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屋舍(shě) 阡陌(qiān mò) 便要还家(yào) 诣太守(yì) B: 案牍(dú) 濯清涟(zhuó) 亵玩(xiè) 鲜有闻(xiān) C: 轩敞(xuān) 箬篷(ruò) 钩画了了(liǎo) 选贤与能(jǔ) D: 决眦入归鸟(zì) 老妪(yù) 幽咽(yān) 垂髫(tiáo)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B: 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 “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 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 B: 一篇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 C: 《纪念白求恩》这个题目即论点。 D: 中心论点有的是直接提出的,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头。 |
4、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B: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 C: 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 . 上面这句话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 D: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
5、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C: 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D: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恣意 喧哗 如法泡制 略胜一筹 B: 衣襟 翌日 目炫神迷 自园其说 C: 诬蔑 迁徒 轻歌漫舞 强词夺理 D: 雾霭 弥漫 历历在目 格物致知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把一只野兔抓走了。 B: 只见父亲斜倚在沙发靠背上,随意地摆弄健身球,心平气和 , 神情安详。 C: 有一位邻居,总是无理硬拗到有理,见异思迁 , 令人头痛。 D: 他在讲台上说错了一句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 |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 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B: 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人物自身的台词都属于舞台提示。 C: 《变脸》的作者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D: 《枣儿》中题目“枣儿”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老人儿子的名字。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和同学们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B: 近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收入不高的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必然选择。 D: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 , 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
10、 | 《金色花》一文中,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 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 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1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和________。(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按要求答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 ②盖竹柏影也________ ③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 ④欣然起行________ (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3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是( )A: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
这就是母亲
蒋勋
①一月七日,我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的快车,上了车我就放斜椅背,准备休息或看书。
②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处传来。许多乘客都被这不寻常的骚动惊扰,回头张望。
③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贴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
④然后,七车厢的乘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⑤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的斜前方。
⑥其中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妇人,身躯很胖,脸有点变形,她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耍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踩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⑦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它较远的空位上。
⑧我曾在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还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⑨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⑩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得有点失去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宽而扁平的额骨,张着嘴,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⑪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⑫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便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⑬另一个妇人年龄在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脊背僵硬地挺着。她即刻从一个手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
⑭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俯下身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⑮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⑯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
⑰她点点头。
⑱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嘴角掉落,母亲则不断为她擦拭着。
⑲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满车厢的乘客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⑳母亲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么行?我们在别处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㉑一位年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年近五十岁的智障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作为母亲,她曾经厌烦过吗?愤恨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㉒我在斜后方,陷入深思,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位母亲好。
㉓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睡着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手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着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在母亲挑起的一缕一缕的发丝上,发丝由白变黑。
㉔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选自《读者》2018·18略有改动)
【注】蒋勋,生于1947年,男,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 1 )文章题目中的“母亲”,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①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的空位上。
②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满车厢的乘客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 4 )第⑬段画线句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请你分析此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阅读理解
沙尘暴
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土,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沙尘暴虽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 1 )什么是沙尘暴?( 2 )为什么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请结合第二、三段进行概括)( 3 )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是什么?( 4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引用的歌德的话?请以“越来越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如下: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可灵活选用已学表达方式,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