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怎么扶、谁来扶、扶持谁,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B: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正努力重现,在科技创新上“重回世界之巅”。 C: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D: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2、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屠格涅夫用低沉而忧郁的笔调写医生和地主女儿之间因为死亡而带来爱情悲剧的篇目是《猎人笔记》中的《枯萎了的女人》。 B: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君子国的故事批判了富人的刻薄吝啬,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潜意识中对于饥饿的忧虑和对温饱的渴望。 C: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以回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D: 《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从正面表现了战争的激烈残酷。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是( ) A: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拙病:倒霉的病) B: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火候: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 C: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带挈:提携,提拔) D: 屠户被众人局不过 , 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局不过: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 |
4、 |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遗嘱 瑞典 仲裁 基金 B: 射线 卓越 贡献 协会 C: 机构 拔款 授奖 逝世 D: 图案 评定 粉碎 安慰 |
5、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B: 喧哗 传送 敬承 媒体 C: 吵闹 传送 敬重 媒体 D: 喧哗 传颂 敬畏 媒介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亲情的美好与可贵。 B: 在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很早就对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C: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D: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来自南航大学的研究生关于飞机发动机原理的报告。 |
7、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截至3月31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B: 中国在未来10年中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C: 最近,西方国家以防止不让叙利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为幌子,开始谋划制裁叙利亚。 D: 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蒲、采百草等习俗在温州民间广为流传。 |
8、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 C: ①⑤④③② D: ③①④②⑤ |
9、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生的主流应该是百折不挠的执著。 ②不因暂时的成功而骄傲不前,也不因暂时的逆境而轻言放弃。 ③一旦目标确定,就应义无反顾毫不迟疑地勇往直前。 ④只有抱定一颗恒心,努力不辍,这样的人生才会诞生大河奔流的气度与风范。 A: ①③②④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
10、 | 下列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膏微润(肥沃)B: 鳞浪层层(像鱼鳞似的浪纹) C: 局促一室之内(狭小) D: 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 2 )末句中的“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 刘羽冲,沧州人。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于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劝说。③[沟洫(xù)]沟渠。 ( 1 )根据文段意思填空。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 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填序号) ( 2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理解:这句话表现出了讲学家因能正确探究事物的道理而拥有的谦虚和自信,所以被人们所信服。 B: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翻译:(石头)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理解:河中石兽最后被打捞成功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实践经验是极其丰富的。石头在水流的反冲击力下,终会被冲到河的上游。 C: 古人岂欺我哉! 翻译: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理解:刘翀只会死读书,不能结合实际进行变通,种种实践都失败了。他却一直不悟,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写书的古人在欺骗他。 ( 3 )从甲文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遇事不可“________”,老河兵依靠自己丰富的实际经验方才判断出沉石的正确打捞地点;乙文告诉我们“ ________”的道理,刘羽冲死读古兵书和古水利书,屡次失败。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________。(①②空用原文问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天色已晚
朱山坡
①我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终于答应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顿肉。为此,她将地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终于凑足了六块钱。这是三斤肉的钱。午饭后,我撇开双腿,往镇上的肉行飞奔。每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出来的人物对白,想象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②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我才不相信他们的鬼话。我说,我今天不是来听电影的,是来买肉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必须买三斤肉回家。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己的肉,从没如此慷慨地给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却没有掏钱。我知道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我得跟他们耗时间。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肤浅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长椅上,安静地“听电影”。
③电影刚好开始。一听片头音乐,便知道是日本电影《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年来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怪不得今天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踪影。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颤抖。她从遥远的日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鄙委琐的卢大耳。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④入门确实没人把守,畅通无阻。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马上就能看到薰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⑤突然一只手将我从作为上拎起来,是该死的卢大耳!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你是一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声喊叫:语言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辩,但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的声音,那声音如此甜美、清澈、纯净,此刻更代表着慈爱和正义。薰子在呼唤我了。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我们开始了漫长而伤感的告别……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李传鹏输入
⑥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
⑦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了的两块钱发愁。母亲一再警告我,不要把钱花在别处,也许这是祖母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吃肉了,一定要拿着三斤肉回家。我把口袋里的四块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我惘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临街的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嚎啕大哭。
⑧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我抬眼看他。他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把一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老宋贱卖给你的。四块钱。你把钱给我,我明天转给他。”卢大耳说,“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卢大耳不像开玩笑。我依然将信将疑。“你不要?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卢大耳转身要走。
⑨我马上跑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里,没等卢大耳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选自《朔方》,有删动)
A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B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
( 4 )小说中“卢大耳”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 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深思熟虑,字斟句酌,成就的是考场上完美的答卷;万物复苏,草木夏发,显现的是自然中完美的答卷;披荆斩棘,战胜自我,抒写的是人生里完美的答卷;砥砺奋进,锲而不舍,铸就的是时代中完美的答卷……每一份答卷都浸着汗水,歲着耕耘,透着收获。请以“一份完美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