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 B: 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就会耽误了演讲比赛。 C: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D: 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笼罩 催残 地大物博 B: 慨叹 诬蔑 求神拜佛 C: 悬虚 依赖 为民请命 D: 精骨 麻醉 自欺欺人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时至今日,距2013年中考还有大概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B: 他们需要得到鼓励,呵护和照顾。 C: 第十三届青歌赛,有我市两名歌手加盟的“兄妹组合”夺得了原生态唱法金奖。 D: 我渐渐为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依旧不放走它。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风靡(mǐ) 锲而不舍(qiè)B: 翩跹(qiān) 心无旁鹜(wù) C: 愚氓(méng) 眼花缭乱(liáo) D: 狼藉(jí) 脍炙人口(kuài)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激活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B: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D: 阳江二中校运会时,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 |
6、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迫不及待 流言蜚语 芸芸众生 仗义直言 B: 幅员辽阔 一泄千里 明察秋毫 应接不暇 C: 集思广益 真知灼见 不省人事 闲情逸致 D: 融会贯通 金榜提名 以逸待劳 山清水秀 |
7、 |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盗窃乱贼而不作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外户而不闭 C: 是谓大同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 |
8、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亢奋(kāng) 斡旋(wò) 戛然而止(jiá) B: 翩然(piān) 缄默(qiān) 销声匿迹(nì) C: 襁褓(qiǎng) 拾级(shè) 怒不可遏(è) D: 寒噤(jìn) 龟裂(gūi) 接踵而至(zhǒng)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派遣(qiǎn) 热忱(chén) 纯粹(cuì) B: 担子(dàn) 狭隘(yì) 拈轻怕重(niān) C: 殉职(xùn) 教训(xùn) 延安(yán) D: 殖民(zhí) 鄙薄(bǐ) 见异思迁(qiān) |
10、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 ②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 ③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④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②④③①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u) ( 1 )从诗歌体裁来看,本诗是一首七言________押________韵。( 2 )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 )“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诸医束手 诸( ) ②必得其因而后已 已( )③盖目眶尽肿 尽( ) ④遂命之食 食( ) ( 2 )下列选项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见病者以手擘目 B: 何以都不闻消息 C: 以螃蟹数斤生捣 D: 何不试之以足 ( 3 )翻译句子。 盖其人为漆所毒,他医皆不识云!( 4 )读完文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 亲
我父亲是邮电局里一个普通的职员,干了将近半辈子分拣工。
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与市里某某领导有多少多少年的交情了、与某局的头头关系是多么多么地铁!我们知道他说话的水分很大,在背地里都称父亲为“大忽悠”。
弟弟考高中的时候,离重点中学的分数差八分,一分需要“建校费”五千元。 家里根本没什么积蓄,但是,父亲却一个劲地说:“这事我有办法!”然后眉飞 色舞地说出自己认识教育局的某某副局长,只要托他批个条子,一切搞定,父亲 说的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我们尽管半信半疑,但是,大家毕竟有了一线指望。
半个月后,弟弟果然进了那个学校,家里人一派喜庆,都夸父亲厉害,父亲得意地一扬眉毛:“啥事我都能摆平,没有难倒我的事情。”
没多久,弟弟就知道自己是高价生,是钱买的而不是条子批的了,母亲追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掩饰不住了,只得坦白:“我把多年收集的邮票卖了,交了‘建校费’……”
母亲下岗后,一直闲在家里,父亲一直安慰母亲:“别急,慢慢来,我一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这事难不倒我,我认识……”
一天,从来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酒喝多了,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的点滴。回家后,就说自己与市委副书记在一起喝酒,喝高了,喝酒的原因就是给我母亲找工作。结果,市委书记很给面子,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当时,母亲气得没理睬他,但是,没两天,母亲确实到了电信局收费大厅做收费员了,虽然是合同工。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父亲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在电信做副总,在一次婚宴上,两个现今职位悬殊的曾经的同事喝着喝着就喝高了,副总还让我父亲喝,我父亲肚子里在揣摩着母亲的事情,立即说道:“如果你能给我爱人安排个事情做,这半斤酒我一口气喝完!”喝高了的副总立即答应,结果,父亲就喝进了医院。
去年,爷爷需要做胆结石手术,市医院外科主任是个女的,技术特别高明。但是,如果病人不托关系走人情,她是不会亲自主刀的。爷爷年龄大了,做手术有些危险,为了让爷爷手术安全,爸爸就决定找这个女主任给我爷爷主刀:“好歹我也在这城市混几十年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
果然,爷爷的手术是她做的,效果很好。
但是,从此父亲晚上八点钟总是出去,说是找老朋友下象棋了,我们全家人不信。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女主任夫妻俩都是医院里的骨干,常常加班,晚上根本没有时间接送上高考辅导班的女儿,是父亲主动提出接送,以换取女主任的亲自主刀……
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亲爱的父亲,虽然你用可笑的吹牛来维护你的自尊心!虽然你是个"大忽悠",但是,父亲,我内心非常感激非常尊敬你……
材料一:2019年3月23日,武夷山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会在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当日,游园会吸引了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人们身着汉服,游园踏春。
“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国内不少地方都成立了“汉服社”,高校接二连三出现“汉服女神”,小学流行“开笔礼”,大学则流行“成人礼”,许多年轻人甚至选择集体汉式婚礼,在终身大事上玩把“穿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在异域吹起“中国风”,甚至连有些老外也成了“汉服粉”。
(材料二)随机采访500位中国市民的调查问卷报告
你认为以下哪种服饰最具中国特色? | 你对汉服的印象是什么? | 有机会你会穿汉服吗? | |||
汉服 | 30% | 很好看 | 64% | 一定会 | 14% |
唐装 | 25% | 穿起来麻烦 | 20% | 会 | 38% |
旗袍马褂 | 23% | 恶心难看 | 0% | 可以考虑 | 36% |
中山装 | 22% | 没有印象 | 16% | 不会 | 12% |
材料三:
全国人大代表钱建民:“我去欧洲访问,但凡接见我的官员都说我穿的汉服好看,如果我们都带头穿汉服,民族自豪感就出来了。汉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钱建民还表示,文化自信不妨从身着汉服做起。老百姓喜欢穿汉服了,文化自信就体现出来了。
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这几年陆续有人来订做汉服。喜欢灵便的就选丝绸、全棉的料子,喜欢挺括的就选麻料。当前,我们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梦。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传。”
大二王同学:“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它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是一定要保护的。汉服中蕴含着的服饰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依然有借鉴意义。”
( 1 )根据上下文,给材料一空缺处补写合适的句子。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我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纵身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