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哕。 B: 这种愉悦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C: 闻一多先生,是卓跃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D: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拮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
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有《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等。 C: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 《变色龙》《窗》《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泰格特、法国的都德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
3、 |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B: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却别有用心。 C: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
4、 |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辐照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②早期的辐照加工,是利用射线的杀菌灭虫性能来达到消毒、保鲜等目的 ③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辐照加工技术,是继上述四大加工技术之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加工工艺技术 ④现代的辐照加工技术已突破上述范围 ⑤众所周知,机械加工、热加工、电加工和化学加工,是通用的材料加工技术 A: ①③②④⑤B: ⑤①③②④ C: ①⑤③④② D: ⑤③①②④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水渍(zì) 吹毛求疵(cī) 热忱 功名利禄 B: 褴褛(lǚ) 栩栩如生(xǔ) 锤炼 自出心裁 C: 磕绊(bàn) 瞻前顾后(zhān) 恻隐 眼花缭乱 D: 揣摩(chuǎi) 拈轻怕重(zhān) 陶冶 与日具增 |
6、 | 对下面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②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③秋天来了,石榴裂开了,露出像皓齿一样的子实。 ④去做童工,干散活,捡破烂,拾煤核。 A: 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排比B: ①夸张;②拟人;③比喻;④排比 C: ①比喻;②夸张;③夸张;④排比 D: ①夸张;②夸张;③夸张;④排比 |
7、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②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幸福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③如果大家都漠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 ④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⑤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A: ①②④⑤③B: ④⑤②③① C: ①③②⑤④ D: ④③①②⑤ |
8、 | 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①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②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③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④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⑤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⑥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A: ⑥①④②③⑤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⑥②①④⑤③ D: ⑥①②④③⑤ |
9、 | 下面哪个不是有关鲁智深的一个情节:( ) A: 拳打镇关西 B: 大闹野猪林 C: 血溅鸳鸯楼 D: 倒拔垂杨柳 |
10、 | 下列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B: 既然人称大学问家,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C: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D: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 , 他还是不情愿死。 |
阅读《春望》,完成小题。 ( 1 )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的“国破”指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 2 )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冕 宋濂 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①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鶱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②。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 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皇帝③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注释】①伊、吕:指伊尹、吕尚,皆古代著名贤相。②杨补之:南宋著名书画家,善画梅。③皇帝: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1 )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桃杏居其半——从“占据,居住”等义项中判断“居”为“居住”。 B: 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回忆“尝趋百里外”,推知“尝”义为“曾经”。 C: 都不必辞谢——联系上文“人至不为宾主礼”,推测其义为“道谢”。 D: 君子惜之——联想到“惋惜”中的“惜”,结合词类活用现象,推知“惜”为“为……感到惋惜”。 (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 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鶱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 3 )人物语言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仿照示例,分析文中画横线句。(示例)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 面对别人的斥骂,王冕并不争辩,而是以“我不狂妄,还有谁狂妄呢”来回应。这是对一众目光短浅者的蔑视,凸显了其遗世独立的品性。 ( 4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探求《儒林外史》将王冕作为全书开篇的原因。 |
兰州的冬
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它遵守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总是在季节最后一个登场,从不越雷池一步。
兰州的冬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别看它姗姗来迟,却派头十足。就像舞台最后出场的明星大腕,千万不可小瞧,那可是压轴的台柱子,牛着呢!兰州的冬不登台则已,一登台就占了秋的色,挤了春的艳。兰州的秋和春便如匆匆过客,抑或是电影中的群众演员,在四季的镜头中,似乎只闪了那么几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冬则在兰州这个舞台占据着绝对的主角位置,二十四节气对它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立冬”的时间还未到兰州,冬就提前赶来赴约了,而“立春”的时间早过了,它还赖在兰州不走,你说霸道不霸道?!人们不得不在十月底就开始将暖气烧得热热的,这一烧就是近半年光景,直到来年三月底,冬的脚步才磨磨叽叽地离开兰州,春这时才能怯怯地走进兰州的大门。
兰州的冬是个性格古怪的家伙,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兰州的秋还在展示着它迷人的色彩,尚未来得及鞠躬谢幕,冬就开始骚动不安、急着要登台亮相了。你瞧,身着绿裙的柳枝还在跳着摇摆舞,杨树浓绿的枝叶还在唱着欢快的歌,银杏正表演着金色的时装秀,枫叶刚绽露出火红的笑脸,红的、粉的、黄的秋菊们正争奇斗艳,月季还在吐露着芳华。金城兰州,秋色正浓呢!冬就派风这个急先锋来为它摇旗呐喊、扬威造势来了。那风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一副暴脾气,逮着谁收拾谁,不给任何人留面子,像跟兰州人有新仇旧恨似的。几天前还温柔着呢,突然就变了脸,如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呼”的一声从你身边掠过,你还没反应过来,脸上便像有无数把刀子“刷”地划过。那痛是实打实的,本能地用手一摸,却什么也没有。刚一愣神,“呼”地又过来了,忙双手捂脸,躲过又一波攻击。那头发早已如一蓬衰草,又如一团黑色的火焰在头顶燃烧。那太阳也助纣为虐,看似明晃晃照着,但就是出工不出力,故意隐藏了几分热、收敛了几分暖,向风谄媚讨好。人们为抵御风寒,不得不将本该继续酣眠的围巾、口罩、手套、大衣、羽绒服等提前唤醒,让它们履行自己的职责。
你不得不承认,兰州的冬又是有魅力的,因它的到来,连黄河的水都一改沧桑的容颜,变得少女般清澈迷人起来,再没了其他季节的狂躁不安,那涛声也变得那样柔和优美,像一首浅唱低吟的抒情诗、小夜曲,与风的摇滚形成不同的风格。那沙滩也因水位的降低而裸露出来。这也是兰州人捡黄河石的好时机,人们不畏冬的寒冷,成群结队来到沙滩上,眼睛紧紧盯着黄河石,不时用脚踹踹,用手摸摸,发现有独特造型和优美图案的,顿时来了兴致,取下戴在手中的皮手套或棉手套,将石头从沙堆中搬出来,再抱到黄河边,沾着冰冷的黄河水将石头打湿洗净,黄河石上的图案便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如果石型或图案漂亮,有收藏或经济价值,便会如获至宝,赶紧抱到岸边的布袋中装好。这时双手十指冻得像十根细细的红萝卜,居然感觉不到冷。然后带着幸福满足的笑,将石头搬回家。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兰州人都以家中有几块黄河石为荣。这是黄河的馈赠,也是冬天的馈赠。
兰州的冬,是冷酷的,亦是温情的。
( 1 )作者开篇写到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如何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元无心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íu)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
——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改)
话题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左手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疼的那边是左边!
晶晶因为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的小路,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要求:①自拟题目。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②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③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