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文段,选出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①。”(《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注】①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B: 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 C: “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 D: 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久前,王宝强马蓉离婚案闹得沸沸扬扬,不仅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也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B: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一排排新建的楼房,一条条蜿蜒的公路,短短几年,故乡已经面貌一新了。 C: 午自习的铃声刚刚敲响,先前还人声鼎沸的食堂、熙熙攘攘的小卖部,霎时又变得冷冷清清,人迹罕至。 D: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什么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
3、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
4、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全场的阵阵掌声。 B: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C: 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抔黄土(póu) 桑梓(zǐ) 恣睢(suī) 褴褛(kǎn) B: 热忱(chén) 抽噎(yē) 布衾(cén) 阴晦(huì) C: 星宿(xiù) 拮据(jū) 匿名(nì) 妖娆(ráo) D: 谮害(zèn) 龟裂(guī) 栈桥(zhàn) 脚踝(luǒ) |
6、 |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A: 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B: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C: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 尽责是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和所获得的心灵满足。 |
7、 | 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有误的是( ) A: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起起落落的拉车生涯,展现了旧北京穷苦人生活的世俗风情,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B: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凡尔纳,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 《童年》中高尔基根据亲身经历,以娴熟的艺术技巧成功再现了阿廖沙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 D: 《名人传》中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
8、 | 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__________,不由自主地__________,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__________……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__________,而倾听,是让人__________。 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忍不住拍案叫绝 A: ⑤①④②③B: ②④⑤①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⑤④①③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派遣 造访 密匝匝 格物致知 B: 镌刻 睦邻 三缄其口 言不及意 C: 谛造 蔓延 目眩神迷 德艺双馨 D: 萦绕 搏弈 循规蹈矩 直抒胸臆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 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B: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C: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 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 1 )第三句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结合末句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②胡贼攻郡③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 注:①荀巨伯:人名。②值:适逢。③郡:城。④相视:看望。⑤败:毁坏。⑥班军:调回军队。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今死矣,子可去/去后乃至。 B: 有疾不忍委之/相委而去。 第2页 C: 而入有义国/与儿女讲论文义。 D: 而敢独止?/人不知而不愠。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3 )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
读书断想
钟长江
①书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为诤友。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②一窗明月的夜晚,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一书在握,热茶一杯,静心读了下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满纸,尽可以刘伶醉酒,放浪形骸——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神伤,激奋处拍案而起……仰观苍天,俯察大地,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油然而生。精鹜八极,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可以大荒无限,咫尺千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
③很静很美的冬夜,就着火炉,温一壶酒,读那些又静又美的书:可以是《红楼梦》,可以是《瓦尔登湖》、《追忆似水年华》,可以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可以是周作人的小品,唐弢的书话。当然,日本古代作家的随笔也可以,英国作家包斯威尔的《约翰生传》也可以,《板桥杂记》、《香艳丛书》也没什么不可以。
④古人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忧愁烦恼袭来时,不妨读唐诗,吟宋词,看艾芜的《南行记》。如此,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会渐渐冷却你急躁的情绪;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可慢慢松弛你绷紧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悠悠南行,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岭南见客羞遮面的村姑,无一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此时烦恼何在?忧愁何存!
⑤一个生活得丰富圆满的人,是不会没有寂寞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是鱼。即或能在水里自由地游弋,也不能够溶解于水,更不能与水合一。固然有挚友的安慰。情人的蜜语,但是所有的思想与情感,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分享。无论一人独处,还是朋友聚会。那一丝半缕的寂寞之感,都会不召自来,涌上心头。忽然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一本书,这本书好像专为你写的一样,你泪流满面,读了又读,身外的一切有如潮水般退去,袒露出一片宁静而安详的心灵的沙滩。世界尽管像大海一样在周围起伏汹涌,你却可以仰观星空,俯察贝石,安之若素,处之泰然。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也是一个充实的境界。
⑥读千赋则善赋。读的书多了,便有了写作的欲望。没有为文造情的浮华,没有少年强说愁的伪善,一切顺其自然,有如小河小溪的水满了,就要向外溢。虽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我想,这样“言为心声,发而为诗”的文字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⑦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智者所为。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
( 1 )联系第②节内容来看,“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①人这一辈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风平浪静,无惊无险,那也很遗憾、乏味。无论如何,总得“爆发”上一回两回,即崩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以一展平生所学,建奇功,立绝学,创精品,一举成名天下闻。
②“爆发”,就是一个人在特殊时期,在极短的时间里,迸发出极大的能量,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创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喷一样。
③据传,老子一辈子默默无闻,50岁那一年,连个小芝麻官也丢了,就骑着青牛,离开家乡西行,到秦国去讲学。过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给截住了。要他留点东西再走,于是就有了函谷关前那一次大“爆发”,留下了伟大著作《道德经》.老子的“爆发”,用了两天时间。
④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华,21岁就死于非命,在临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总“爆发”。他知道第二天必死无疑,就一夜无眠,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手稿。特别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改查了整个数学面貌。伽罗华的“爆发”,用了一夜光阴。
⑤《黄河大合唱》则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共同“爆发”的结果。1939年暮春,光未然躺在延安的医院里,5天写出了全部歌词。接着,冼星海在小窑洞里谱曲,花了6天时间,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不朽杰作,就这样问世了。这既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他们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峰。
⑥安史之乱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听到他最喜欢的侄子牺牲的消息后,五内俱焚,痛不欲生,愤怒情绪无以排遣,抓起狼毫,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祭侄帖》.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抒发得淋漓尽致,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颜真卿书法创作的一个高峰。
⑦芸芸众生,名人和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平时看着大家似乎都一样,但是名人一生总有那么一两次成功的“爆发:突然地一鸣惊人。突然地鹤立鸡群,突然地与众不同,“突然一峰插南斗”。
⑧当然,“爆发”看似只有几天甚至更短时间,其实,可能是一个人数十年努力积累的结果,甚至可能是一生不懈奋斗的一个总结,所谓得之在瞬间,积之在平时。也就是说,“爆发”固然需要灵感,需要激情,需要过人的智慧,需要能把握机遇的机敏,但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这样,一旦遇到天时、地利、人和,便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实现自己人生的重要“爆发”,攀登上自己人生的最高峰。
(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难忘、激动、幸福、温暖……然后选择具体的场景,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