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栖霞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
B: ××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D: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成分残缺,去掉“经过”或“使”)
2、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江排第一位,他的称号是( )
A: 天罡星
B: 天机星
C: 天魁星
D: 天威星
3、

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泣(chuò) 短(zhàn) 忍俊不(jìn)
B: 立(sǒng) 溅(bèng) 盘卧龙(qiú)
C: 次(lǚ) 立(chù) 头晕目(xún)
D: 活(bō) 仿(fé) 一丝不(gǒu)
4、

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 , 忙得不亦乐乎。
B: 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 小张同学匠心独运 , 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 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C: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D: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 , 他还是不情愿死。
6、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去年到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 枯萎 干涸 堕落
B: 枯黄 干涸 堕落
C: 枯萎 干旱 陨落
D: 枯黄 干旱 陨落
8、下列各组词语拼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án)默 (bèng)发 苗(pǔ) (jīn)津有味
B: 哀(háo) (kuì)退 (tǎn)忑 长(yū)短叹
C: (bǔ)育 (jié)问 蓬(gāo) (xiē)斯底里
D: (kàng)奋 (chuò)泣 沉(miǎn) 随声附(hè)
9、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 )

A: 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C: 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在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亚军。
10、

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 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 《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 “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

( 1 )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动态画面。
( 2 )“东风”一词语义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 1 )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左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木兰诗》)
C: 意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 扶苏以数谏故,上(秦始皇)使外兵(《陈涉世家》)
( 2 )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 4 )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①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 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 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③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 1 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 3 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一脸得意。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 4 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 4 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 4 个小 时来读书写作。”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
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④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⑤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只要我们把“两 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选文有改动)

( 1 )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 2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3 )结合全文,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专注于一件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割麦

①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整个大地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金黄的麦田里,父子俩头顶烈日,正挥舞着镀刀在割麦。

②“爸,我渴!”儿子觉得嗓子冒烟,渴得憋气。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爬过脸颊,像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小溪。几滴汗顽皮地跑进他的眼睛里,像虫子在叮咬,咸咸涩涩的,难受。

③儿子的声音尽管不大,在寂静的麦田里,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进父亲的耳朵。可是父亲没有应声。他依旧忙碌地埋头割麦。镰刀挥舞如风,只听到刷刷刷的割麦声。

④“爸,我渴!”在委屈的支使下,儿子的音量大起来,那声音足以和田边树上疯狂嘶叫的知了媲美。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太阳已将他的皮肤烤成了麦麸一样的颜色,黑糊糊的,亮闪闪的,仿佛还能闻到皮肉在烈日下炸裂燃烧的味道。

⑥“爸,我渴死了!”儿子焦躁起来,如一头面临宰杀的困兽。父亲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看他,再迅疾地抹一把汗水。

⑦“爸,我受不了了!”儿子咚地一下将镰刀扔在地上,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呼哧呼哧直喘气,四肢瘫软着,像一堆烂泥。

⑧“坚持!”父亲边割麦,边吼道。这是父亲从清晨割麦以来,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那两个字像从父亲嘴里迸射出来的,掷地有声。

⑨父亲的脸一半隐在麦丛里,看不到表情。可那声音,儿子听明白了。

⑩父亲的那句话就像催泪弹,一下子轰出了儿子的泪,肆意横流,泪光里,儿子想到了往年的麦收时节,如果赶上放假,父亲总不让他下地,说怕晒中暑了,让他在家吹着电扇做作业。他其实没做作业,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视上了。

⑪自从母亲病逝后,父亲身兼父母两职,给他缝书包,钉扣子,削铅笔,灌墨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起做饭,等候他吃好,然后背着他,走过崎岖的山路,目送他进了校门,再回家下地劳动。

⑫这个碰巧赶上的麦收天,刚好放假,父亲怎么就这样残忍地让自己经受如此的磨砺,儿子不明白。儿子想着想着,嗓子里就发出鸣鸣的哭声,如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兽的哀鸣。“快割,哭啥?你16岁了,以为还是孩子吗?”父亲声震如雷。儿子的哭声被父亲粗壮的吼叫生生地堵了回去,只剩下低低的鸣咽。儿子无奈地拿起镰刀,又蹒跚着走回麦田,弯腰和父亲并肩割起来。

⑬“知道吗?每年给你的那几千元学费,就是爸这样苦出来的。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爷爷不让读了,家里缺少劳力,非得让我回家劳动.....”刷刷的割麦声里,父亲的话时隐时现,像在风浪里颠簸的一条小船,但还是字字句句灌进了儿子的耳鼓。“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失学,卖命我也送他上学!可是,你在好好读书吗?”父亲沉默了半晌,直起腰抹把汗说:“娃,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十五六岁呀!”

⑭父亲的话,如一阵轻风,儿子心头有了舒服的凉意。儿子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学业。三天后,儿子帮父亲收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父子俩都成了非洲黑人,尤其是儿子,满脸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只剩下眼睛在闪闪发亮。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默默走上前,替父亲搓掉了晒得褪壳的皮肤。那些皮肤,炸裂开来,像皴裂的松树皮,一片又一片。儿子动作舒缓,轻轻地,细细地,像侍弄婴儿。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⑮一个月后,父亲再次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老师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父亲:“你儿子变化挺大的,不知为什么,那次麦收假后,他突然就不打游戏不上网了,成绩直线上升,老师们都夸他呢!”

⑯父亲听完电话,眼眶里汪满了泪……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2 )文中②-⑦段写父子之间交流有4处语言描写,梳理其中儿子感情变化的过程。

憋气难受→________→________→崩溃无奈

( 3 )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 4 )结合语境,说说⑭段末句子中加点的词“盈”好在哪里?
( 5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爱,包括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成吉思汗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那便是母亲。母亲给予子女的爱是海洋,而子女给予母亲的却是溪流。”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写记叙文,尽量写出细节;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