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武安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峦。
B: 但我知道路径廷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反。
C: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D: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揩油(kāi) 倭瓜(wō) 笨拙(zhuō) 猥自枉屈(wěi)
B: 凄怆(càng) 裸露(guǒ) 龌龊(chuò) 陟罚臧否(fǒu)
C: 尴尬(gā) 呜咽(yàn) 磅礴(bàng) 法家拂士(bì)
D: 拮(jié)据 笑靥(yè) 执拗(ào) 并行不悖(bó)
3、下列划线的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 )
A: 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这句话讲得通俗(明白)一点儿,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
B: 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比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
C: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悠闲自得),令人心旷神怡。
D: 言是散碎(零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上座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八佰》这部电影为何这么火。
B: 孩子们被家长接回家时,那“老师再见!”“好,明天见!”的相互道别声,不绝于耳。
C: 班队会上,班主任引导学生思、查、辩、学,理性对待和使用网络,打造校园绿色网络学习空间。
D: 泰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代表化身小《啄木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啄木”之路。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昨日我偶遇旧友,多年未见,甚是惊喜,便去他的寒舍一聚。
B: 美德如一泓清泉,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精神的慰藉
C: 影片《少年的你》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取得了高票房,引发了人们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思考。
D: 在新农村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不是因地制宜 , 而是大拆大建,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7、下列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是( )
A: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B: 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C: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D: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8、

小明参加了学校的艺术节活动后写了一篇随笔。以下是随笔中的几个句子,其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如果你来到“爱心义卖”的现场,就会被人声鼎沸的场面所感染。
B: 虽然我没有获得演讲赛的第一名,但参加比赛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C: 担任艺术节工作人员的同学,牺牲了许多时间,任劳任怨 , 令人钦佩。
D: 闭幕式上,“校园十佳歌手”的精彩演唱,真是惟妙惟肖 , 让我们痴迷陶醉。
9、被称为“泥土诗人”的臧克家的第一本诗歌集是( )
A: 《烙印》
B: 《泥土的歌》
C: 《泥淖集》
D: 《宝贝儿》
10、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春冰薄博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婆婆。”这首诗描摹了琼花的形之美丽,色之 ,香之清淡,晶之高洁。

②1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 ,扬州成为入选的135个城市之一。

③一个人能够通过读书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 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他 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A: 素雅 举办 即使/也
B: 素雅 举行 倘若/就
C: 文雅 举行 即使/也
D: 文雅 举办 倘若/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溪行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 1 )本诗主要表现了清溪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
( 2 )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汲黯为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士亦以次不附焉。亦以直谏,不得久居位。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为拜谒,蚡不为记。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下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黯然,怒,变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能容人之(过错)
B: 亦以直谏(屡次)
C: 变而罢朝(脸色)
D: 群臣数黯(有时候)
( 2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陷 主 于 不 义 乎 且 已 在 其 位 纵 爱 身 奈 辱 朝 廷 何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②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所认识的汲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以“香椿”为线索,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盼香椿→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

( 2 )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 3 )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4 )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生活有百味,联系生活,说说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说一说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温暖的墙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 1 )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 2 )第⑤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 3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
( 4 )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写作邀请函。请你参加此次活动,并按要求作文(注: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