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醉翁亭记》内容及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醉翁亭的得名,后面的内容都是写“醉翁”为什么而“醉”、为什么要称“醉翁”,可以说是在写“醉翁亭”得名的深层缘由。 B: 本文主要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所借之景,一是山间四时朝暮的自然之景,一是滁人游山、宾客宴饮的人物场景。 C: 本文写景用语虽不繁多,角度却富于变换。如写醉翁亭采用的是由近及远,写山间四时之景采用的是由秋至夏。 D: 全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 |
2、 |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小明打电话找你出去玩,你回答他: A: “聚会就是找死,访友就是害人,你就是故意想害死我吧?” B: “防疫期间你务必待在家,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C: “特殊时期不宜出门,待春来疫散,我们再一起去看花海吧!” D: “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我们还是老实居家隔离吧!”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目前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B: 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最不缺的就是流行语。马年也一样,当天参审的节目也容纳了不少流行元素。 C: 通过本章我们认识了负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 D: 哈尔滨市将进一步发展规划对哈西地区发展的引领作用,使哈西地区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兴产业、承载城市功能中发挥更大作用。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C: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 D: 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
5、 |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伟大精神。 C: 《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 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
6、 | 下列哪一作品是日本作品( ) A: 《罗摩衍那》 B: 《源氏物语》 C: 《天方夜谭》 D: 《春香传》 |
7、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 , 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在烧烤店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 C: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复习,李明却玩的痛快;要中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生了病,连中考都不能参加。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
8、 | 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谈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 ) A: 《老子》《庄子》《周易》 B: 《太玄》《离骚》《庄子》 C: 《论语》《周易》《老子》 D: 《太玄》《庄子》《老子》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遐想 竣工 查无音讯 若无其事 B: 遮敝 萧索 黄金搭档 不可思议 C: 恻隐 案牍 鬼鬼崇崇 蹑手蹑脚 D: 潦草 陶冶 销声匿迹 信手拈来 |
10、 | 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B: 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 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 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1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先点评芍药,“妖无格”看出作者对芍药充满贬抑,突出它和其它花比一无是处的特点。 B: 第二句写池面上的荷花虽洁净清雅,却缺少了几分热情。所以作者说他纯洁而寡情。 C: 第三句直接赞颂牡丹。“唯有”一词,强调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 D: 末句写牡丹开花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 2 )对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并以芍药和芙蕖来衬托牡丹的神韵。 B: “花开时节动京城”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从正面赞颂牡丹为人喜爱的倾国之姿。 C: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褒与贬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和荷花都有些贬抑。 D: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 1 )解释划线的词语。①蹴尔而与之_____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 ③公孙仪相鲁而嗜鱼________ ④其弟子谏曰________ ( 2 )翻译句子。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 3 )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4 )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 5 )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
穿越到宋代如何旅游
①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周穆王西游、秦始皇东巡等游胜之事一直延传至今。事实上,古人对于“旅游”二字是分开叙述的,《礼记·学记》认为“闲暇无事谓之游”,可以说“游”字与现代所说的“旅游”概念更为接近。迨至宋代,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达,市民生活日趋丰富,再加上日臻兴盛的海外贸易,都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②宋代出门旅游的民众较前代更为普遍。以年龄论,上至耄耋之年,下至豆蔻少年,男女老少皆乐在其中。南宋时期,50岁的理学大师陆九渊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侄子及乡邻等78人,组成了一个大型“旅游团”以遍览名山胜迹。这其中既不乏“苍颜皓髯,语高领深”的老者,也有“整襟肃容,视微听冲,莫不各适其适”的少年。 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外,宋代参与旅游的阶层也颇为广泛,上至皇族贵戚,下至士农工商,都热衷于旅游活动。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描述了苏州农村老百姓在寒食节举行旅游活动的情况:“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宋代是一个秉持高度开放和融合的时代,大批周边邻邦及外国使团纷纷来宋从商学习,并借此游览名山大川,了解宋人的风土人情,成为名副其实的“入境外国游客”。
③从流传于宋人的游记作品中可以看出,宋人所游项目颇为广泛,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山水自然景观,这方面的游记有欧阳修的《浮槎山水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另一类是寺观园林、亭台楼阁的人文景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相呼应,吸引着无数游人,举世闻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宋代形成的。
④宋人旅游的交通工具种类众多,既有船、车、轿等人力交通,也有马、驴、骡等畜力交通。舟楫是宋代旅行者出游的必备首选,像以舟楫畅游西湖,是临安城百姓的时髦首选。陆地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车马。此外轿子也是常用工具之一。宋代的轿子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如肩舆、竹舆、山轿等。黄庭坚就曾乘坐竹舆游览永州的愚溪,“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
⑤在外出游,住宿和饮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宋代的旅馆业和餐饮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日臻兴盛。
⑥宋代旅馆业的地域空间分布十分广泛。据史料记载,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就开设了数量众多的旅馆。除了都城之外,其他城市也广泛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旅馆。北宋仁宗时,朝廷发兵近6万人屯驻定州,士兵们“皆寓居逆旅及民间”。这里的“逆旅”指的便是旅馆,由此观之,定州城内的旅馆数量十分庞大。宋代的旅馆分为官办和私营两类。官办旅馆规模较大,建筑及内部装饰华丽,私营旅馆则规模有大小之分。释文莹在《玉壶清话》中就记载了北宋初年东京城内的名店“十三间楼”,这处颇具规模的旅馆原为后周大将军周景威所建,到北宋末年仍在经营。此外,随着人们出游热情的高涨,很多名胜古迹附近也出现了旅馆。
⑦与旅馆住宿紧密相关的,便是各式餐饮店。宋代旅游胜地的餐饮店数量众多,提供的饭菜也可谓品类繁多。西湖是天下绝景,游人众多,为了满足游客的用餐需求,西湖周边的餐饮店数量也颇具规模,著名的有丰乐酒楼。此外,小的酒店茶肆也不少,而且每逢旅游旺季,“店舍经营,辐辏湖上,开张赶趁”。由此观之,宋代的旅馆业和餐饮业已与兼游业紧密结合,不仅日臻繁盛,而且已成为宋代旅游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宋代旅游事业有怎样的发展。南宋时期,50岁的理学大师陆九渊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侄子及乡邻等78人,组成了一个大型“旅游团”以遍览名山胜迹。
( 3 )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据史料记载 , 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就开设了数量众多的旅馆。
阅读张枫霞《父亲》,完成后面小题。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⑪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 1 )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2 )“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容。第一次感动是:________。
第二次感动是:________。
( 3 )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两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4 )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5 )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悟。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朋友,将推荐语写在下面。要求切合文意,情感真挚,不少于 50 字。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去了。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自己见到了妖怪。
要求: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