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④①⑤③② C: ①③④⑤② D: ①②④⑤③ |
2、 | 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①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②因为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⑤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A: ③①⑤④②B: ③④⑤①② C: ①④⑤③② D: ③②①⑤④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C: 为迎接建党九十七周年,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建议。 D: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
4、 | 对加线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B: 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 C: 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 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
5、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难道不需要艺术、不需要诗意吗? ②德育工作是育德的工作,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工作。 ③一个班会的标题需要赋予它以诗的纱衣,我们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诗意,需要艺术。 ④相反,它应该是含情脉脉的,应该是诗意浓浓的,给人一片关爱,给人一片温馨,给人一片希望;使沙漠变绿洲,使冥顽变聪明,使野蛮变文明。 ⑤它决不等于必须进行生硬的毫无感情的说教,更不等于必须进行以人为敌的训斥。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③②①⑤④ D: ③②④⑤① |
6、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B: 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 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 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
7、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钥匙 妇孺皆知 锋芒必露 炯炯目光B: 懊悔 一泻万丈 深恶痛疾 历尽心血 C: 校补 言外之意 迥乎不同 目不窥圆 D: 污秽 九曲连环 刮目相待 大庭广众 |
8、 |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①②⑤④③ D: ②③⑤④① |
9、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她限制“我”的行动,谋害“我”的隐鼠,给“我”买回《山海经》,她善良、朴实,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B: 孙悟空在取经路途中曾三次返回花果山,其中第一次是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 C: 刘四爷过寿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D: 在污秽的环境下,阿廖沙身边也有一些好人,如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鞭子的“好事情”,对主人公心灵产生极大影响的房客小茨冈等。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政府积极实施南正街旧城改造项目,致力于将南正街打造成一条历史文化街,让古城墙、禹门、孔庙等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B: 一想起9.3阅兵式上的盛大场景,使我热血沸腾,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C: 中秋之夜,月影团团,秋风所到之处,皎洁的月色,婆娑的树影一齐摇曳生姿,发出沙沙的声响。 D: 萍乡盐果子是土特产,其原料包括菜蔬水果,甚至树叶、野菜等可吃的植物制作而成,加以糖、醋、甘草粉、辣椒粉,非常开胃。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1 )诗的首句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________的氛围。( 2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诗句的抒情效果。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态,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 1 )解释下列短语。①援疑质理:________ ②临池学书:________ ③晚乃善:________ ( 2 )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 3 )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 4 )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③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④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⑤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⑥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⑦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
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
⑨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
( 1 )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特点 | 科学依据 |
历史悠久 | 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种类很多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 |
③________ | 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 |
①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 3 )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 4 )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让高职学生成人又成才
孙兴洋
①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保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责无旁贷。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让高职学生成人又成才,把他们真正锻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特质明显的、“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新人。
②心中有爱,就是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爱是人类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学生心中有爱,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才能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此,学校更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③眼中有人,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明白什么是“大写的人”。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在包容理解中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善于合作,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奋斗;比如懂得感恩,感恩时代给我们奋斗的机会,感恩父母对我们的无私关爱;等等。而要想让学生眼中有人,首先教师要眼中有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如此方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④肚中有货,就是要夯实专业基础,让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一方面要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能力本位十”的课程体系,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让他们拥有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资本;另一方面要构建荣誉体系,激励学生个性发展,为他们的职业未来和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⑤手中有艺,就是要崇尚工匠精神,有精湛的一技之长。今日职业院校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就是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是中国制造业的生力军。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很有必要。要将精益求精卬在学生心上就要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大学第一课、专业引导课、大师公开课等激发学生对技艺的兴趣;通过创新创业课、技能拔尖课、工匠培育课等磨炼他们的技术、唤起他们的自信。
⑥培育“四有”新人,高职教育任重道远。期待高职院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期待高职学生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20日,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有时让人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落泪;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卷上;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