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重庆市城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①④②⑤③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撞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B: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鸡叔”的《江南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C: 从无到有,中国航母“辽宁舰”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
D: 在《泰囧》的票房一路飙升下,使其他的贺岁片显得黯然失色。
3、

尧尧上网络聊天室,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下列文字和语音对话,出现的书写及读音错误共3处的一组( )

A: 小航:昨天1班怎么了,课室一阵暄闹,人生鼎沸。小凡:对呀,还听到(gěng)(yè)声呢,谁哭了?
B: 睿睿:小哲课间无所是,在课室里踱来踱去吃着鸡爪,不小心把小白的东西打烂了。大蔡:该不会是小白最喜欢那个有玉(zān)花图案的杯子吧?
C: 子靖:是的。小哲还站在那里(shàn)笑,气得小白拿起(suò)料尺打小哲,却不小心把他的眼(kuàng)打红了。大蔡:所以是小哲哭了?老师又该(chěng)罚谁呢?
D: 小航:谁知道呢!1班的生活真是“激情彭湃”,“色彩斑谰”啊!睿睿:嘿嘿,梁实秋《同学》里不是说了吗?“同学就是要打过才会相亲相爱的”,这种情况(gèng)古皆如此。
4、下列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是( )。
A: 尺zhǐ 候cì 钝nú 衣服dǎn
B: 头kē 脱jiù 愤mèn 病恹yānɡ
C: 麦jiē 媚chǎn 骂màn 蹿出来cuān
D: 摸zā 冽lǐn 据jié 雄赳jiū
5、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动会上,李涛以破校运会记录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一名,在校短跑队里,他是首屈一指的主力队员。
B: 当代雷锋郭明义几十年来奉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宗旨,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
C: 暴雨过后,山洪暴发,惊涛骇浪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D: 演唱会上,面对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观众们用掌声和欢呼声把现场的气氛哄托得十分热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7、根据与画线处语言结构一致、内容相连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句横线上最正确的一项是( )

黄河在这里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________________;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A: 溅珠落盘
B: 马嘶虎吼
C: 龙腾搅谷
D: 激流飞湍
8、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烦躁 愧作 草率 酣然入梦
B: 亵玩 凛冽 无虞 千钧重覆
C: 鸿孺 商酌 遗憾 锋芒毕露
D: 猥琐 矜持 挈约 沥尽心血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C: “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话中的破折号使用错误。
D: 《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1 )“丙辰中秋”交代了写词的________,“大醉”“兼怀子由”交代了________。
( 2 )“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②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轍③。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④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⑤。”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⑥。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⑦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⑧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 子姓:子孙,这里指儿子。② 形容:形状,形貌。③ 绝尘:蹄不沾尘。弭(mǐ)轍(zhé):没有足迹。弭,止、息。④ 纆(mò):以挑东西的绳索代“挑”。⑤ 牝(pìn)而黄:黄色的母马。牝,雌性的鸟、兽。⑥ 牡(mú)而骊(lí):黑色的公马。牡,雄性的鸟、兽。骊,纯黑色的马。⑦ 色:纯色。物:杂色。⑧ 天机:天赋的悟性。

( 1 )下列语句中的“以”与”可告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祭尉首
B: 扶苏数谏故
C: 杀之应陈涉
D: 固怪之矣
(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伯乐因自己的儿子们才能低下,不会相好马,更不会相千里马,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一个担柴挑菜的朋友叫九方皋,说这个人相马的本领比自己强千万倍还不止。
B: 伯乐认为好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去观察。但要找天下的(千里)马,却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没法捉摸的。
C: 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D: 了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既赞扬了九方皋的相马本领,又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3 )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 与共: ②三月而报曰 反:
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 是: ④而其所不视 遗:

( 4 )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②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一页:釉陶的开始

①如图所示,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郑州出土,属商中期,公元前1500—公元前1400年。这件大口、高颈、肩腹界线分明、深腹平底的装水酒陶尊,造型简单,很难给予人太多的美感,却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最早的有釉陶器之一。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这件酒器除了肩部的压印席子纹与腹部条纹外,在器表全部及口部内缘,都有一层特别的姜黄色的薄釉。有几处釉层聚积比较厚而呈现深绿色,略有缺陷。

②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因为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而有透明及各种颜色的差异。人们在距今1.5万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到了3000多年前才因偶然的因素而领悟到釉彩的生成原理,但要到公元2世纪东汉时期生产青瓷时,才开始注重釉的使用。此后的陶器就很少不使用釉彩装饰了。

③从商代到汉代偶尔会发现陶器的器内底部不必上釉的地方有釉彩的残迹,外表却未施用釉彩,推测其成因是因为作为燃料的草灰(含钙)偶然飞落在陶器内,最后烧出颜色晶莹的表层,并不是人们有意烧造的,由此可以猜到,这种有颜色的晶莹表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而发现是草灰所造成的,更进而在实践中验证,将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形成了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

④釉彩的呈色得自所含的铁被氧化的结果,在氧化焰中烧制的为黄绿色,比较容易脱落;在还原焰中烧制的呈青灰色,釉层较薄但是比较均匀,釉层不但可以使陶器表面美丽光滑,也更不容易渗水,相当实用,以草灰制造而成的釉层,经常会聚而不散,导致陶器的釉层厚薄不均,表而斑点零落,看起来像麻子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以草灰烧制成釉层的成品并不多。人们渐渐改进技术,尝试使用石灰石碾成粉末,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这种方式烧成的釉彩叫石灰釉。石灰釉也有它的毛病,因为这种釉的流动性太好,如果在陶器的整个表面都涂上这种釉料,玻璃质的釉彩会沿着器表流下而粘在地上,强制剥取就会损害器物的完整性,所以器物的底部一定要留下相当的空间,免得釉彩与地面胶结,釉陶的生产到了战国时期逐渐增加,施釉的技术也得到改进。到了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的陶匠把大部分的缺点都克服了,生产出釉色稳定、流釉慢的成品,因为釉色泛青,所以名之为青瓷。这时虽然开始大量制作日用器,但仍是属于价格昂贵的制品。

