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山前后共三位寨主。第一是位寨主是( )。 A: 吴用 B: 宋江 C: 晁盖 D: 王伦 |
2、 | 下列文学常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三章》——《孟子正义》——孟子——春秋 B: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列子——战国 C: 《周亚夫军细柳))——《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司马迁——西汉 D: 《饮酒(其五)》——《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 |
3、 |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雕镂(lóu) 徜徉(cháng) 瑕疵(xiá) 诠释((quán))B: 浩淼(miǎo) 腼腆(diǎn) 栖息(qī) 镌刻(juān) C: 裨益(bì) 荟萃(cuì) 哽咽(gěn) 自诩(xǔ) D: 铭刻(mín) 锃亮(zèng) 跻身(jī) 憧憬(chōng) |
4、 | 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轻蔑 miè 踌躇chú 赎罪sú 惨绝人寰huán B: 心弦xián 蛊惑gǔ 蜕变 tuì 毛骨悚然sǒng C: 怯懦 qiè 蹂躏yòu 一隅 yú 岿然不动kuī D: 拘泥 ní 褴褛lán 宿营sù 呱呱坠地 guā |
5、 | 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心冀冀 鹤立云端B: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C: 盘虬卧龙 心旷神怡 D: 一丝不苟 问心无愧 |
6、 | 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池沼(zhǎo) 嶙峋(xún) 砌砖(qìe) 着眼(zhuó) B: 琢磨(zhuó) 丘壑(hv) 镂空(lóu) 蔷薇(qiáng) C: 轩榭(xuān) 庸俗(yōng) 模样(mú) 松柏(bǎi) D: 斟酌(zhēn) 一幅画(fú) 对称(chèng) 阑干(lán)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丽水景宁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当地老百姓热情好客,我们在这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B: 果然是到了敦煌了,我对敦煌真可以说是“久仰大名,如雷灌耳”了。 C: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巧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D: 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披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恶恶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绰(chuò) 倔(juè)强 胆怯(qiè) 不修边辐(fú) B: 演译(yì) 巉(chán)峻 残垣(yuán) 强(qiáng)词夺理 C: 哽咽(yè) 寒噤(jīn) 腈(jīng)纶 锲(qì)而不舍 D: 虔(qián)诚 翌(yì)日 束(shù)缚 接踵(zhǒng)而至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 抑扬顿挫(yì)B: 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èng) 深恶痛疾(è) C: 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 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è) 长吁短叹(xū) |
10、 |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莲心茶必须在春天,气侯晴和的早上去采,这时茶树吸收了昨晚的雾气,茶芽初发,一芽一芽地拈下来。 ②经营茶园的朋友,嫌现在的茶做得太粗,于是用手工采茶,用手工制茶,做出一种最好的茶,取名为“莲心茶”。 ③以茶芽制茶古己有之。《贡茶录》说:“茶芽有数品,最上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挺拔,故号芽茶。” ④朋友说,现在的农夫觉得这样采茶芽太费工了,不符合成本的效益,使得雀舌鹰爪徒留其名,早已成为传说了。 ⑤“莲心茶”只取茶最嫩的茶芽制成,一芽帮两叶,卷曲有如莲子的心。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③①④ C: ②③①⑤④ D: ①④⑤②③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江引·秋思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 1 )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展现的画面。( 2 )作者选取了哪些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标注的词。①惩山北之塞 惩: ________ ②以残年余力 以: ________ ③甚矣,汝之不惠 惠: ________ ④虎亦卒去 卒: ________ ( 2 )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 3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 4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 【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 【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 【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 【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
阅读文章,回答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阅读下面朱道琼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1-3题。
我的语文老师
①我的求学道路上,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的语文老师。
②他的语文课精彩度无人能比。有人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这用在我们语文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讲课总是很投入,讲授《在山的那边》时那铁青的脸的表情,讲授《紫藤萝瀑布》那生死谜,手中情时,那眼中晶莹的泪花,让我第一次感到了语文的魅力。讲授《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那声嘶力竭的呼喊,让我们为这动容,讲授《背影》时那一段精彩动作的模仿,让我深深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可以说他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那样让我们津津乐道,哪一天不上语文课,我们都会感到很失落。
③他的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学《散步》他让我们拿着“相机”(A),自选镜头,照出自己心中的最美的人、事、景,教学方法可谓高矣,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丑小鸭》他就写了三个词:“逃、离、逃离”,告诫我们如何改变现实,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谓精妙绝伦的讲解方式,我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④他的教学见解独到,他常引导我们要“披文入情”(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他从不让我们看语文的教辅资料,只要求我们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他每节课总有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散步》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他又用《亲情缘于对生命的思考》为标题,为我们上了不一样的《散步》(C)。《信客》结束以后,他又用《扣问信客的悲剧命运》(D)来讲解,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性的复杂,对于这校报解读,我找遍的所有资料书,都没发现。当我们由衷敬佩他时,他却嫣然一笑说:“你读,你也行。”
⑤也就是那句“你读,你也行”给我们内心世界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让我们班同学的语文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班级,主餐们爱上了我们语文老师,也深深地爱上了语文。
( 1 )文中AB两处的引号和CD两处的书名号的使用不正确一项是( )
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选择,舍生取义是孟子的选择,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选择……选择时时见勇气,处处显智慧。
请以“美好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