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淮安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谁不喜欢牛背上笛声的 ,谁不欣赏房前小溪的 ,谁不赞叹春柳的清柔,谁不醉心夏荷的 ,岁月的河流中有多少美好?唯有一颗鲜活善感的心能捕捉到美丽的浪花。


A: 清香 清脆 清凉
B: 清脆 清香 清凉
C: 清凉 清香 清脆
D: 清脆 清凉 清香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春天的旋律》,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海燕的艺术形象,赞颂了英勇乐观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 鲁迅的作品,语言有的凝重,有的泼辣,有的清新;主题通常都是深刻的,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将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的苦人儿。
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首词的题目。作者辛弃疾苏轼都是我国宋词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舒婷,她被称为雨巷诗人。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

② 《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③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

④ 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

⑤ 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⑥ 给父母好的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


A: ③②⑥④⑤①
B: ③②⑥⑤④①
C: ⑤③⑥②④①
D: ⑤③②⑥④①
4、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秋的雪峰山,是人们欣赏雪峰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透过这些文化景点,人们可以品味出赤壁城不同寻常的风韵 。
D: 由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除了在轻松幽默的游戏中让观众感受愉悦和兴奋之外,还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请选出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他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
B: 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 , 不同凡响。
C: 这所谓的收藏家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D: 他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6、在下面短文中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肉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作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作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作藕的事业吧, ;。

①以苦心孕育未来 ②以宽阔拥抱生活 ③把寂寞留给自己 ④把芬芳献给他人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C: 父母常年在外,奶奶年迈多病, 拈轻怕重 , 很多农活儿就落在了年仅十二岁的王安身上。
D: 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 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8、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绯红的轻云酝酿着初夏的摇曳,矫健的白鹭拉开了黎明的帷幕。观音湖上漾开了一湖碎金。脉脉水间,一支粉荷娉婷而出,翡翠色的衣裙旁,些许莆萏与游鱼还沉醉于昨夜的静谧。


A: 绯红(huī ) 酝酿(niànɡ ) 摇曳(yè) 矫健(jiǎo)
B: 白鹭(lù) 黎明(lí) 帷幕(wéi) 漾开(yànɡ)
C: 碎金(suì ) 脉脉(mò) 娉婷pīn) 翡翠(cuì )
D: 衣裙(qún) 菡萏(dàn) 沉醉(zhuì) 静谧(mì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轶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B: 随着祖国的强大,我国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C: 警察们抽丝剥茧 , 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交通肇事逃逸。
D: “万园之园”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抢夺、焚烧,珠宝字画等已荡然无存了。
10、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细细_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 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 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 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 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北宋】晏殊

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jiàn):栏杆。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 1 )词的上片从哪里可以看出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物特征?

( 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大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一境界。”结合本词及自己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一境界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①皆以轊折车 败: ②期年不 克:
③各城九里而为垒 去: ④南面而耳 王:

( 2 )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陋之有
B: 将军宜枉驾顾之
C: 辍耕之垄上 
D: 怅恨久之
( 3 )翻译下列句子。
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 4 )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1 )文中的“他”是指 ;“我”是指 。( )
A: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B: 作者鲁迅
C: 小说情节的串讲人
( 2 )分析下列外貌描写蕴含的深刻含义。

①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②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④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3 )选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的形象?这些肖像描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4 )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5 )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又明亮,像最忠实的哨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乱不乱,纽扣系好了没有,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儒雅风度。他似乎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缝补破洞,用装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

是的,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过镜子做了我的影像。

霍金先生说,我们是生活在一张膜上,也许这膜就是一张全息图。这样,我也许就是另外的宇宙投射在本宇宙的影子了。

那么镜子呢?呵呵,镜子也许是一径蒙眬的小路,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它维系着现实和梦想、过去和未来,我们的天空和别人的天空。

镜子被覆盖,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在镜子被履盖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走廊和墙壁都贴满了大字报,所以镜子也不能幸免。

