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称呼中,“足下”可以用来称呼自己。 B: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 C: 《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D: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民间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
2、 |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谓/失其本心 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点缀 签赏 惟妙惟肖 重岩叠嶂 B: 暄嚣 休憩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C: 蔷薇 挖掘 巧妙绝伦 络译不绝 D: 掩映 寂寞 因地制宜 长途跋涉 |
4、 | 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依照法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写成的,兼采中国古典诗词之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透明,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 C: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表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D: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话色彩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其灵魂。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 在2016年4月中旬的云南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人南垒河,顿时河岸上下人声鼎沸 , 人欢鱼跃。 C: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 我登上雄伟壮丽的长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
6、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 , 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B: 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的做法,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C: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惟有惊世之才,更兼有坚韧之志,因此,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D: 中考结束后,李明打算和几个同学结伴出游,到大自然中去共享天伦之乐。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拮据 据理力争 焦燥 口干舌燥B: 喝采 五彩缤纷 横幅 幅员辽阔 C: 普及 迫不及待 敝端 蒙蔽双眼 D: 迷惑 弥留之际 振奋 奋笔疾书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悲愤 陈迹 优长 不无裨益 B: 箫瑟 撅断 严谨 战战兢兢 C: 蝉翼 耽误 鄙夷 风度翩翩 D: 掩映 覆盖 灰烬 威言耸听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17日晚上,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闭幕,中国飞人刘翔举行了退役告别。B: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改进,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C: 他的谆谆教导,深深地影响了我,是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践行。 D: 在数字化技术的蔓延下,各种电子阅览器让纸版图书走向消亡,乃至远离我们。 |
10、 |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是临川人,后人将他的四部戏剧合称“临川四梦”,以下不属于这“四梦”的是( ) A: 《紫钗记》 B: 《邯郸记》 C: 《南柯记》 D: 《黄粱记》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螟:夜色。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③春芳:春草。④歇:干枯。 B: 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有明月、松树、山石、流水,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的充满生机的热闹的意境。 C: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诗人对山水淳朴生活的向往。 D: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2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 ②吾资之昏不逮人也: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迄乎成: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 3 )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然 则 昏 庸 聪 敏 之 用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B: 西蜀之去南海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恃而不可恃也 D: 人之立志 花之隐逸者也 ( 5 )学了这篇文章,你悟出来什么道理? |
年画:中国人特有的民间艺术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大多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喜庆吉祥之意。在中国,一提起过年,几乎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一幅色泽鲜艳、喜气洋洋的年画,其中承载了太多中国人关于年的美好记忆。
②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帖”,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才由此定名。
③各地对年画的称谓也各式各样,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④年画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年画内容有金鸡、春牛、胖娃娃、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年画多数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袛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
⑤年画最早是以门神的形式出现的,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甚至秦代,然而年画的真正形式是在宋代。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宋代年画的主要题材有门神、门画、灶王、钟馗、桃符、春牌等,一年一换,百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明代人们对驱魔逐鬼的门神的信仰渐渐淡化,而以盼望五谷丰收、百福临门、子孙昌盛、长生不老的思想为主。因而,寓意吉庆祥瑞的年画也得以发展。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民国初年,开始出现阴阳合历的月份牌年画。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⑥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五彩缤纷的点缀,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从题材内容,而且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版式里,都能一眼识别出来。可以说,年画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内涵。
⑦近年来,传统年画似有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趋势,但其承载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内涵不会消失,即便它不再彰显,也仍然会融入我们的血液里、灵魂中……
( 1 )文章第②-⑥段具体介绍了年画的________、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据史料记载和考证,我们熟知的三大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均为明代开始兴起。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一:题目:抬头看看,会有别样风景
常常有那样的一个时候,因为一次抬头,因为一个机会……我们从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里,发现了美好,获得了启迪……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二:原味指事物原有的味道。原味的事物是不加修饰的,原味的生活是平凡朴实的,原味的情感是无需伪装的……它值得我们品味,引发我们思考。
请以“原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主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④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⑤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