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广西梧州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划线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斟酌损/精求精 日而待/不其数
B: 不求闻/知书理 由感激/实事求
C: 夙夜叹/心如焚 庶驽钝/尽心
D: 察纳言/温文尔 存亡之/春夏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在外表上塑造初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和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3、

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此话没错。 是这所宅邸的三个主人——和珅、庆郡王永璘、恭亲王奕, 宅邸所处的北京城龙脉之上的风水宝地,或者是富丽堂皇的殿堂与幽深秀丽的园林, 为恭王府带来了无穷魅力。

A: 不仅 或者 都
B: 不仅 而且 都
C: 无论 还是 因此
D: 无论 还是 都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是一个很不幸又渴望幸福的劳动妇女,他心地善良,为人质朴,热心为孩子解决疑难。
B: 《格列佛游记》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等地的遭遇和见闻,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
C: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光明磊落、有胆有识的武松,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鲁达,天真坦诚、毫无心计的李逵
D: 《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描写汤姆、乔和蓓姬三个小“海盗”在杰克孙岛生活的片段,表现了孩子们沉着勇敢的精神。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qiáo) 皱(zhě) 带(xié) 然而止(gā)
B: 然(mò) 然(piān) 子(mì) 轻怕重(niān)
C: 弃(bìng) 妒(jí) 啁(jiū) 猎(shòu)
D: 裂(guī) 羁绊(jī) 旋(wò) 默(jiān)
6、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 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 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A: 亦不详姓字
B: 真不知马也
C: 亲旧知如此
D: 食之不能尽
8、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分析我国反腐领域存在的问题鞭辟入里 , 与会的代表忍不住为之点赞。
B: 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首当其冲 , 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C: 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该过度狂热地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从而忽略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D: 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 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通过并讨论了文明公约。(“通过”和“讨论”对调)
B: 国家已经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将“情节恶劣”和“手段残忍”互换)
C: 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将“牺牲”改为“放弃”)
D: 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10、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 ③①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④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伤病________

②二十日________

③虑不得________

得诗三首留衣底________

围解________

旧部________

( 2 )诗前小序的作用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一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 3 )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来“斩阎罗”的说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4 )赏析“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
( 5 )赏析“人间遍种自由花”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溪记》)
【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③韩豫章: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④遗:赠送。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才通人 才:________
②豁然开朗 豁然:________
③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
④悉如外人 悉:________

( 2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3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误伤指”中的“误”可解释为“误会”。
B: “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语“范宣”。
C: 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宣∕洁行廉约”。
D: “人宁可使妇无裤邪?”意为“一个人难道可以让妻子没有裤子穿吗?”。
( 4 )乙文主要写了范宣哪两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答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③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⑧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来,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⑪“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⑫“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⑬“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
⑭ “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
⑮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 1 )为什么人们先前买了女孩的面包,后来却不愿再买了呢?而“我”为什么最后又给女孩留下钱呢?

( 2 )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我丈夫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

②“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 3 )文章第⑧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说出理由。

( 4 )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研读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 2 )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

A________→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________→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 3 )结舍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

( 4 )第⑤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5 )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

( 6 )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

请以“细品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