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 , 溪流潺湲。 C: 我对他说:“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 , 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100分啦!” D: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
2、 |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我知道这个故事时才恍然大悟 , 原来她一直在悄悄的做这件事。 B: 今晚文艺汇演,芳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差点没认出来。 C: 吃饱喝足后,肚子里不停地发出饥肠辘辘的叫声真让人难受。 D: 这本书我不想买,但当店员从我面前走过时,却又煞有介事地问起价钱来。 |
3、 | 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父亲老实厚道______________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②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___________,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 A: 忍气吞声 莫名其妙B: 低眉顺眼 不知所云 C: 低眉顺眼 莫名其妙 D: 忍气吞声 不知所云 |
4、 | 给下面语句中的划线词语选择正确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1 )这是被后人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来朝拜的圣地。( ) A: 敬重 B: 畏惧 C: 又敬重又畏惧 ( 2 )他们心里都在嘀咕:“千万别犯傻!”( ) A: 做傻事 B: 惹怒傻子 C: 伤害傻子 ( 3 )这件衣服从设计到制作都是她一手包办的。( ) A: 一只手 B: 耍手段 C: 一个人单独的 ( 4 )你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 ) A: 白色 B: 白费力气 C: 搭配 |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 《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古人的称呼语分为敬词和谦辞两种。称呼他人一般用敬词,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等。 |
6、 |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D: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
7、 | 2020年是同学们学习生涯中最为特殊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最漫长的寒假,体验了最特殊的居家学习;我们经历着疫情,感受着祖国的强大美好;我们也步入初中校园,用尚显稚嫩的画笔绘出绚丽的青春色彩。 (活动一:爱生活,爱写作) 自然生生不息,四季美不胜收,小明同学摘抄了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给其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爱春天,春山朗润,春水初涨,小草贮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风中破土而出。 我也爱夏天,日光粗犷,暴雨热烈,大地以自己的丰满展示它全部的诱惑。 我更爱冬天,化了妆的雨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万物自然而平静。 A: zhàng zhù kuàng lì B: zhăng chŭ guăng wèi C: zhăng zhù guăng lì D: zhăng chŭ kuàng lì |
8、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研究核弹,邓稼先从此便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了。 B: 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C: 《虽有佳肴》中强调教与学相辅相成。 D: 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阳奉阴违。 |
9、 | 没有语病的是 ( ) B: 深秋的夜晚,野外寒气袭人,我们冻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 C: 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D: 装备研究院原院长参观了院史馆,并对我们学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
10、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B: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群蚁排衙 C: 望闻问切 杂乱无章 一拍即合 D: 忘乎所以 博学多识 踌躇满志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请简要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 2 )这首诗的尾联引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
