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四川雅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 ,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①就可能异化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
②但是当绿色交往日益稀缺、利益交换日趋流行
③人情就会成为“债”
④也会对那些人脉资源并不丰富的人形成“相对剥夺”

A: ②①④③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④②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B: 随着因特网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
C: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民众的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D: 作为一块正加速扩张的思想阵地,互联网以其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等特点,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想法的新渠道。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 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 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分歧 大相胫庭 娇媚 力不瑕供
B: 告罄 因地制宜 喧嚷 鸠占鹊巢
C: 腼怀 惮精竭虑 濡养 草长莺飞
D: 欺侮 心旷神怡 糟榻 雕粱画栋
5、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句写出了( )

A: 山的美
B: 济南的美
C: 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6、下列各项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 《次北固山下》 唐
B: 杜甫 《望岳》 唐
C: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北宋
D: 王湾 《使至塞上》 唐
7、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五部分中,标题、主体、结语三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B: 消息和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但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时效性不如消息。
C: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上讲,专指消息。
D: 一份报纸,占主要地位的是消息、通讯、评论。
8、

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两则材料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陆该网站,上传几年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A: 清明节祭奠亲友烧纸汽车、纸别墅等。
B: 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C: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D: 清明节网上祭奠。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剧种的汇报演出,我曾看过,但浮光掠影 , 印象不深。
B: 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写作时才能一气呵成
C: 对那些这些至理名言,易先生在讲授中往往能信手拈来 , 加以巧妙运用,这都不足为奇。
D: 李师傅在博物馆当警务员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10、下面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台词:“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中国读书人也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愿望。当我们在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徘徊迷茫时,不妨置身于万卷书中,可能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鉴赏。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 1 )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________”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

( 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周敦颐为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有久不决/小大之 , 虽不能察,必以情

得免/获五人,于狱中

③将弃官/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④王逵欲深之/孤岂欲卿经为博士耶

( 2 )用三条“/”线给下面语句断句。

逵 酷 悍 吏 也 众 莫 敢 争 敦 颐 独 与 之 辩。

( 3 )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1 )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 2 )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爬月台时的动词并体会其作用。

( 3 )文中写“我”两次流泪,请简要分析两次流泪的原因。

( 4 )请用一句有哲理的话表达对父爱的感悟。

阅读《垃设分类面立法更重执法》,回答各题。

①在德国,为督促生活垃圾分类,在居民区附近会放置五颜六色的垃圾桶,各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垃圾——棕色投放有机垃圾,蓝色投放废纸,黑色投放剩余垃圾,黄色则专门投放标有绿色圆点回收标志的商品包装。

②德国是第一个为“垃圾经济”立法的国家。1991年,德国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厂家和分销商对其产品包装全面负责,包括负责回收废弃包装,再利用或再循环其有效部分。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奠定了德国垃圾回收的总体基调,谁污染谁治理。在德国,按照相关法规,葡萄酒瓶要扔到特定垃圾桶中,啤酒瓶可送到指定回收地点,果汁瓶要当作塑料包装垃圾处理,带有回收标志的矿泉水瓶则属于可回收垃圾。如果被垃圾回收公司的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经常没有严格分类投放,就会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先给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员及全体居民发警告,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提高这片居民区的垃圾清理费。

例如,仅2000年至2012年间,德国垃圾排量比90年代减少了18%。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德国人会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近80%的德国人认为,为环保做贡献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如今,垃圾回收已经成为德国人的环保标签之一。

( 1 )在德国,棕色、蓝色、黑色垃圾桶分别盛放哪些垃圾?
(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德国垃圾分类的效果好。
B: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德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C: 使用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德国垃圾处理现代化了。
D: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德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
(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加点词“连坐式”表示会有很多人受到牵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B: 第②段中加点词“毫不犹豫”,说明垃圾回收公司对提高这片居民区的垃圾清理费态度坚决。
C: 德国为“垃圾经济”立法使大多数德国人会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
D: 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为环保做贡献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获奖采访时说:“一个孩子不知道忧伤,一个孩子没有痛苦感,没有悲伤,也没有悲剧意识,难道就算是健康的生命吗?”

这段话发人深省。生活确实需要多种体验,或悲或喜,或得或失,或苦痛或甜蜜……这些体验都是人生的财富。

请你以“也是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