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济宁市任城区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 “一带一路”构想传承和延续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为地区和全球可持续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C: 有一种美德叫做“饮水思源”,有一种悲哀叫做“数典忘祖”。以目前功利弥漫的社会来看,情愿李代桃僵者,已不多见了。
D: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有他的主见;不管别人怎么做,他依然墨守成规。就凭着这样的执着和坚守,他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2、

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份试卷的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才完成,太小题大做
B: 我对于这道题无济于事 , 只好请教老师。
C: 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河壮美、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 , 这就是我亲爱的祖国。
B: 卓别林是大家公认的电影史上卓越的演员之一。
C: 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D: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电脑已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东西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的心情。
5、下列字形和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ù)蓄 (chēn)怒 (gōu)当 一气(hē)成
B: (zuō)坊 (shǔn)吸 (yīn)切 断壁残(yuán)
C: (fěi)闻 澎(pài) (gùi)子手 暴(tiǎn)天物
D: (qǐng)刻 拘(ní) 侵(luè) 虚与委(yí)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 小明家的可乐猪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群卖出。
C: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D: 5月30号,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7、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政躬违和经纬万端巧言令色
B: 难辞其咎束装就道倍受揉躏
C: 瘦骨嶙峋取义成人凤凰涅槃
D: 无可厚非积畜蕴藏无边无垠
8、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骄媚 卖弄 造仿 咄咄逼人
B: 燎亮 喉咙 屋檐 花枝招展
C: 静默 宽敞 烘托 抖擞精神
D: 玲铛 响晴 惋转 淅淅沥沥
9、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 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 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 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10、

下列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黄的平原,我怀念的绿色,如同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在这里,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细细观赏它细的脉络,嫩芽,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的摆舞。

A: kuàng kū qiān shā
B: kuàng hé xiān suō
C: guǎng kū xiān sōu
D: guǎng hé qiān su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冰壶洞 (明)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 1 )“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得很妙,说说你的理解。

( 2 )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與,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淮海集》)

注释:①会稽:今浙江绍兴。②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③篮舆:竹轿。④惠因涧:山涧名。

( 1 )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字义

书邀余入山

①因为 ②把 ③凭借 ④用

出郭

①并列,挨着 ②及,等到③比喻 ④比较

自普宁经佛寺十五

①总共 ②凡是③平常 ④大概

非人间之境

①困乏,疲惫②同“怠”, 懒惰③表推测,相当于“大概”


( 2 )用“/”划分朗读节奏(停两处)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 4 )乙文中称山中“皆寂不闻人声”,又说“流水激激悲鸣”,是否前后矛盾?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 1 )文中“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愧疚)→(敬佩)

( 2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1)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2)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 3 )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形象特点。

( 4 )文中第段“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一句中“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在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不少的幸福体验,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阅读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文有删改)

( 1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B: 每个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机会。
C: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这句话用反问强调了“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责任心”。
B: 我们活在世上要承担各种责任,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大部分应由自己来承担。
C: 第③段有力论证了“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 一个不爱人生的人不会爱他人和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不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 3 )请结合全文,谈谈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