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 , 流连忘返B: 北大老师的肖像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或于萍水相逢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C: 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D: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
2、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B: 你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 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D: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hé) 亘古(héng) 要塞(sāi) 油光可鉴(jiàn) B: 仲裁(zhòng) 粗犷(guǎng) 蛮横(hèng) 鲜为人知(xiǎn) C: 媲美(pì) 深邃(suí) 咫尺(zhǐ) 果实累累(léi) D: 归省(shěng) 斥责(chì) 炮制(pào) 成吉思汗(hán) |
4、 |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富不人 任劳任怨 杳无消息 抑杨顿挫 B: 深恶痛绝 油光可签 一丝不苟 弹精竭虑 C: 惊心动魄 眼花燎乱 屏息敛声 度江作战 D: 摧枯拉朽 从容不迫 震耳欲聋 卓有成就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凋谢 推祟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B: 狼藉 伟岸 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C: 踌躇 锤练 旁逸斜出 无动于衷 D: 琐屑 蔓延 摩肩接踵 长途跋涉 |
6、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 ,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B: 工商和卫生部门联合执法,一举查获了不良商家沥尽心血、苦心制作的假冒伪劣口罩三千余只。 C: 有的同学我行我素,一点儿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喧哗。 D: 实验课中,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显微镜对微不足道的草履虫进行仔细观察。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眺望 暴躁 黄梁梦 别无他法 B: 旋风 撩逗 试验田 严惩不待 C: 篷松 肥硕 明信片 置之不理 D: 宣泄 胆怯 压轴戏 流连忘返 |
8、 |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保尔脑袋被弹片击中,伤好后经朱赫来介绍,在铁路肃反委员会工作。一次,在车站偶遇谢廖沙,却忘记将瓦莉亚英勇牺牲的事告诉他,一个星期后,谢廖沙在战场上牺牲了。B: 《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故事都与鲁智深有关,从中可见其虽有急躁莽撞、嫉恶如仇的一面,但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假扮的“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最后,悟空只好请来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 D: 《汤姆索亚历险记》“洞中历险”情节中,汤姆与艾米·劳伦斯在岩洞里探寻玩耍,因讨厌蝙蝠,选择其他路径,结果迷了路,后来还遇到了印第安·乔。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B: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C: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 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销声匿迹 心往神驰 精髓(suǐ) 瞭(liào)望B: 浮想联篇 言简意赅 栈(zhàn)桥 嶙(líng)峋 C: 与日俱增 矫揉造作 不屑(xiè) 拮(jié)据 D: 融会贯通 一筹莫展 殷(yān)红 拾(shè)级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权谓吕蒙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陶后鲜有闻 村中闻有此人 D: 不蔓不枝 尊君在不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何陋之有 C: 可爱者甚蕃 不知其二者多矣 D: 濯清莲而不妖 结友而别 ( 3 )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B: 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不愿与时流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C: 文中以莲的“中通径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播的高尚品质。 D: 文章运用了对比、反村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荣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 4 )把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⑩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精神拾荒三步曲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就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高尔基说: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太阳之光。顾城诗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引领你前行的“太阳之光”,你也在不停地寻找这样一盏明灯;这盏灯或许是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或许是来自亲友的关爱与鼓励,或许是源自书籍的启迪和慰藉……这盏灯伴着你一路成长。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成长路上的明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