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六安市皋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是非  郑重其是 矫饰 一代天骄
B: 喝采 五彩缤纷 阔绰 绰绰有余
C: 错失 张皇失错 具备 与日俱增
D: 潮汛 杳无音讯 脉搏 博学多才
2、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杂文,该文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
B: 学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小说后,将范进与孔乙己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渗透出几缕“悲”。
C: 诗歌《有的人》每一节都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D: 《马说》《陋室铭》《核舟记》中的“说”“铭”“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重在说明,“铭”重在抒情,“记”重在记叙。
3、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xiá) 讪笑 锐不可(dāng) 持之以衡
B: 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shè) 长吁短叹
C: 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zhuó) 寻章摘句
D: 取(móu) 啜泣 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B: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C: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 《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曹刿论战》《陋室铭》中的“记”“表”“说”“论”“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其诗歌《观刈麦》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D: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人类正是历经而甘之如饴,才使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 ……


A: ①磨难 ②成熟稳重 ③磨砺 ④如痴如醉
B: ①磨砺 ②成熟稳重 ③磨难 ④如梦如歌
C: ①磨砺 ②世故圆滑 ③磨难 ④如痴如醉
D: ①磨难 ②世故圆滑 ③磨砺 ④如梦如歌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B: 某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C: 谭寿林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自共享单车在贵港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8、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B: 5月9日于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庆典活动,展示了中俄两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坚不可摧
C: 说起燕赵大地,很多人会把那里的人同慷慨悲歌之士联系起来;讲到齐鲁之邦,大家常会把那里的人同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联系起来。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安东尼奥、菲利普、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______出青春无限潜能。疫情防控战斗,青年人以昂扬向上,______的奋斗精神,直面抗击疫情过程的急湍险阻,______出一个个勇做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的青年英雄。


A: 发现自强不息淬炼
B: 挖掘坚强不屈锻炼
C: 发现自强不息锻炼
D: 挖掘自强不息淬炼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1 )“人家在何许”中的“何许”是什么意思?
( 2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选自《出师表》)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也(________)

②以先帝遗德(________)

③唐雎信陵君曰(________)

君之忘之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 3 )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________;乙文中唐雎劝说信陵君的话蕴含的做人道理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恶毒的王子

安徒生

从前有一个恶毒而傲慢的王子,他的全部野心是要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使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不过,我还要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我不准世上有任何其他的威力赶上我,更不用说超过我!”

于是他对所有的邻国掀起战争,并且征服了它们。当他乘着车子在街道上走过的时候,他就把那些俘虏来的国王套上金链条,系在他的车上。吃饭的时候,他强迫这些国王跪在他和他朝臣们的脚下,同时从餐桌上扔下面包屑,要他们吃。

现在王子下令要把他的雕像竖在所有的广场上和宫殿里,甚至还想竖在教堂神龛面前呢。不过祭司们说:

“你的确是威力不小,不过上帝的威力比你的要大得多。我们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好吧,”恶毒的王子说,“我要征服上帝!”

他心里充满了傲慢和邪恶的自负,他下令要建造一只巧妙的船,他要坐上这条船在空中航行。这条船必须像孔雀尾巴一样色彩鲜艳,必须像是嵌着几千只眼睛。船的前面套着几百只大鹰——他就这样向太阳飞去。

这时上帝从他无数的安琪儿当中,先派遣了一位安琪儿。这个邪恶的王子就马上向他射出几千发子弹;不过子弹像冰雹一样,都被安琪儿光耀的翅膀撞回来了。有一滴血——唯一的一滴血——从那雪白的翅膀上的羽毛上落下来,落在这位王子乘坐的船上。血在船里烧起来,像500多吨重的铅,击碎了这条船,同时把这条船沉沉地压下来。那些鹰的坚强的羽毛都断了。风在王子的头上呼啸,那焚烧着的船发出的烟雾在他周围集结成骇人的形状,像一些向他伸着尖锐前爪的庞大的螃蟹,也像一些滚动着的石堆和喷火的巨龙。王子在船里,吓得半死。这条船最后落在一个浓密的森林上面。

“我要战胜上帝!”他说。“我既起了这个誓言,我的意志必须实现!”

他花了七年工夫让手下的人制造出一些能在空中航行的精巧的船。他用最坚固的钢制造出闪电来,因为他希望攻破天上的堡垒。他在他的领土里招募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当这些军队排列成队形的时候,他们可以占满许多英里的面积。他们爬上这些船,王子也走进他的那条船。这时上帝送来一群蚊蚋——只是一群小蚊蚋。这些小虫子在王子的周围嗡嗡地叫,刺着他的脸和手。他一生气就抽出剑来,但是他只刺着不可捉摸的空气,刺不着蚊蚋。于是他命令他的部下拿最贵重的帷幔把他包起来,使得蚊蚋刺不着他。他的部下执行了他的命令。不过帷慢里面贴着一只小蚊蚋。它钻进王子的耳朵里,在那里面刺他。它刺得像火烧一样,它的毒穿进他的脑子。他像疯子一样把帷幔从身上撕掉,把衣服也撕掉。

他在那些粗鲁、野蛮的士兵面前一丝不挂地跳起舞来。这些士兵现在都讥笑着这个疯了的王子——这个想向上帝进攻,而自己却被一个小蚊蚋征服了的王子。

(选自《安徒生童话选》)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子所做的荒唐事。
( 2 )赏析下面的语句。
( 3 )结合选文,说说王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 4 )在选文的结尾,面对一丝不挂的王子,士兵们的表现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士兵这种表现的?
( 5 )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 “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 1 )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 2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

( 3 )从文章的第三、四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孔子怎样的人生思想?

( 4 )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 5 )孔子一生中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教育方法有哪些?请概述两种: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本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文《冰项链》中,曹文轩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这个故事。请以葵花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改写“晚饭后……”的内容。以“我在后台等着上场,哥哥来了。”作为开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和要求:①把握原作的内容与精神,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②选择恰当内容,注意详略安排,突出主要人物的活动和心理;③充分表现对原作的正确理解和再创作,不得照抄原作;④不可透露考生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