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曲阳县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 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 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 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前
B: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对名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凡尔纳一生从未环游过世界,他却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海底两万里》《基地》《地心游记》等系列科幻小说。
B: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穷其一生研究昆虫,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写作出一部科普巨著《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C: 《儒林外史》是明朝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通过刻画因受科举制度毒害而失魂落魄的读书人形象,来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去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同新冠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B: 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 , 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 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
B: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C: 艾青,原名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都是他三十年代的作品。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6、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ōng)伤 (chéng)澈 掺(he) 绵(yán)
B: (piāo)缈 (bì)下 显耀(yào) 蠢(yú)
C: 忙(lǜ) (zhuì)行 充(pèi) (shū)理
D: 放(sì) (kē)刻 (tū)起 笨(zhuò)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个历尽沧桑的拾荒老人每周都要到图书馆两三趟,每次翻阅书藉前都会自觉洗手的行为,毋庸置疑是对书藉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
B: 在南非平原上,一头浑身血迹斑斑的年轻狮子与一头成年雄狮激情奋战两小时,对峙的场面惊心动魄、险象叠生。
C: 杭州,这座充满浓郁中华文化韵味的城市,让G20峰会呈献给世界一份别样的精彩。
D: 近一时期,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了美军将在韩国部暑“萨德”反导系统的问题。消息传出,立即受到中国和俄罗斯以及韩国民众的坚决反对。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
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B: 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处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氛围。
C: 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复说:“没什么,别多心。”
D: 《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人。”该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神”。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 沉淀 琼浆 抚摸
B: 梦幻 茏罩 发端 迸溅
C: 稀零 伶仃 遣憾 瀑布
D: 酒酿 疑望 伫立 喜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点绛唇·感兴

[宋]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王禹偁:北宋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谏,屡受贬谪。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 1 )王词上阙“ ________一句,写出了人烟稀少的特点;苏词上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句,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
( 2 )两首词都借“鸿(雁)”抒情言志,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

子瞻至________

②酌酒相________

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 3 )请根据选文内容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朱成玉的《心上的<圣经>》,完成下列小题。

①奶奶打过我之后,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她揉着我的屁股,不停地问,疼吗?我摇头,心里却疼得厉害。其实我不过是弄脏了她的《圣经》而已,她便当着上帝的面惩罚我,这时的我是痛恨上帝的,因为他把奶奶的心全都占满了。

②村子里发生了火灾,唯一的一所小学在一夜之间变成废墟。我们32名学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那些日子,我们坚持在秋风中上课,整整齐齐地站立,大声朗读着课文,广阔的天地成了我们的课堂。

③可是天气一天天冷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临,但我们却没有一个人旷课,照常整整齐齐地站立,像一座山一样,挺起了村子的全部希望。

④那几天,天总是下雨,我们没办法上课。闲着无聊,我就把奶奶用红绸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圣经》搬出来,描摹插页上那些精美的长着翅膀的天使们,结果就弄脏了奶奶这本神圣的“心灵读物”。

⑤奶奶是个极其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没念过书,可让我惊讶的是,为了看懂《圣经》,她总是整夜地翻弄着一本已经磨破了边的《新华字典》。回想起来,奶奶那股子学习的劲头就是我在高考的时候也难以望其项背。

⑥在奶奶的影响下,村子里加入基督教会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奶奶建议盖一个自己的教堂。果然,村里的教徒们你一砖我一瓦大张旗鼓地盖起了自己的教堂。奶奶是最卖力的一个,她把父亲准备盖猪圈的砖瓦都搬走了。她甚至说服了爷爷,将家里的一个小仓房拆掉用来盖教堂,直到父亲以为“奶奶疯了”,奶奶才有所收敛。她讪讪地向父亲赔笑说,“等教堂盖好了,俺天天给你祈祷,让你有好日子过,天天有酒喝,行不?”父亲立马精神了,说,行。

⑦即将完工的时候,奶奶病倒了,医生说是因为劳累过度导致奶奶肝病复发。

⑧教堂终于竣工了,可是奶奶却让人把学校的木牌挂到了门口。她用歉疚的口吻对教徒们说:“把这房子给孩子们当教室吧,总得让孩子们有地方读书写字啊,要不然都跟咱们一样,连个《圣经》都念不下来……”面对乡亲们疑惑的目光,奶奶接着说:“咱们哪,只要把《圣经》放心上,随便找个地儿,哪怕是个仓房也能当教堂,你们说是不?”

⑨就这样,奶奶的教堂成了我们的课堂。它很简陋,但一群叽叽喳喳的快乐的心却把它装点得异常美丽。

其实即使到现在,我还一直认为奶奶和乡亲们对基督教不过是一种盲目的信从,他们很难懂得教义,更无法理解那些著名的典故,他们只是太缺少文化生活,用这种方式来活跃一下他们死气沉沉的日子罢了。但我真的没想到,就是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下人,竟然误打误撞地点破了一个真理:把《圣经》放心上,仓房也能当教堂!

⑪回乡过年的时候,父亲领我们走进一座约有二层楼那么高的房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告诉我这是一座教堂。我们惊讶地发现,雪白的墙壁上挂着奶奶的遗像!一个朴素的中国老太太竟然和圣母玛丽亚做了邻居,显得那么不伦不类。父亲说,那是乡亲们执意要挂上去的,就因为当初奶奶把盖猪圈的砖瓦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盖教室。

⑫一个人奉献得越多,得到的尊敬也就越多。看来乡亲们已经理解了《圣经》的内涵,只不过是用他们最淳朴的思想和方式罢了。

⑬在你的心上建一座教堂,你就会放飞更多善良的鸽子。

⑭在你的心上放一本《圣经》,你就会撒出更多爱的花瓣。

(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奶奶写了哪些事情。

奶奶因为我弄脏了她的《圣经》而惩罚我——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奶奶的遗像被乡亲们挂在教堂的墙上。

( 2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果然,村里的教徒们你一砖我一瓦大张旗鼓地盖起了自己的教堂。

②说说文章第④自然段的作用。

( 3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上有一本《圣经》,只要我们心存善意,就会撒出爱的花瓣。
B: 第⑧段中,奶奶把学校的木牌挂到了教堂门口,奶奶是希望在风雨中读书的孩子们,能有一间像样的教室来安心读书,写出了奶奶的善良。
C: 第⑩段划线的句子讽刺了奶奶这一群乡村野夫的愚昧无知,只有缺少文化生活的人才会去信仰《圣经》。
D: 第⑪段中,写村里人将奶奶的遗像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挂在一起,村民们是要通过这个方式来表达对奶奶的尊敬和怀念。
( 4 )比较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在人物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莫怀戚《散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 1 )下列不是浅层地温能优点的一项是( )

A: 浅层地温能能量巨大
B: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C: 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
D: 不需要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 2 )对下列各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作比较)
B: 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举例子)
C: 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下定义)
D: 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列数字)
( 3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 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 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 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心灵的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