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涟漪 默契 区块链 不屑置辨 引颈受戮 B: 倒坍 隐匿 电饼铛 吹毛求疵 睡眼惺忪 C: 巉岩 桑梓 乌沙帽 无缘无故 顶礼膜拜 D: 窒息 蓬蒿 打牙祭 通宵达旦 一泄千里 |
2、 | 李白的诗风是( ) A: 沉郁.雄浑 B: 豪迈.奔放 C: 通俗.易懂 D: 狂傲,不训 |
3、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昳丽yì 诣王yì 纳谏jiàn 溽暑rùB: 袅娜niǎo 睥睨bì 紫绡qiāo 红缯zēng C: 提防dī 亵玩xiè 群葩pā 芙蕖qú D: 渊薮sǒu 菡萏dàn 匹俦chóu 醴酪lào |
4、 | 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江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 吴用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 武松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莽刚烈的代表。 D: 鲁智深性情急躁,是《水浒传》中有勇无谋的典型。 |
5、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杏花雨”指春雨、“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巾帼”指女子等。 B: 《马说》《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这些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名篇,也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手。 C: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社戏》便是这样的文章。 D: 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6、 | 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凄风苦雨 不断发生 襟怀坦荡 庄严肃穆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既然你答应别人,就应该兑现承诺。 解说:这是假设复句。 C: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汉唐建筑如同鸿雁”。 D: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 |
7、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B: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C: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
8、 | 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杂然相许 时人莫之许也B: 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 , 然后能改 C: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D: 苟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9、 |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 B: 轻盈 轻视 实现 侃侃而谈 C: 轻盈 漠视 履行 夸夸其谈 D: 轻巧 漠视 履行 侃侃而谈 |
10、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
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 ,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正公愿为良医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①。’且大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选自《能改斋漫录》) (注释)①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语出《老子》。就是说常常善于挽救人,因而才没有无用之人;常常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才没有无用之物。 (乙)王质独饯范文正公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①,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②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③。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②扶病:抱病,带病。③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有人谓公曰________ ②且大丈夫之于学也________ ③固惟相为然________ ④朝廷方治朋党________ ( 2 )用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果 能 为 良 医 也 上 以 疗 君 亲 之 疾 下 以 救 贫 民 之 厄 中 以 保 身 长 年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 4 )王质称范仲淹“范公天下贤者”,请你结合甲文及《岳阳楼记》相关内容,说说范仲淹是否担得起“贤者”的赞誉。 |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
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 4 )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简要概括。(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奋斗的另一面
佚 名
最后一课,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学生们表示钦佩。
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选自《百度文库》)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