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咄咄(duō)逼人 诀别 窈(yǎo)窕淑女 静谧 B: 两肋插刀 贮(zhù)蓄 喜出往外 漂(piāo)白 C: 深恶痛疾 蓦(mù)然 烦燥不堪 告罄(qìng) D: 人情事故 亢(kàng)奋 轻歌曼舞 襁(qiáng)褓 |
2、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尘不染 鲜为人知 正襟危坐 锋芒毕露 B: 当之无愧 头晕目炫 广袤无垠 开卷有益 C: 家谕户晓 有例可援 深恶痛疾 简明扼要 D: 随机应变 悠游自在 优胜劣汰 众说纷云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的。 |
4、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 ,从枯黄读出 ,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 ,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 霞云 翠绿 意境 灵魂B: 光明 翠绿 意义 生命 C: 霞云 丰润 意义 灵魂 D: 光明 丰润 意境 生命 |
5、 | 下列划线的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映衬(yìng chèn) 濒临(bīn lín) 恹恹(yān)欲睡 B: 倔强(jué jiàng) 主宰(zǎi) 杳(yǎo)无消息 C: 蹒跚(pán shān) 倦怠(dài) 油光可鉴(jiàn) D: 炽(zhì)热 屏(bǐng)息 跋(bá)山涉水 |
6、 |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选聘 深霄B: 妇儒皆知 警报叠起 草率 咳嗽 C: 浊流婉转 伟大艰强 懊悔 惩罚 D: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默契 污秽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B: 在钻石联赛龙金 站比赛中,刘翔以9秒87的惊人成绩获得冠军,又一次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C: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 一蹴而就。 D: 有网友认为,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21世纪,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攻打盛产石油的伊拉克、利比亚,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8、 |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B: 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蹿下跳。 C: 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 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
9、 |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莅临(lì) 俯瞰(kàn) 修葺(qì) 怏怏不乐(yāng) B: 畸形(qí) 愕然(è) 拮据(jié) 前仆后继(pū) C: 卑鄙(bǐ) 斡旋(wò) 晌午(shǎng) 吹毛求疵(cī) D: 瞥见(piě) 麾下(huī) 恪守(kè) 锲而不舍(qiè) |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中的“杨二嫂”这一形象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趋困窘。作者对这一形象给予了无情的辛辣的讽刺。 B: 《故乡》一文两次描写闰土的肖像,其作用是表现闰土少年与中年的巨大差异。 C: 《故乡》中的“迅哥儿”即指鲁迅自己。 D: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与“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两句,前者不是比喻句,后者是比喻句。 |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泰州① 文天祥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 长淮④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注】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 1 )颔联中“心在坤维外”中的“坤维”有什么象征意义?( 2 )尾联中一个“传”字用得非常传神,请作赏析。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②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节选) 【注释】①张盖:打着伞。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⑤情障:情欲的魔障。这里指对山水的喜好。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①佁然不动________ ②犬牙差互________ ③去桥可三里________ ④思立亦以为然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B: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C: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D: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 4 )这两篇文章作者在游玩中所流露的情感有何异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B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⑪“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⑫“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⑬“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⑭“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⑮“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⒃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⑰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 1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 )第④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3 )【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4 )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5 )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以“教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