没有了镜子的警示,我们的眼睛受到蒙蔽,我们年轻的心被邪恶的力量诱惑着。

已经不上课了,学生的主业是“革命造反”。

一天,某个造反派组织让我们几个无缘戴上红袖章的同学在一张大字报上签名,这真让人感到受宠若惊。

我展开大字报一看,是批判教英语的张先生的。张先生是解放前的教会学校毕业的,一口的英式英语,人很洋气,说话又嗲声嗲气,确实有点“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派头。而且,张先生并不特别喜欢我,她喜欢的是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女孩,那女孩口语特别棒,上课回答问题,镇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可是,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批判她吗?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琴。她过去是班长,虽然现在也落难了,可我还是习惯听她的。琴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好吗?于是我也顺势推舟,对,回去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那个组织的头头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的心怦怦乱跳,只见琴从课桌后转过脸来,沉稳地说,我昨天一夜没睡着觉,想了一夜,我想我不能签这个名。我突然松了一口气,赶紧说我也不签。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

进入市西中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评讲课,先生的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全班只有三个5分。

接着他开始讲评,我好紧张,我全神贯注竖直了耳朵,希望能从中得到自己能够胜出的蛛丝马迹。

可是没有,他表扬一篇从缠毛线中得到启示的作文,那不是我写的。而且,先生的脸冷冷的,似乎再也没有朝我看一眼。

我暗暗叫苦,惨了!惨了!

本来,这里强手如林,别的功课上差一点,我是心安理得的。可败在作文上,打击太大了。

14岁的孩子不懂得掩饰自己,只怕当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作文本从前面的座位依次往下传,我的心怦怦乱跳。

翻开本子的时候,心还在跳。可突然间,我咧开嘴,克制不住地笑出了声——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红红的、非常好看的“5”出现在我写的那篇作文下面。还有评语,很简单的两个字:真挚!

我抬起头,一脸傻笑地去望先生,发现自己刚才纯属多心。先生乌黑的眼珠里闪着惯有的微笑,跟这样的目光接触,心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一种被欣赏、被宠爱的快乐,会荡漾在心头。

以致每次看到先生时都忍不住要笑。有一次先生批评我,笑,笑,吃饱笑药啦!

可是暖暖的笑意也在先生的眼眸里闪动。回想起来,中学那几年是我一生中笑声最多的日子,仿佛把一生的笑都挥霍掉了,以后,就很难得了。

不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笑支撑着我,使我即使在哭的时候也不会绝望。

在自己生活中那些最不堪的日子里,我总是在现实和梦境间的这一条蒙眬小路上徘徊。常常分不清哪是梦,哪是现实。

镜子里的世界有别样的朴素,别样的恬美。因为喜欢,它又变得美轮美奂。

有一首诗,我从镜子里寄给了泰戈尔:“穿过岁月的帷幕/我来到你的面前/在没有我的世界/我与你接吻/吻你的思想/吻你的灵魂/吻你火焰一样/飘动的头发……”

我从不怀疑天堂的邮路有阻,因为早在市西的校园里,我已经收到了诗人从春天的财富里为我采摘的鲜花,从天空的云彩里为我滤下的辉煌金影。

所以,我现在是诗人亲手创办的那所被称为“和平之院”的学校的女教师。我从神圣的恒河里出浴,挽起了湿漉漉的长发。我在老榕树的浓影下授课,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声音,有如天籁,来来穿梭,诗人颤动的唇,和那神奇妙曼的多维空间,最后定格在——我母校的镜子里。

哦,市西中学,我的母校,我的梦!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莘学子



( 2 )文章以“镜子”开篇,并贯穿全文。下面两句话中“镜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①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 , 看看镜子里的你……

②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 , 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

( 3 )作者在多年以后依然清晰地记得老校长的音容笑貌。从老校长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样的人格魅力?
( 4 )作者在文中深情地回忆了中学时代的三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的内容,并说出这些事对作者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5 )作者把一首诗“从镜子里”寄给了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渴望与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这是源于作者在中学时代从泰戈尔的作品中得到的“鲜花”和“辉煌金影”。除泰戈尔外,哪一位文学大师能带给你这样的美好体验和深层思考?请结合其作品,谈谈你的体验和思考。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二十年后的遇见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