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文段中把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作“荆棘”和“激流险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困难和挫折之壮美,具有挑战性。 C: 文段中运用“有的人……”的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突出了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的后果。 D: 文段结尾是个设问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指出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 |
2、 | 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 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公共交通费涨价和银行征收最低存款服务费影响层面广,中下层阶级人士首当其冲。 B: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C: 随着微博热搜的兴起,每天各种娱乐八卦消息纷至沓来 , 让人应接不暇。 D: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吃喝玩乐花样很多,但有时我们仍觉得自己的生活味同嚼蜡 , 这是为什么呢? |
4、 | 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穿流不息 置之不理 阴谋诡计 兴高彩烈B: 不计其数 眼花缭乱 郑重其事 莫明其妙 C: 别出心裁 迫不急待 再接再厉 出类拔萃 D: 德高望重 不攻自破 走投无路 漫不经心 |
5、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让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删去“能否”) 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让书香浸润心灵。(在“浸润心灵”后加“的习惯”) C: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由于”) D: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把“推举、讨论”移到“表决”的前面)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 , 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B: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 , 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 吕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 D: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意 , 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 |
7、 |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燥热 染渍 幼稚 筋疲力尽B: 荧光 含蓄 深邃 凌乱不堪 C: 喧嚣 踌躇 妥善 含辛茹苦 D: 感慨 报怨 稚拙 有条不紊 |
8、 |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A: 诗歌 B: 音乐 C: 小说 D: 散文 |
9、 |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格列佛——小人国立功(《格列佛游记》) C: 鲁智深——大闹飞云浦(《水浒传》) D: 晴雯—— 病补雀金裘(《红楼梦》) |
10、 | 成语是凝结先哲的心血练就而成的,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维多利亚港口展出的“大黄鸭”勾起了芸芸众生们的童年怀旧情结,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内地游客还专程赶往维港一睹“大黄鸭”的风采。B: 最近,央视现场直播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阴、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 , 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C: 自安倍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鼓励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 宪法……这些行径之卑劣比起他的某些前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D: 在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获奖的节目,都是经过同学们的反复演练才妙手回春的。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小令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请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⑪,见东坡,泣自若⑫。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⑬,遂举以售诸⑭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⑮宁⑯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⑰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⑱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⑲,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⑳迎母还旧第,竟不索㉑其直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靠着。⑩何其:多么。⑪老妪:老妇。⑫自若:依然如故。⑬不肖:不成材。⑭诸:相当于“之于”。⑮诀别:分别。⑯宁:难道。⑫徐:慢慢地。⑬售:这里是“买”的意思。⑲券:契据。⑩翌日:次日。㉑索:求取。 ①闻妇人哭声极哀________ ②东坡亦为怆然________ ③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________ ④竟不索其直________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吾 今 日 迁 徙 来 此 百 年 旧 居 一 旦 诀 别 宁 不 痛 心 此 吾 之 所 以 泣 也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②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 4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一书由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共有七篇,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是儒家经典之一。 C: “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其中“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 D: 我国古代称三十岁为“而立”,称六十岁为“花甲”,称七十岁为“古稀”。 |
阅读寓言故事,完成后面小题。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倒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让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选自《现代快报》)
远行的苹果
任随平
①文化广场上,满载苹果的四辆大货车同时启动,送行村民的欢呼声霎时间充满广场——全村二十吨红富士苹果将远销尼泊尔。
②目送车辆出村后,村民们再次回到文化广场。驻村干部刘站长紧紧握住村主任六叔的手,对中湾村苹果走向国外表示祝贺。六叔转身向广场村民代表深深鞠了一躬,抬起头那一刻,我看到六叔眸中满含泪花。我知道,这泪花中最为硕大晶莹的一颗,当属广大村民用勤劳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这财富里,有汗水,有辛劳,也有政府连片种植的谋划和引导。
③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听父亲讲,我出生那年土地包产到户,土地贫瘠,父亲弟兄六人一年辛苦劳作后仍是生活拮据。我四岁那年,父亲弟兄六人经过商议,共同承包村里十亩山地苹果园,实行统一管理,分户劳作。那年中秋节,父亲从山上带回一黄挎包“国光”苹果,我们一家人就着昏黄灯光分食苹果。我和姐姐每人分得一颗大苹果,谁也舍不得吃,将半红半绿的苹果拿在手中,摩挲着,把玩着,似乎端详一件宝物。父亲看着我们,意味深长地说:“真正要改变贫穷,还是要从想法开始,这不,刚刚承包了果园,孩子们就能吃到新鲜苹果了,秋后,苹果卖了还能有个好收成!”那一晚,整个屋子始终飘荡着苹果馨香,似乎每一缕游动的空气送过来的都是芬芳和甜蜜。
④那一年,苹果成熟,满园飘香却增添了父亲他们的愁眉。一百多公里的羊肠山道,蜿蜒曲折,龙卷蛇形,加上那段时间阴雨绵绵,拖拉机到不了果园,附近镇子上的果商没法运输收购。父亲弟兄几个只能每天晨起采摘两架子车,艰难地行走在弯弯曲曲、陡峭无比的山路上,人力运送到镇子上去卖。无尽缠绵的雨水把崎岖的山路拨弄得更是险象环生。好几处弹石路段被雨水冲毁,层出不穷的滑坡常常会阻断道路,阻塞交通。但父亲他们每天就这样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如蚂蚁搬家,把苹果输送出山村。最终,我家换取了七百五十元的“天价”收入。
⑤后来,看到父亲几人尝到苹果种植的甜头,有村民也开始零星栽植苹果树,没几年,苹果开始挂果,多多少少有了额外收入,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上世纪末,政府经过多方勘测论证,决定在全县推广苹果连片种植,山东烟台的红富士种苗来到村里,覆膜、修剪培训费用由政府投资,村民们喜出望外,劲头十足,因为切切实实走上一条致富之路。近几年,村级道路由国家投资全部硬化,货车能开到田间地头。每年深秋时节,苹果成熟,尤其是“国光”苹果经霜而红,一颗颗似羞红了脸,于繁茂的绿叶间躲躲闪闪,果香溢满园。
⑥冬季修剪,春季施肥,夏季套袋,深秋采摘,冬闲时节培训学习,苹果种植管理走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之路;政府牵头,村级合作,果农与果商定价,苹果销售走出一条水到渠成的销售之路。而今,苹果已成为甘肃静宁农民创收的一张标签。每当春日暖风和煦,徜徉在静宁大地的每一处山野,仿若置身辽阔的苹果花海,清幽而淡雅,馨香染肺腑,洁白的苹果花犹如舞动双翅的蝴蝶,蹁跹而舞,令人遐思万千。
⑦秋风劲吹,每一枚果叶都带了浓浓秋阳温暖的问候,飒飒而落,像一枚枚熟透了的金币,落在大地怀抱里,亦落在父老乡亲融融的胸襟里。明春,必将花香馥郁。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09日;有删改)
( 1 )为什么中湾村村主任六叔“眸中满含泪花”?①将半红半绿的苹果拿在手中,摩挲着,把玩着,似乎端详一件宝物。
②馨香染肺腑。
( 4 )文章末尾写“明春,必将花香馥郁。”有什么作用?2019年是祖国母亲的70年华诞,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庆祝活动,以此展示新中国建国7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其实,我们这代就出生在这奋进的潮流中,亲身感觉着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变化带来的幸福。
请以“藏在身边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