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鲁智深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但过于鲁莽,没有粗中有细的性格。
B: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3、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取正确的义项。
( 1 )章取义( )
A: 断绝
B: 判断
C: 截取
D: 一定、绝对
( 2 )理易明( )
A: 到
B: 极、最
C: 至于
D: 以至
( 3 )一点不旁( )
A: 乱跑
B: 同“务”
C: 分心
( 4 )言行相( )
A: 回头看
B: 照看
C: 但,但是
( 5 )亵( )
A: 水沟
B: 不尽职
C: 轻慢,对人不恭敬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D: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把风、雷、电说成是“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表现了他对风、雷、电的赞美。
B: “哼,还有你这河伯”和“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中的“河伯”是指《九歌》中主宰大自然雨水的上仙。
C: 本文想象瑰丽、奇特,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主人公和宇宙中伟大的自然力——风、雷、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D: 郭沫若在《屈原》中写道:“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这句话和鲁迅说过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相似,暗示了黑暗之前的新生力最终要到来,腐朽没落的社会终将灭亡。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
C: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7、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中“荆吴形胜之最”一句对楼的重要性做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于园》奇特之处在于“磊石”。
B: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都是说明文。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本文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D: 《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和《我们家的男子汉》文中的“我”都是指作者自己。
8、下列对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霜风(刺骨寒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选自沈尹默《月夜》)
B: 我窨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选自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C: 明月装饰(点缀、装点)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选自卞之琳《断章》)
D: 郊原(原野)如海,房舍如舟。(选自芦荻《风雨吟》)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的结果是党风不正在做怪的原因而造成的。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10、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健壮 淅沥 憔悴 倘若 咄咄逼人
B: 烘托 沐浴 一霎 沉寂 婷婷玉立
C: 待弄 瘫痪 云宵 宽敞 花团锦簇
D: 奥秘 感慨 分歧 诀别 小心冀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注】①栎:同“栋”,一种乔木;②茗:茶的稚称.

( 1 )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 【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 【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 2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岳阳楼记(节选)

袁中道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

(注释)①鹅溪连:古代一种有名的绢帛。练,白色的绢帛。②炮车云生:状如炮车的云升腾起来。③庆帅:滕子京到岳州之前任职庆州,统帅军队。④请大合乐落之:请求典礼大乐庆祝落成。⑤定州之役滕子京任职庆州前为泾州知州时,于宁夏定川寨于西夏的一战。⑥增堞(dié)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兵。⑦文法吏:执掌刑法的官吏。

( 1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和《游岳阳楼记》中都有“左迁”一词,请用《岳阳楼记》中的一个词语来解释文中“左迁”的意思。

左迁:

( 2 )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 千 帆 结 阵 而 来 亦 甚 雄 快

( 3 )结合下面(宋史·滕宗谅传)的两个链接,概括滕子京在调任岳州知州前的遭遇。

(链接一)……宗谅顾城中兵少,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募勇敢,谍知寇远近及其形势,檄报旁郡使为备。会范仲淹自环庆引蕃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州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所,于是边民稍安。

(链接二)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 》2018年5月17日,略有改动)

(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 2 )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 3 )“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4 )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2016年

4.65

3.21

5.60

3.61

2017年

4.66

3.12

5.83

3.35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

A: 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 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将会越来越大。
C: 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 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竞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 1 )第一段中,作者写杨二嫂的话时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请分析其作用。

( 2 )节选的语段中,“我”眼前的杨二嫂与记忆中的杨二嫂相比,除外貌、年龄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 3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划线的词语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青蛙和雄鸡比赛歌喉,由村民们当评委。青蛙鼓着腮帮子,唱了一整夜;雄鸡在快天亮时,伸长脖子,唱了一遍。评委一致判定雄鸡胜出。对青蛙的评语是:“聒噪,非时。”对雄鸡的评语是:“动听,知时。”

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能引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和年级。

(二)题目:________其实很快乐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