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唐山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草虽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 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 他俩的爱好、处事方法大相径庭。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且由于情势的复杂, ,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也可能是不同的。

A: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不仅不尽相同
B: 虽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有所不同
C: 不仅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有所不同
D: 固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不尽相同
3、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恣睢 不修边幅 走头无路 销声匿迹
B: 磅礴 付庸风雅 相得益彰 前仆后继
C: 灌溉 如雷贯耳 樯倾楫催 豁然开朗
D: 聒噪 与日具增 根深蒂固 轻歌漫舞
4、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心xī 料zuǒ 要é 挑离间bō
B: 依wēi 度fǔ 要jué 坚贞不
C: 擦shì 纪wéi 花lěi 锋芒毕
D: 今qì 午shǎnɡ 精cuì 九云外xiāo
5、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异(jiǒnɡ) 落(duò) 鞭入里(pì)
B: 弃(bǐnɡ) 承(zǎi) 自自足(jǐ)
C: 刻(qǐnɡ) 门(kǎn) 按就班(bù)
D: 戒(chěnɡ) 焦(zào) 振耳欲(lónɡ)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庆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大庆市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 阳光中学在2014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 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7、下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鄙bǐ弗fú帛bó
B: 徧biàn驰chí逐zhú
C: 轼shì盈yíng绩jì
D: 竭jié衰shuāi吾wǔ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当校长做完关于开学工作的报告后,我们不谋而合地鼓起掌来。
B: 治理雾霾,政府当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C: 组织少先队员们到敬老院去做一些如扫地、洒水、浇花和擦玻璃等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培养孩子们尊敬老人的思想品德。
D: 新馆长一上任,就着手清理图书馆的藏书,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使上千册久假不归的图书回到了学校图书馆。
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
A: 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 妇女善于织造
C: 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 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0、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忘乡
B: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C: 撒盐空中差可似
D: 秋风箫瑟,洪波涌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 2 )这首词虽有伤感情调,但并不令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下面的一些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C: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3 )词中划线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儿子的媳妇。②馔(zhuàn):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公 谒:拜见
B: 觉饥甚而不敢 去:前往
C: 其人已心之 怪:怪怨
D: 萧氏子骄纵 颇:非常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约饭 汝心固,固不可彻
B: 意公必盛馔 贤能之用
C: 觉饥甚不敢去 欲信大义于天下,智术短浅
D: 留四傍 其真无马邪?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请萧氏子吃饭,却故意很迟才开饭,又以简单的菜肴招待他,表现了他的吝啬与傲慢。
B: 萧氏子特意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以为能尽享豪宴,反映了他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性格。
C: 王安石拾取萧氏子吃剩的胡饼来吃,用实际行动批评了这个娇生惯养的萧氏子,让他羞愧离去。
D: 王安石对萧氏子之流非常反感,趁其拜访之际,有意地用约他吃饭的方式来教训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⑤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⑥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 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
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⑦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
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
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⑧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⑨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⑩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就是我的起点。

( 1 )本文讲述了作者童年在家乡与笔墨相关的哪几件事,请分别加以概括。
( 2 )本文为什么以“笔墨童年”为题?
( 3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划直线的句子。
( 4 )本文第⑨段独立成段,有什么好处?
( 5 )结合文本,记叙一个对你的童年产生深远影响的人或物,并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①父亲是3 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择菜。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站起来,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欲安慰他一番的,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而深感惭愧。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声音,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走开,出去!”父亲不知所措地捂着脸。“他是你爷爷,你爸爸的爸爸,我是他一手一脚养大的,你知道吗?小子!”我对儿子动了武。听到儿子的哭声,妻子一把把他抱过去,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又像犯错一般。夜已很深,隔壁的我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 ”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和妻子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我按按他肩:“爸爸,您想帮我们拖地板是吧?”父亲点头。我便拿出拖把,给他示范了一番,然后交给他:“您试试。”父亲拖净了剩下的半间客厅。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望着我,一脸感激。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妻子顿时火冒三丈,对我大发脾气。我和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正斗至酣处,门铃响了,父亲站在门口——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我说:“爸爸,吃饭吧!”父亲说:“吃吧,吃吧,我孙儿呢?”孩子被妻子送到岳母家去了,若父亲知道内情一定会伤心,我只得对他撒了一个谎。A父亲盯着我看了一阵儿,若有所悟,默默地离开饭桌,打开身边的袋子,拿出两袋核桃粉、两瓶蜂糖、一袋健脾糕。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父亲顿了顿又说:B“蜂糖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 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 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要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娘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但舌头舔嘴唇的细节将他此时的欲望暴露无遗。我给父亲卷了支烟,也给自己卷了一支。我俩中间隔着张饭桌面对面坐着,烟雾缭绕,我们都不说话。
⑤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惦念塘边的田,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在为儿子的举止而激动啊。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我顿时百感交集。
⑥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我为别人开车门的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毕恭毕敬,表里如一过。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的高度,但我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而我呢?仅仅为他开了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感动异常……
⑦车越开越快,望着父亲离这个人情味淡薄的城市越来越远,突然间有一种冲动让我心头一颤,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

( 1 )请为本文拟一个题目。

( 2 )第④段两处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有何作用?

( 3 )根据你的理解,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第⑤段“我”当时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情。

( 4 )第⑥段写道:“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的高度,但我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 5 )结合本文,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感受。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有很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尽管卑微却并不卑贱,尽管贫穷却并不贫贱,他们勤勤恳恳地劳作,认认真真地生活,是他们,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善良;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无私;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坚强……把眼光投向社会的最底层,看看那些在艰难的生活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请以《不一样的他(她)》为题,写一篇记事写人的记叙文。

要求:①选定特定的人物对象,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最底层的人们;②具体记叙一两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③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让主题突出,思想深刻,更能反映社会问题;④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工整,不少于5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