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珠海市金海岸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 )

A: “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D: “老年人尚且坚持锻炼,何况我们年轻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
2、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梦得,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C: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秋实,号佩弦,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你我》《踪迹》《背影》等。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杰出的幽默大师.代表作品有散文《济南的冬天》《骆驼祥子》《茶馆》等.
3、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 未识书具(曾经)
B: 到舅家问焉(又)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开始),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D: 东市骏马(买),我旧时裳(穿)
4、

下列划线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足外人道也 仅有“敌船”火所焚
B: 相与步中庭 出没鲸波万仞中
C: 出淤泥不染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D: 复前行,欲穷真不知马也
5、201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 )
A: 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
B: 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
C: 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
D: 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座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 , 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B: 黄家驹1988年为曼德拉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叫《光辉岁月》。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歌词,他听后潸然泪下
C: 20年来,有关禁止公路“三乱”的文件政令不计其数,但现实中的“三乱”现象不仅屡见不鲜 , 甚至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为什么?
D: 东山岛,龙虾、石斑(鱼)、小管(鱿鱼)……让人大快朵颐;“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立岛礁奇”海湾风情更让人流连忘返
7、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狂澜 肃静 懊悔 呼唤
B: 喧闹 崎岖 亘古 屏障
C: 气魂 默契 督学 字帖
D: 澎湃 蚱蜢 泛滥 宛转
8、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是多音字,读音都相同的是( )
A: 毛巾 螺丝钉 脾气
B: 稀 选 丢三
C: 子 铅
D: 栖 两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尉果广
B: 恢志士之气
C: 稍稍宾客其父
D: 无案牍之劳形
10、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马革裹尸 食不裹腹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B: 妇孺皆知 义愤填膺 慷慨淋漓 心无旁鹜
C: 娇揉造作 中流砥柱 疑窦释然 意气用事
D: 黯然失色 咄咄逼人 踉踉跄跄 铤而走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王冕:元代诸暨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进士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晚年归隐九里山。

( 1 )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________、________主要特征。
( 2 )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请给诗句中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①山岛竦峙________

甚至哉________

( 2 )下列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碣石(靠近)
B: 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C山岛竦峙(耸立) D.幸甚哉(达到极点)
( 3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 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C: 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4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话的妙处。
( 5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诗人在碣石山上看到的景象描绘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里,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你那善舞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么会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 1 )找出作者来到梅雨潭这一过程中所用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 2 )体会作者对梅雨潭绿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

文学性文本阅读

忆儿时(其一)

丰子恺

①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第一件是养蚕。

②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还在世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③我所喜欢的是,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问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吞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④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批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⑤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批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⑥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批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有趣。

⑦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量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⑧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 1 )[内容梳理]
“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这些人物美好而有意趣,请你任选三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作者的回忆。
( 2 )[语言赏析]
结合文本内容,说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采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

( 3 )作为画家的丰子恺曾与弘一法师合作《护生画集》,根据文本,请你判断下面哪幅漫画不是《护生画集》的作品?( )
A:
B:
C:
D:
( 4 )作者在文末感叹道:“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有你远神往,一曲又使我永远忏悔”这种心理是否矛盾?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