况 管 库 乎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 3 )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张孝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 1 )文章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链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 1 )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善意,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最触动心灵的情绪;善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善意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请以“▲ 的善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
③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⑤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