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本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以“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为主题的读书活动。②活动中,我阅读了不少的文学作品,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面。③其中,冰心的《繁星·春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④为了以后自己不懈息,我已制订了新的读书计划。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
2、 |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启动应急预案 , 为接治伤员做好准备。B: 在明清两代,鉴于日本和西方列强对台湾的觊觎和侵略,清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省,建省以前,钓鱼岛和台湾同属福建海防范围。 C: 他患有严重的胃病,不仅不能饮美酒,对美味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D: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
3、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荡然无存 大庭广众 无动于忠 巧妙绝伦B: 迥乎不同 日薄西山 恪尽职守 春华秋实 C: 吹毛求疵 顶礼摩拜 通霄达旦 望眼欲穿 D: 骇人听闻 随声附合 更胜一筹 因地治宜 |
4、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B: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等。 C: 中心,是文章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为此,写作时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并安排好先后的次序。 D: 《散步》是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全家三代四口人的散步事件,表现家人之问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此文以小见大,意蕴丰富;语言朴实,耐人寻味。 |
5、 | 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是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文中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B: 《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写“我”对母亲的怀念,自始至终,作者没有用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但文中与母亲有关的每一个细节,又都浸润着这份深浓的感情。 C: 《散步》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用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经受的磨难与艰辛。 D: 《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载魏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是南宋人刘义庆主持编写的。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yīn)哑歌不成调子。B: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chàn)动。 C: 阅读这两封信,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shì)犊之情。 D: 自日的喜悦消失,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的栖(xī)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7、 | 请为下面的上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比肩齐迈求知路下联:选______项 A: 学好本领奔前程 B: 教学相长育新秀 C: 德才兼备泽后昆 D: 同窗共研修身经 |
8、 |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则吾斯役之不幸斯:此,这 C: 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 D: 则久已病矣病:患病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
10、 | 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 古代,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因此用“桑梓”代称家乡。 B: 我国将通过市场准入、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C: 据《新闻纵横》报道,截止昨天为止,困扰北方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 D: 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 1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穿”和“数”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这两句诗情景结合,并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⑭ 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①惩山北之塞( ) ②固不可彻( ) ③甚矣,汝之不惠( ) ④虎亦寻卒去( ) ( 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文中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都持否定态度。 B: 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此句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 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 甲乙两文均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D: 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 小儿均阅历颇深,也很天真可爱。 ( 4 )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曾几何时,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而E时代的到来,电脑打字的书写方式,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面对着曾经熟悉的文字,手指放在键盘上,就知道该按哪个钮,但拿起笔,许多字却印象模糊写不出来。这种“手写时代”老年人才会经常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媒体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手机和电脑来“救助”。①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应聘大学生的电子简历装帧精美,电脑编排功夫非同一般,但他们的汉字书写简直没法看,甚至有人连填表书写“聘任”的“聘”字都要抬头看招聘现场的大标语。去年,某媒体记者在IT行业聚集区街头随便找行人做了个调查,让他们写出“尴尬”一词,结果十余位过路的大学生、高三学生和公司白领等,竟无一人能正确写出来,着实令人“尴尬”了一回。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②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在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的今天,国人却因电子书写的推广,让“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为另类景观,不仅提笔忘字,而且提笔写错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还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是儿童化的趋势,实在是一种悲哀。这样的“写字困境”频现,不仅隐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落与迷失,也意味着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当务之急,有必要将汉字作为一种“国粹”来进行保护,让每一个公民对这种民族文化敬畏有加。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重拾传统学习方式,培养阅读图书、手写文字习惯;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手段、推进板书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手写”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手写作业,更要在我们庞大而运转自如的考试机器里,加入关于写字的内容。如此,“提笔忘字”的“别扭”才会淡出我们的视野。
( 1 )第一段写很多学生提笔忘字,其作用是什么?( 2 )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危害。( 3 )请指出文中①②两处划线句各采用的论证方法,并分别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4 )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清醒而且幸福
——读周国平《把心安顿好》
彭胜发
①周国平的文字适合在寂静的深夜细细品读,这些从作者心间流淌而出的充满哲理的文字,一笔一划之间都带着对人生的深沉思索以及对挣扎于温暖与疼痛之间的灵魂的抚慰与指引。作为国内著名的哲学家,周国平的随笔注重哲理性,很富灵性,毫无心灵鸡汤似的粗俗与肤浅,而是由浅入深之间,通过富于灵性的文字直抵人们的内心世界。
②《把心安顿好》这本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延续了周国平散文所惯有的理性特点,细细品读,同样能给人带来诸多启发。这本最新散文集优中选优地收录了作者2006年到2010年的一些随感心迹,从不同的人生侧面,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作了富有深度的思考。
③细细品读《把心安顿好》,复杂浮躁悬浮于喧嚣尘世的心能顿时变得安静清澈起来。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在如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价值观面前,众多人掉在欲望的陷阱里而无限地膨胀甚至迷失了自己。世人被内心一些无法抑制下来的物质欲望驱逐着,四处牵着鼻子走,他们明知掉在欲望的陷阱里却反而沾沾自喜。这样的一种沾沾自喜的精神状态暗示着欲望对人本性的扭曲。“在事物上有太多理性的堆积物:语词、概念、意见、评价等等。在生命上也有太多社会的堆积物: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天长日久,堆积物取代本体,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虚假的世界。”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代工业社会人们日夜追逐的梦里,虚假和荒谬的一面。
④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地活着。对于不同的价值观造就的人生境界,周国平简洁而凝练地道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周国平的这个价值观可谓对匆匆如白驹过隙般的人生该如何清醒而幸福地活着的有力回答,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⑤周国平眼里的把心安顿好,往往是一种内在的关乎精神和灵魂的向度。对于日渐迷失在物欲追求梦幻里的现代人,把心安顿好更应该指如何让个体生命的内在精神维度回归到生命的本真和原始状态,从而摆脱复杂、焦虑而又麻木的内心世界。
⑥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把心安顿好》是对迷失的世人的一注清醒剂,也是年逾花甲的周国平对自己几十年来人身体验的充满智慧的感悟,更是一部对如何诗意地栖居于尘世的幸福法则。
( 1 )简要概述周国平的人生价值观。( 2 )怎样理解“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这句话的含意?
一年四季中,家乡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
请以“家乡的 季”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能抓住季节景物特征,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