⑤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瓷的定义有些不同。中国文物界大致上把有施釉的陶器都称之为瓷,所以称商代的釉陶为原始瓷器。但是西方对瓷的定义比较严格,胎体坚硬的浙江青瓷,他们认为只属于硬陶。还要等把器胎的含铁量降到更少,烧结的温度也提高到1300摄氏度,呈色洁白,渗水率低,胎质坚实,叩之声音悦耳,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瓷器。中国在公元9世纪后期终于最先烧制出符合于严格标准的真正瓷器,并博得China的美名。

(选自《返来长安过一天:汉字与文物的故事》)

( 1 )下面关于“釉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商中期的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最早的有釉陶器
B: 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会有透明及各种颜色差异。
C: 陶器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是以草灰制成的釉层,经常聚而不散导致的。
D: 战国时期施釉技术得到改进,到了东汉,釉陶日用器得以大量制作,但价格仍昂贵。
( 2 )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并强调了说明对象的历史价值,对阅读起到提领作用。
B: 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大部分”貌似模糊,实则准确,反映了青瓷制造的客观实际。
C: 第⑤段比较了中西方对于“瓷”定义上的差异,强调中国最早烧制出真正的瓷器。
D: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陶瓷史上釉陶由发现到改进,再到发展的历史过程。
( 3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釉彩的生成原理到了3000多年前才因偶然因素领悟。
B: 实践验证,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会形成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
C: 流动性差的石灰釉是用石灰石碾成粉末,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烧制而成的釉彩。
D: 西方定义瓷器:器胎含铁量少,烧结温度1300℃,色白胎实,渗水率低,叩声悦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书生意气正当时

君然

①“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

②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创作时间是2003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来说,从平仄、对仗的角度来看都不工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首“打油联”。而如今,这副“打油联”因何在网上不胫而红?

③陈正宏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人们对其中“书生意气”有所共鸣。“书生”这个词,或者说“书生意气”,有些人觉得已经过时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发展,书生本色还是需要的。现在社会上有些情况会发生,可能还是跟“书生意气”缺乏有关。

④曾几何时,“读书无用论”是不少人选择在世俗生活中抛弃精神追求的强大理由。“百无一用是书生”,仿佛做学问就意味着穷酸,执着就意味着迂腐。于是,学术圈乱象丛生,抄袭论文、伪造研究成果、重权位代替重学术……种种学术腐败令人痛心。

⑤学术界的种种失范尚且只是管中窥豹,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不仅读书治学如此,人生周遭大小琐事的权重也被置于功利的有色眼镜之下。在不少人那里,考量任何事物的标准都是能带来多大利益,能不能成就功名,能不能制造人生的捷径……殊不知,在这样的人生逻辑下,只要能获取功名,只要能巧取利益,便使尽各种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社会道德底线一再受到冲击。

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副“打油联”的走红,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生活对“书生意气”所代表的单纯和底线的透支。于是有人怅惋:“曾经怀抱理想的人,那些真正经历了艰难而仍然存着一点痴念的人,才会真正被触动吧。”

⑦但我们的社会真的已至如此悲凉吗?

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打油联”的走红,也意味着人们对“书生意气”的渴望。“书生”这个词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超越字面的意蕴,它代表着正直、理想主义,代表着在世俗生活中不忘仰望星空的胸襟与诗意,也代表着在倒退的道德底线面前拒绝流俗的勇气。这种理想主义、诗意与勇气不仅适用于学术界,更适用于任何时代的现世人生,它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⑨有所共鸣,就当有所渴求:有所渴求,就当有所坚守。“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红尘之中的那一点不可抛却的道德高度和精神追求正是这个社会内在的气蕴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选自2016年1月6日《人民日报》)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 2 )结合选文解释“书生意气”,并补写名句。

①书生意气:________

②补写名句:书生意气,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3 )作者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 , 另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

( 4 )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书生意气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是有作用的。
B: 在世俗生活中,“百无一用是书生”。
C: 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不少人考量事物的标准是名利至上。
D: “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道德高度和理想追求不可抛却。
四、写作(分值:60分)
奶茶越来越深受广大朋友的喜爱,下面是其制作方法。小明想要制作一杯不加奶盖的奶茶,请你向他介绍一下这杯奶茶的制作过程。







1

准备食材:500ml牛奶、3个红茶包、40g冰糖、15g清水。

2

熬制焦糖,奶锅中倒入冰糖,加清水小火熬制。

3

糖水熬制棕红色时倒入牛奶,随后倒入剩下的牛奶和茶包。

4

小火继续煮5-8分钟,尽量不要让牛奶沸腾即可。

5

过滤出红茶,奶茶出锅。

6

根据自己口味来加糖,调制奶茶的甜度即可。


奶盖做法:

①将淡奶油装入器具;

②再加香草糖浆后打至全发装到裱花袋里即可。

要求:①说明对象明确,信息完整;②说明顺畅合理,条理清晰;③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④字数在150-200之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