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龙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叱(duō) 碧(piǎo) 弗之(dài)
B: 然(huá) 泠(léng) 轩(miǎo)
C: 裂(jūn) 瓢(dān) 尽(zhé)
D: 娟(chán) 娄(qián) 汲(jí)
2、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 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 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 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D: “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3、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áo) 振聋发(guì) 濒临 重峦叠障
B: 不(zhuì) 摩肩接(zhǒng) 躁热 诚惶诚恐
C: 喧(xiāo) 深痛疾(wù) 序幕 张目结舌
D: 秀(qí) 声名狼(jiè) 浩瀚 催枯拉朽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把青春融入生活,你才能领会青春的① 。青春并不是② 的外衣,青春的笑容也常和眼泪融在一起。几次挫折便是生活的全部吗?并不是所有的失落都意味着不再拥有。当你③ 夕阳西下的时候,朝阳正从你的背后开起。


A: ①真理②华丽③感慨
B: ①真谛②华丽③感叹
C: ①真理②壮丽③感慨
D: ①真谛②壮丽③感叹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 听到妈妈亲切的声音,我刚刚酝酿起来的坚强一下子就被冲击得烟消云散
B: 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意见有了分歧
C: 他说话总是那么咄咄逼人 , 因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
D: 对于有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 , 反复仔细地阅读。
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职/问 热醉 纯/荟
B: 鄙/微洒 流
C: 挑磨/腾/
D: 慷/气/莲 晋察/小心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乐群 无与伦比 恪尽职守 富丽唐皇
B: 不可明状 李代桃僵 自惭形秽 自吹自擂
C: 娇揉造作 惟余莽莽 附庸风雅 大发雷霆
D: 心无旁骛 形销骨立 漠不关心 鸠占鹊巢
8、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斑斓 鞠躬尽萃 一反即往 妇孺皆知
B: 懊悔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家谕户晓
C: 仰慕 寻欢作乐 当之无愧 义愤填膺
D: 轻捷 潜心贯注 炯乎不同 忘乎所以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匀(chēng) 河(xiáo) 序(mù) 长虹饮(jiàn)
B: 榭(xuān) 空(lǚ) 涂(màn) 仰生姿(fǔ)
C: 隙(xià) 救(zhěng) 金(qiāng) 不怀好意(huái)
D: 杆(wéi) 道(chà) 拥(cù) 摩肩接(zhòng)
10、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C: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小东西》。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 2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二)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泣玉》)
(注):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之不以其道 策:
(2)才美不外 见: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3 )《马说》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什么作用?

( 4 )《马说》中“不知马”的食马者面对千里马却说“天下无马” ,《卞和泣玉》中的卞和在失去双足之后,终遇文王,终于发现了藏在璞中的无价之宝和氏璧,两文表达了怎样共同的愿望?如果你是千里马或者是卞和你会怎样去做?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朴素美

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第三,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煞的。以朴素为麦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 1 )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 2 )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回答问题。

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 1 )第①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
( 2 )第②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什么?
( 3 )第③段“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
( 4 )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这两方面是什么内容?
( 5 )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成功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___________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