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宁德鹤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yē) 呜(yàn) (chù)然 立(chù)
B: (shà)爽 山(mǐn) (juǎn)身 怒(yùn)
C: (huáng)惑 磅(bó) 咀(jiáo) (mǎ)瑙
D: 疲(bèi) 跷(qī) 壁(qiào) 泥(zhān)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化整为零、知识归类、注重训练。(在“注重训练”的后面加上“的措施”。)
B: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去掉“不再”)
C: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保护”和“了解”调换位置)
D: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把“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
3、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 人情事故 趾高气扬 销声匿迹 乳臭未干
B: 言简意赅 苦心孤诣 斩露头角 风尘仆仆
C: 为富不人 汗马功劳 名正言顺 乐以教和
D: 含辛茹苦 浩瀚无垠 不辍劳作 头晕目眩
4、下面是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5、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B: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C: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 他们在前扑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被遣弃的绳子,________,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________;树木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________。

①这些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躲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②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③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示长安君

[宋]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释】长安君:王淑文,是诗人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意非轻”可看出诗人对离别看得很重,“亦怆情”写出即使会面心中也感伤悲。
B: 颔联中的“草草”“昏昏”写出相见时间太短,顾不上吃饭、聊天就要分开的悲伤。
C: 颈联道出了首联中“怆情”的原因,因为兄妹俩三年未见,短暂相聚后又要分别。
D: 尾联谈到后会之期,其实诗人自己也不能预料,“雁南征”也只是无可奈何的安慰而已。
8、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C: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D: 学者心里不禁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
9、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②①⑤③
10、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B: 在退休干部茶话会上,汪老激动地说:“我今年九十高寿,见证了国家跨世纪的发展变化。”
C: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
D: 自学成才的县人民卫生院谢大夫的拙作一经发表,就在国内医学界产生了巨大轰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 1 )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 2 )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也 ________

②然后能自也 ________

③诚能如 ________

④令心意不驰 ________

( 2 )下列对“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 4 )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手

吕斌

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工夫就在旁边看。

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埋头修车,没车可修就蹲着默默地看着大街,那满额头的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青年们兴高采烈,中年人个个一脸严肃,一看阵势就是两个阵营。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他边说怎么怎么走,边撒目看着大街,一副胸有成竹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其他人为有这样的伙伴而自豪,跟着起哄;中年人这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招,但每走一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中年人们觉得让一个毛头小子耍着玩也个个情绪急躁。

比赛都是以实力说话。不管中年人怎么瞧不起这群毛头小子,棋盘上还是败下阵来。老刘心里也很郁闷:这老大一群人,干不过一个孩子!心里既着急,又没办法,自个儿的棋艺还不如汉子呢。真盼望有个高手能制止这孩子的狂妄。但愿望终究是愿望,这群中年人谁也杀不过这个对手。看来,今天得带着遗憾回家了。

汉子又输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没人应声。青年们眉飞色舞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老刘有一搭无一搭地看棋,盼望修车人赶紧输完棋以后能来一个高手,杀杀这群孩子的傲气。依然是两个阵营,依然是那种气氛,有区别的是,修车人压根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闹腾,只管埋头慢吞吞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在一次平淡的兑棋过后,小青年们惊慌地喊起来:我们比他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连那个主角儿也低下头来认真研究棋局。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逼到这份上就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想要赢?那不可能!这小青年能谈笑风生地赢了别人,也完全能认真地打败这个脏兮兮的修车人。

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跺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逼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快,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

(原文有删改)

( 1 )老刘两次内心感叹表现了他对修车人评价的巨大变化。请把这两次感叹的原句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

( 2 )文章四至六自然段没写修车人,但这几个段落并不多余。为什么?
( 3 )文中画线句属于侧面描写,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 4 )文章结尾被删掉了,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作为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修车人每天依旧埋头修车,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B: 老刘一有闲工夫依旧到修车摊看人们下棋,破旧的平板车周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C: 修车人有时和那些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杀两盘,不过,在棋盘上,几乎没人能够赢他。
D: 老刘听说那个小青年拜修车人为师,棋艺提高很快,后来参加象棋比赛获得了冠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人生加个意义

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是我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我相信了。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我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

那一天结束讲演之后,我听到有同学说,他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年轻人在目标这个问题上漂浮不定,就是在美国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很多人在青年时代也大都未确立自己的目标。我看到一则材料,说某年哈佛的毕业生临出校门的时候,校方为他们做了一个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近期目标,只有3%的人有着清晰长远的目标。25年过去了,那3%的人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坚韧努力,成了社会的精英,而其余的人,成就要相差很多。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 2 )作者为什么认为“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3 )文中结尾列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 4 )请简要阐述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然后举例并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请认真书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