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安阳市第二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 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兴化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第十一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组委会要求, 10月16日至11月16日的艺术节期间,必须加强交通管理,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中高考考试改革,减少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助于改变目前片面重视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状。
D: 兴华初中的“阳光大课间”,对我很熟悉,那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号半山,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黄河颂》选自著名诗人光未然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后经音乐家冼星海谱曲,风行全国。
D: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等。”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5、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牡(lì) 别(shù) 桥(zhàn) 嘟(nang)
B: 白(shà) 开(qiào) 糟(tà) 流(máng)
C: 阔(chuò) 褴(lǚ) 女婿(xù) 尺(zhǐ)
D: 拖(lěi) 拮据(jié jū) 哆(suō) 异(chà)
6、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zhì)睢 (bīng)临 (xǔ)光 成吉思(hàn)
B: (qī)息 (jiē)据 脚(huái) 气吞(dòu)牛
C: (gōu)偻 (huǎng)惚 肥(suò) (qiè)而不舍
D: (ruì)凿 (yú)词 (piē)嘴 咬文(jiáo)字
7、

对《渔家傲》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 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 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8、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花君子者也
B: 莲出淤泥而不染
C: 何陋
D: 菊
9、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慈善家邵逸夫为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捐赠近47.5亿港元,真是兼济天下,无所不为
B: 中海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鳞次栉比,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 与书为友能够让我们获益匪浅 , 既能增长阅历,又能丰富知识,增添情趣。
D: 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碍(zǔ) 勉(qiáng) 虐(sì) 花团簇(jǐn)
B: 息(qī) 阔(chuò) 简(lòu) 风尘仆(pú)
C: 寻(mì) 固(níng) 热(zōng) 如重负(shì)
D: 狼(jí) 热(chén) 花(bàn) 角分明(lí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康乐以来________

②四时备________

无与为乐者__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三句话表达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 4 )两文的作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境却不完全相同,《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________”人,《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贬谪的“________”人(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来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宇航员病了怎么办

①在各种科幻电影中,观众难得看到宇航员生病的场景。假如宇航员真的在太空中出现头疼脑热等不适,离他们最近的急诊室是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②现在的做法是,宇航员会在飞船里准备一个药箱,里面放上一些常用药物,比如退烧药、消炎药、止晕药等。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宇航员会向地面的医生报告,医生会及时发出指令,告诉他该怎么吃药。

③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一种由纳米碳构成的生物胶囊也许可以帮助他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加紧研发一种生物胶囊,将其植入人体皮下后,它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就好像一个随身相伴的医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几年内,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就可以使用到这种生物胶囊。

④生物胶囊的成本并不高,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只要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再填入人工细胞,最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一颗生物胶囊就制造成功了。

⑤生物胶囊的研究者洛夫特斯博士表示,在进入太空前,宇航员只要进行一项微创手术,在大腿表皮下植入几颗生物胶囊,宇航员就拥有了对抗绝大部分疾病的能力。这种手术非常简单,只需使用普通的麻药。

⑥太空中有无数能够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高强度的辐射,它会摧毁宇航员的骨髓细胞并破坏其免疫系统。生物胶囊中填充的细胞可以察觉到辐射强度的上升,并自动释放药物,保护人体。胶囊内装有一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仅可以帮助宇航员抵抗辐射,还可以帮助他们对抗其他常见太空疾病,比如感染、发烧、器官衰竭和失眠等。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有针对性地研发相应的抵抗因子。

⑦生物胶囊中细胞的纳米外壳有一定的空隙,可以允许药物通过,但保证人工细胞一直留在胶囊中。生物胶囊不是一次性用品,胶囊中的细胞可以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维持活力,这些细胞的寿命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因此每个胶囊都可以连续使用数年之久。生物胶囊本身也没有“保质期”,它的纳米碳结构是惰性的,非常稳定且具有弹性,至今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生物胶囊不会造成人体的排异反应,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再由医生取出。

(选自《科学大众》)

( 1 )文章从科幻电影谈起,有什么好处?
( 2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优势?
(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试作简单分析。
( 4 )“它的纳米碳结构是惰性的,非常稳定且具有弹性,至今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这句中的“至今”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

穿过时间的老树

王福雁

①时间像是有重量,一点点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变得沉稳了;一点点加在这棵杏树身上,它变得老枝弯曲,横斜有致。

