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承德市围场玉林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上,只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就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舞台上,各个演员都使出了自家的浑身解数和本领,来博取观众的喝彩。
C: 科学研究是没有界线的,因此各学科的所谓“经典理论”都不应该成为“禁区”。
D: 春天来了,太子湾公园的花次第开放,带来了春的绚烂与生机,成为西子湖畔最亮丽的美景。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 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它具备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 那件事之后过了不长的时间,一群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通过了解白衣天使们抗击疫情的精神,使我明白了面对困难应该要迎难而上。
D: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之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 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 语文学习现状有喜也有忧,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可喜的成绩。不思进取,语文学习确实就令人堪忧。
D: 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5、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恣睢 不修边幅 走头无路 销声匿迹
B: 磅礴 付庸风雅 相得益彰 前仆后继
C: 灌溉 如雷贯耳 樯倾楫催 豁然开朗
D: 聒噪 与日具增 根深蒂固 轻歌漫舞
6、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崩射出光明了吗?
B: 你坐在那马上丝豪也不能驰骋。
C: 我看见婵娟被人虐侍,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7、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我已经掌握了语言的钥匙。
8、给下面材料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 由中央电视台、战友电视艺术中心等联合投资出品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于17日在上海举行开机仪式。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以斯诺夫妇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故事主线,讲述了1928年至1941年中国发生的社会变革和重大历史事件。该剧导演臧云飞表示:“这部剧最大的看点是用独特的视角还原中国这段革命历史。将这个题材搬上电视荧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A: 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在上海举行开机仪式
B: 《红星照耀中国》举行开机仪式
C: 臧云飞谈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
D: 多家单位投资出品电视连续剧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fú) 怪(chēn) 蓄(zhù) 莽莽榛(zhēn)
B: 狭(ài) 粗(guǎng) 缈(piāo) 怪不经(dàn)
C: 护(pì) 搓捻(niǎn) 落(zháo) 人忧天(qǐ)
D: 志(dǔ) 伏(quán) 滑(jī) 人听闻(hài)
10、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杂(rǒnɡ) 问(jié) 锐不可(dānɡ)
B: 取(jí) 悍(piāo) 通达旦(xiāo)
C: 确(záo) 静(mì) 苦心孤(yì)
D: 亵(dú) 负(hè) 忧心忡(zhōn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 2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节选自宋濂《游琅琊山记》)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望之而蔚然深秀者 蔚然: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临:________

③饮少醉 辄:________

④复西行约三里 许:________

⑤可毛发 鉴: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 3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泉水,都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摹,而(乙)文还写到了泉水________的特点。
( 4 )依据(甲)(乙)两文,说说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为谁

龙应台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甲)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蛋白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塞进车里,一个送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折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冲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果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菜、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我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我点点头。是的。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他不吃了。

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乙)他把项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é。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选自龙应台《目送》)

( 1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母亲为孩子做饭,希望孩子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脱离底层生活。
B: 作者为自己孩子做饭,希望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也能用心地读书。
C: 作者儿子为母亲做饭,希望母亲能学会自己做饭给自己吃,照顾好自己。
D: 文章在诠释父母之爱的同时,也传达出作为子女也应孝敬父母之意。
( 2 )关注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于“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作者年少时与成年后的心态有何不同。
( 3 )文中(甲)(乙)两处画线的文字都采用了“铺陈”的写作手法,请选择其中一处,体会作者采用这种写法的妙处。
( 4 )体会文末安德烈的话,你认为安德烈会为哪些人做饭?由此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太阳

丁立梅

①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②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③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④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⑤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积蓄了一冬的话,有的说呢。

⑥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说完,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我也继续走我的路。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⑦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阳光在她们的衣上、发上跳着舞。我好奇了,问:“找什么呢?”我们在找小虫子呢。”小女孩抢先回答。她的母亲在一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小虫子?”我有些惊讶了。“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小虫子!”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有些得意了,她响亮地告诉我。

⑧哦,这真有意思。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小蜜蜂出来了没?小瓢虫出来了没?甲壳虫出来了没?小蚂蚁算不算呢?我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⑨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⑩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 1 )文章开头从雨雪写起,有什么好处?
( 2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 3 )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从哪些事上可看出“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 4 )《雨的四季》中,刘湛秋爱恋雨,而在本文中,丁立梅沉醉太阳。那么你是更喜欢雨还是更喜欢太阳呢?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请以“其乐无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如选题目一,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如选题目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应表达升入初中后对人、对事的体会和独特感悟。其中,如选题目二,应选取升入初中以后的材料。③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具体班级名称及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