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髻(jì) 倘若(shǎng) 着落(zhuó) 咄咄逼人(duō) B: 匿笑(nì) 确凿(záo) 盔甲(kuī) 人迹罕至(hǎn) C: 憔悴(jiāo) 抖擞(sǒu) 分歧(qí) 混为一谈(hùn) D: 粗犷(guǎng) 竦峙(zhì) 莅临(wèi) 恍然大悟(huǎng) |
2、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他那故弄玄虚的手法使人们对他的信任感与日俱增 , 但是小李对他仍然抱有戒心。 B: 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俩间不容发。 C: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D: 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晕眩 玲珑 隐天蔽日 众说纷云B: 潦草 委缩 见异思迁 轻飞漫舞 C: 倾刻 装潢 指手画脚 锋芒必露 D: 褪色 迅疾 含辛茹苦 千锤百炼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 ,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 , 也不能妄自菲薄。 D: 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驻马店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保护地球”的活动,得到了市民的响应。 B: 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中,秋水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每次快要放暑假时,学校多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
6、 | 下列词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娴熟(xián) 炽痛(zhì) 遒劲(qiú) 人迹罕至(hǎn)B: 粲然(càn) 磐石(pán) 庇荫(yìn) 迥乎不同(jiǒng) C: 蓦然(mù) 菜畦(qí) 阔绰(chuò) 戛然而止(jiá) D: 确凿(záo) 骊歌(lí) 抽搐(chù) 锲而不舍(qì) |
7、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者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C: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D: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诬蔑 捶击 蛮横 袖手旁观 B: 抉择 狡辩 萦绕 自源其说 C: 缅怀 指摘 枷琐 分崩离析 D: 奠基 腈纶 寒噤 怄心沥血 |
9、 | 选出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④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A: 拟人 拟人 比喻 对比B: 拟人 对偶 夸张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顶真 D: 反复 夸张 比喻 顶真 |
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凡尔纳,其作品具有科学性和幻想性。他的三部曲分别是《海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B: 《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C: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作家,他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具有浓厚兴趣,创作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珍珠鸟》《俗世奇人》。 D: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赞赏之情。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面对词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 2 )请说说你对“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个词句的理解。 |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从流飘荡 ② 猛浪若奔 ③互相轩邈 ④窥欲忘反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3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重走老山界
彭华强
①文友来访,一起筹划重走红军长征经过的老山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曾写过《老山界》一文,老山界于是有了名气。
②老山界又名越城岭,它的中段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的舜皇山境内。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时,11月从广西全州渡过湘江,翻过位于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新宁“两省三县市”交界处的越城岭,向贵州方向前进。
③我们一行从永州出发,前往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上午9时,我们顶着火辣辣的骄阳到达了舜皇山,此山因舜帝南巡狩猎驻跸(bì)于此而得名。沿着河谷向娥皇溪进发便来到蝴蝶谷,沿石阶而上入悠长峡谷,一路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忽见小径旁有一块光滑巨石,其上刻有“庄周梦蝶”四字,果见几只彩蝶在绿丛中翩翩起舞。
④峰回路转,前面的山路陡斜起来。我和朋友们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还是汗流满面。抬头偶见石壁上红军当年长征时留下的标语:“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⑤沿着陡峭的石阶一路上行,便到了《老山界》中的越城岭,是这条景点线路的最高峰。有陆公亭在此,亭侧有红军长征路线介绍。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老山界》中最精彩的一段话:“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细细品味,真为当年红军的坚强、乐观而感慨、喟叹!如今,火把排成“之”字形的奇观再也见不到了,但可以见到的是“之”字形的蜿蜒山路。这是一条从山脚伸向云端的路,绝壁上开辟的水泥栈道,宽不盈尺,往上攀登,下面人的嘴几乎触碰到上面人的脚跟。
⑥历尽艰难后,终于登临绝顶,真个是“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只见群山环绕,苍郁秀美,云拂松涛,雾绕翠岗。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下山的小径没有石阶,全是泥土,裸露着的泥土全被古树根藤牵着绊着,非常坎坷,陡峭的梯阶是用竹子做的,踏在上面有点滑,好在没有下雨。“下山时,后者的脚差不多会踩到前者的头顶。往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们的脸,就在脚底下。”陆定一的描述丝毫不差,下山的路使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
⑦下得山来,我们坐于溪流边休憩养神,文友们不时发出感叹:“当年红军负重抬着担架和伤员,又不像现在有水泥栈道,不知历尽了怎样的艰险,才翻越这座大山。”今天的老山界,已成为健身疗养的好地方,但当我们走过这段艰险之路后,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充满敬仰。当年红军自这里走出,走上了胜利之路;我们今天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1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构思行文的?( 3 )第④⑤段中,画线的句子都是援引陆定一《老山界》中的原文,有什么作用?
作文:
生活需要快乐来点缀,因为快乐的心境,让我们拥有了一份自得的幸福,以快乐面对人生,于平凡处寻觅快乐,生命便有了亮色。小室虽陋,但有苔痕草色,素琴金经,自成乐趣,何陋之有?粗糙的《山海经》绘本自有童真童趣,令孩子心驰神往,乐在其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乐事,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体验、感受,展示想象,抒发感情,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