②堂哥6岁那年,把一棵细小的杏树苗栽在院子南墙下。一年年,树苗长大,开花,结果,今年这棵杏树已经55岁了。

③那时,爷爷奶奶、大伯二伯和我们同住在这个大院子里,光我们这一代年龄相仿的孩子就有十几个,整天热热闹闹一起玩着长大。

④我读初中时,它正值青春,风华正茂。近6米高的树干,枝杈旁出,树冠丰满。每年春气刚动,暖风初起,树枝上就冒出深红的花蕾,不久花蕾就绽出一串串粉红色的花朵,满院子飘着甜丝丝的香气。到了初夏,树干挺拔起来,每一片树叶都精神得发亮,从花落果出到青杏的小脸儿涂上红色,用不了多长时间。红红的杏子继而缀在它年轻的枝杈上。杏子见阳光的一面红红的,另一面黄黄的,咬上一口,酸酸甜甜。虽然还不到最成熟的时候,但这时却最美。

⑤小时候,这棵树是我们的乐园。满树甜杏是我们的最爱。杏还没熟好,我们已迫不及待,总是趁大人不注意就摘一小兜,躲到一处几个人分享。一天晚上,父母不在家,伯伯家的兄弟姐妹聚到我家,我们压制着兴奋的心情等着其他几间房里的长辈休息。一间间屋里的灯终于关了,我们几个蹑手蹑脚来到树下,几个爬树,几个在树下指挥。树上的把衣襟撩起,不一会儿就摘了几大兜,跑回屋里,哗啦啦倒在炕上,鲜艳的滚动的杏子碰撞着我们雀跃的心,我们边吃边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各种紧张和慌乱。

⑥杏树不只给我们捧出果实。平时,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它是我们说话的地方。大人忙于生活,很难注意到我们的心情,有事就和同伴说。靠着树枝,似乎有一份依靠。有时,兄弟姐妹打架,一个在前面跑,另一个在后面追,非要把对方追到树上为止。有时追到树上还不罢休,双方还要在树枝间腾挪几番。

⑦对我们来说,这棵树是伙伴。我们在树下奔跑,树上追逐,打打闹闹,就这样和它一起成长,度过了我们的少年时光。

⑧花落花开间,我们长大了。大伯、二伯相继搬出院子,在别处盖了新房,只有爷爷奶奶和我们家还住在这里。院子比原来小了,而我们也从这个院子走向更大的世界,读书、工作,走到天南地北,落地生根。兄弟们顶门立户,开始全新的生活;姐妹们远远近近,结婚成家。院子不像原来那么热闹了,而这棵树,一直在院子里守望着。

⑨几十年,院子的面貌变了又变,房子从土坯房到砖石房到现在改造后的新房,地面从黄土地到现在的水泥地和石板路,院里从到处堆放的农家杂物到现在每到夏秋欣欣向荣的瓜果和花草。这棵树在南墙下,静静地撑出一片风景,给院子增光添彩。

⑩上次回家,堂哥的女儿领着2岁多的孩子回娘家,我们在杏树下闲聊。我抱起小孩,他的小手正好能摸到低处的树枝,粉白的小手触碰着粗糙的枝桠。那时,杏刚吃过,只有高处还零星挂着几颗。我想办法摘下几个放到孩子手里,他感觉新奇有趣,一点儿也不急于放到嘴里。我想,这些甜杏在他眼中,与我们那时完全不同——在我们眼里,它是最重要的美味,而对他们来说,可能排不上号了吧。

⑪新一代是这棵树见过的第五代人,他们的生活与这棵树联系微弱。他们不会在树上树下嬉戏,因为他们有那么多更好玩的游戏;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盼望它结果,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的零食。

⑫当年,当堂哥在清贫中怀着热望栽下这棵杏树时,怎么能想象几十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老杏树不是孩子们的念想了,如今,它成为装扮新生活的风景。

⑬时光雕刻着我们,雕刻着这棵树,它被雕刻得老枝交错,横斜有致。现在,它依然每年如期开花结果。老树新花无丑枝,那花那果依然是那时模样。

(选文有删改)

( 1 )根据文章内容,以杏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节点

杏树的故事

小时候

①________

我们长大了

②________

如今

杏树成了装扮新生活的风景


( 2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 3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鲜艳的滚动的杏子碰撞着我们雀跃的心,我们边吃边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各种紧张和慌乱。

②这棵树在南墙下,静静地撑出一片风景,给院子增光添彩。

( 4 )文章以“穿过时间的老树”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 5 )《傅雷家书》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________和________。
( 6 )在这封信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请结合选文分析。
( 7 )请结合原著,分析《傅雷家书》的艺术特色。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越来越_______的我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