品读范仲淹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 2 )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 3 )词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ān)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 1 )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
( 2 )读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一棵椿树的存在方式
非鱼
地坑院的日子很缓慢。
太阳从窑脑上开始,在院子里一寸一寸地挪,从东墙挪到西墙,才过去一天。
在这一天里,娘可以做很多事。跟着生产队的钟声下地出晌,回家做饭,喂猪喂鸡,缠线纺花,洗洗涮涮,纳鞋底,补衣服袜子,还有,打大姐。
和哥的瘦弱文静不同,大姐实在是有点疯长。娘说:这女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大姐不光是长得高,长得皮实,最主要是性子野,在她的人生里,似乎就不知道怕。
小孩子都喜欢住姥姥家。奶奶舍不得哥,一直让哥在她的手里牵着,背上背着。大姐就不一样,爱去姥姥家自己跑去,穿过两个苹果园,一个水库,半坡麦田,就到了姥姥的村庄。从没有人想起来接她回来,有时候她一住就是三个月半年,家里人似乎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孩子的存在。
每次从姥姥家回来,大姐似乎都比之前更高更野了,用娘的话说:地坑院里盛不下她了。她手里经常拎个棍子撵鸡逮狗,要么整天架在柿子树上,或者领一帮孩子打架、闯祸,为自己招来娘的巴掌、笤帚疙瘩、布尺、烧火棍……
老孙奶奶家有一颗石榴树,每年五月开花的时候,那些红色的花朵从院墙里探出来,惹得大姐蠢蠢欲动。
在她的带领下,一群孩子爬上墙头,去够那些花。够到手,也没什么用,看一看,扔了。老孙奶奶是豫东人,和豫西的口音差别很大,也许大姐他们就是喜欢听老孙奶奶骂人:鳖孙孩儿,看我不敲断你的腿。石榴长到核桃那么大,大姐的队伍就像一群守卫,天天在墙角转悠,看着老孙奶奶锁了大门,挎着篮子下地干活了,他们就立马上墙,骑在墙头,歪着身子去揪石榴,一直从白籽揪到石榴熟。当然,大姐也有不走运的时候,石榴枝闪一下,她就掉进老孙奶奶院里,但她愣是一声不吭,在院里待了一下午,直到老孙奶奶回来,才飞蹿出去。
和大姐截然相反,哥在奶奶和娘的精心呵护下,长成一个心思柔软、细密的男孩。废弃的场院里除了野猫野狗,还生长着各种树,槐树、榆树、苦楝树、皂角树、楸树,最多的是椿树,苦椿。椿树的种子随风飘荡,四处发芽生根,椿树苗和草一样铺排成一片。
有一天,哥居然挖了一棵椿树回家,宝贝似的要种树。娘忙得顾不上管他,父亲压根不屑一顾,但奶奶不同,孙子要种树,不能马虎。于是,那棵草一样的椿树从此命运发生了变化,被哥种在了渗坑边上。也许是哥的玩伴实在太少,奶奶又不放心让他独自出去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疯,哥就把那棵椿树当成了他的好朋友,不时地浇水、施肥。
一棵被改变了命运的椿树,果然不负众望,长得和别的椿树大不一样,树干直溜通顺,春天的时候,一簇新叶在顶端花一样绽放。
大姐就在这时候从姥姥家回来了。原本不起眼的椿树此刻引起了她的兴趣,大约是把这簇嫩芽当成了香椿,大姐拉着指头粗的树干,想把那簇新叶掰下来,但她的力气实在太大,手还没有够到叶子,树干咔吧一声,折了。
大姐才不管那么多,折了就折了,她拿着那段树干,把上面的嫩叶掰得干干净净。尝了一口,不对,怎么这么苦,随手就扔了。
哥从学校回来,一眼就看到了大姐搞的破坏。他扔了书包,把大姐摁在地上一顿揍,边揍边把那些苦哈哈的叶子往大姐嘴里塞:馋嘴猫,你吃啊,吃啊。
大姐再野再胆大,但她不敢反抗哥,因为她知道后果。
看到哥哭着揍大姐,一家人心疼的不是大姐,而是哥。奶奶一边抱着哥说好话,一边骂大姐。娘回来,大姐的嘴里还充满了绿色的汁液,听到奶奶学话,娘又逮着大姐打了一顿。
这一次,大姐刚回来就被关在门外,一直等到父亲回来才放她进院。
那棵椿树在哥的哭声中被包上了塑料布,到第二年,又发出了新芽。大姐可能是长了记性,也可能是知道那不是香椿,从此饶了那棵椿树,没再折腾它。
树和哥、大姐、二姐、我一起长,长得枝繁叶茂,树干长出了崖头,只有我偶尔会爬上去看看。
大姐出嫁的头一年,木匠来做嫁妆,两口箱子,一对柜子,可大姐非要一个大立柜。哭,摔东西,不吃饭,但父亲依然不吐口。家里没硬料了,现成大立柜又买不起。
哥那会已经上大学了。他说:把椿树刨了。那棵椿树经历了大姐的打击后,大家都把它看成哥的心头肉,奶奶死的时候都没敢刨。
哥说:这几年,大姐太辛苦了。
不说辛苦则罢,一说辛苦,大姐的委屈随着眼泪就往下淌。在砖瓦厂拉砖,在家里挑水盖房,男娃女娃干的活她都干了,这也许就是她坚持要一个大立柜的原因,这是她在这个家最后的权利。
树刨了,锯成板子晒干后,做了大立柜的硬撑。
送大姐出嫁那天,哥说:还好你嘴下留情,第二年你再吃了就没有大立柜了。
大姐笑着笑着,又哭了。
( 1 )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①用娘的话说:地坑院里盛不下她了。
②大姐笑着笑着,又哭了。
( 2 )小说花大量笔墨写“大哥与椿树”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太阳从窑脑上开始,在院子里一寸一寸地挪,从东墙挪到西墙,才过去一天。
在这一天里,娘可以做很多事。跟着生产队的钟声下地出晌,回家做饭,喂猪喂鸡,缠线纺花,洗洗涮涮,纳鞋底,补衣服袜子,还有,打大姐。
( 4 )有人说一棵椿树的生存方式指的是大哥的生存方式,有人说一棵椿树的生存方式指的是大姐生存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