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江苏淮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迁(xǐ) (jí)手 (pì)美 挑(xìn)
B: (jiān)默 贪(lán) 徘(huái) 干(hé)
C: (shǒu)猎 (shěn)笑 (niè)齿 壁(gē)
D: (móu)取 (mǎo)钉 (dǔ)信 尺(zhǐ)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
B: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C: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 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在“乱穿马路”后加“的行人”)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颂”是各地的民歌。
C: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分别选自清代吴敬梓和现代作家鲁迅的《儒林外史》、《呐喊》。前者用夸张手法,深刻揭露了范进这个读书人的丑恶灵魂,反映世态炎凉;后者塑造了一个被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揭露了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D: 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她才智非凡,崇尚正义;茨威格的传记《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这一形象,热爱科学事业,具有执着、拼搏的精神,具有超人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气概。
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的心里已经非常懊悔 , 但拉不下面子来给她道歉。
B: 我永远忘不了爸爸那次严厉的训诫 , 是它把我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C: 两位阔别多年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下面对这首元曲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天净沙》,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
B: 这首元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再加上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C: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和无穷的乡愁。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直接抒发了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
D: 这首元曲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6、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 要将中小学生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避免海南省春游校车侧翻事故重演。
B: 考试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 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
D: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bié)扭 (jī)形 (mó)然 (juàn)养
B: (zuò)落 (yōu)黑 (wó)旋 (qǐ)首
C: 粗(guǎng) (tiǎo)逗 (chì)热 (kuāng)骗
D: (chěng)戒 (shàn)抖 归(xǐng) 停(zhì)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 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9、填人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如果常常为过去的失败而感伤,

①他预料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成功

②只有失败才能显得他品质高贵,才有机会让他自怜自爱。

③日子久了,就会养成一种感伤的习惯,情感脆弱,意志消沉。

④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觉得失败比成功好,灰暗比明朗好。

⑤这种心理,叫作“悲剧主角”心理。

⑥容易变成悲观的人物,看什么都是灰色的。


A: ③⑥⑤②①④
B: ①⑥④③②⑤
C: ①④⑥②⑤③
D: ③⑥①④②⑤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B: 春晚之后,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C: 驴友,一个活跃在名山大川或人迹罕至地带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背包客,是专业的野外生存达人,更是旅行者中的权力派。
D: 春天来了犯春困。这不,数学老师才讲一道题,我就心会神凝 , 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1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淫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________ ④悲守穷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4 )本文从哪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

( 1 )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 3 )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②(它)前腿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 , 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 , 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 4 )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 5 )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名字的上帝宠儿

幽篁弹筝

夜幕阑珊,水声潺潺,阿尔诺河蜿蜒盘旋过山林和村庄,整个托斯卡纳小镇静谧而阔远。这是遥远的1452年,在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夜幕降临的三个小时后,在这个看似平淡的夜晚,一个享誉世界的全能巨匠即将诞生。

可是这个苦命的婴儿并不知晓,自己的出生本身就是一个意外。他是父亲和一个农妇的私生子,名字达·芬奇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意义,芬奇只是托斯卡纳小镇所在的地名。

他虽然身份尴尬,甚至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但命运之神却将世间所有的珍贵的才能和智慧都赋予了他。

达·芬奇的童年始终是一个谜,史料并没有留下过多线索,唯一能确定的是5岁之前,他一直和母亲卡泰丽娜居住在芬奇的村镇。

1457年以后,达·芬奇的父亲终履行了他的责任,小达·芬奇自此便与父亲、祖父母、叔叔以及父亲身边不断变换的女友住在了一起。

达·芬奇没有正式学过拉丁语,可当时如果不懂拉丁语简直寸步难行,他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而且他还是左撇子,但是聪敏好学的达·芬奇却知晓世间万物都是最好的老师。水的流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一草一木、飞禽走兽都深深地吸引着他去探索,这个童年时期培养的习惯贯串了他的一生。

年少的达·芬奇很早就显露出艺术天赋,15岁时就踏上了走向佛罗伦萨的艺术之旅。

达·芬奇的老师非同一般,他麾下的学生不是达·芬奇就是波提利切,连米开朗基罗也深受其影响,他就是与多纳太罗齐名的韦罗基奥。

一次,韦罗基奥受邀绘制一幅《基督受洗》图,人物全都画好了,仅差背景,可偏偏在即将交稿时,一场大病耽搁了进度,无可奈何的韦罗基奥只得将最后的背景托付给得意门生达·芬奇完成。

达·芬奇用心去揣摩老师的意图和手法,画了一夜才将背景画完,可谁曾料到,第二天早上,当达·芬奇将画布掀开,眼前的一幕令他惊呆了!原来嫉妒成性的师兄们竟将手捧圣衣的天使给刮掉了。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厚望,达·芬奇便对着镜子,以自己的形象重新描绘。当韦罗基奥看到达·芬奇重新补画的天使之后,他激动地搂着达·芬奇的肩膀说道:“他是如此完美,看来我今后只能去握刻刀了!”

从此之后,达·芬奇的老师真的再未动过画笔。

天赋异禀再加上苦心孤诣,少年达·芬奇很快跻身于卓越非凡的画家、雕刻师之列。更有意思的是,在米兰游学期间,令达·芬奇最初成名的并非是美术才能,而是一手出神入化的六弦琴,也就是说他是先以音乐家而不是画家的身份崭露头角的。

从佛罗伦萨到米兰,从米兰再到罗马、巴黎,达·芬奇的艺术之旅遍布于这些浪漫之都,他时而在画布上晕染着油彩,时而用刀斧锤凿雕刻;有时钟情于研究飞行器,有时又热情地投身于建筑。几乎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向达·芬奇敞开了一扇畅通无阻的大门,尽管通向这扇大门的道路上遍布荆棘。

深夜,达·芬奇从墓场坟地里拖回尸体,借着昏暗的灯光,他不顾恐惧和别人的误解,用刀子和画笔进行解剖学这场美丽的游戏;为了珍惜时间,他发明了达·芬奇睡眠法,工作四个小时休息十五分钟,一天仅休息1.5个小时……这些常人所不能做出的牺牲,达·芬奇都做到了,这些常人所不能具备的才华,达·芬奇都具备了,与其说他是一个天才,不如说他是一个勤奋的探险者

( 1 )本文写了达·芬奇的哪些经历,请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经历

1452年

①________

1457年以后

②________

15岁时

③________

成年后

④________


( 2 )写达·芬奇名字的由来,其作用是什么?
( 3 )品味下列句子。

①水的流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一草一木、飞禽走兽都深深地吸引着他去探索,这个童年时期培养的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②为了珍惜时间,他发明了达·芬奇睡眠法,工作四个小时休息十五分钟,一天仅休息1.5个小时……

( 4 )达·芬奇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写他再也没有动过画笔的目的何在?
( 5 )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划线词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一路学来,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秀的“记”类作品,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囚绿记》《游褒禅山记》等;一路成长,我们有许多值得“记”的经历、体验与感受。

请以“ 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横线,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