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郑州市上街实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我们有 ,绵延万里的明长城, ,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在高耸的山峰之巅; ;在汹涌的黄河河岸; 。让我们共同仰望透蓝的天空,脚踩结实的土地,为祖国母亲唱首赞歌!

A: 头顶积雪的珠穆朗姆峰 纵横南北的大运河 在庄严的天安门前 在巍峨的长城之上
B: 头顶积雪的珠穆朗姆峰 纵横南北的大运河 在巍峨的长城之上 在庄严的天安门前
C: 纵横南北的大运河 头顶积雪的珠穆朗姆峰 在巍峨的长城之上 在庄严的天安门前
D: 纵横南北的大运河 顶积雪的珠穆朗姆峰 在庄严的天安门前 在巍峨的长城之上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B: 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C: 奥运志愿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D: 《敬业与乐业》节选自《饮冰室合集·敬业与乐业》。(中华书局1936年版)
3、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小说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B: 《庄子》,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庄子》中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傅雷希望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4、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悴(qiáo) 发(jì) 蓄(chú) 落(zhuó)
B: 临(lì) 清(chéng) 镶(qiàn) 弄(shì)
C: 确(zuó) 别(jué) 笑(nì) 浴(mù)
D: 竦(zhì) 分(qì) 求(yàng) 一(ch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民的名义》表情包,不仅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也进一步逗乐了网友。
B: 食药监总局表示,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的处罚、追责力度,使谣言无处遁形。
C: 随着数量激增,使共享单车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
D: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不再扩散。
6、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捉襟见肘 轻而易举
B: 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劳师动众 想入霏霏
C: 堂而皇之 顾影自怜 暄嚣一时 魂牵梦萦
D: 面目全非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略施小计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 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 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8、下列关于戏剧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B: 剧本必须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没有戏剧。
C: 在川剧戏曲中,帮腔人既可以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甚至可以是作者、观众的代言者。
D: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表现手法分,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曹禺的《雷雨》就是一部正剧作品。
9、选出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录地工作着。
B: 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每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C: 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单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尉问和帮助伤员病员。
D: 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林,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老树(téng) 东临石(xiē)
B: 水何澹(chán) 山岛峙(sǒng)
C: 秋风萧(sè) 海日生夜(cán)
D: 子规(dì) 幸甚至(zā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1 )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词的下阕怀古,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词人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 3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
B: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 上阕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阕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了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D: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1 )用“‖”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三层并归纳层意。

( 2 )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人物是谁?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陈胜 B. 吴广 C. 戍卒

( 3 )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原因是什么?

( 4 )吴广是如何“怒众”的?

( 5 )文中照应“宜多应者”的句子是哪一句?

( 6 )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 指出王侯将相所占的地位。
B: 指出王侯将相是天生的,该世代相传。
C: 指出戍卒不怕王侯将相,决定夺取他们的领导地位。
D: 道出了千古志士之胸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洞茶》,完成下列各题。

洞茶

毕淑敏

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叫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⑪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⑫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母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

⑬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⑭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⑮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防战士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防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

⑯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好茶!

(有删改)

( 1 )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

________→②________→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________→④________

( 2 )品读第⑮段划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

( 3 )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

藤野先生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1 )以上文字,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法,记叙了藤野先生指导和关心“我”学习的三件事:(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

( 2 )结合上下文,请从文中a、b、c三处中任选一处,指出语言描写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其中"吃了一惊"和“不安”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大作文:

请以“心灵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②说真话、抒真情,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