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B: 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 , 提出了严正抗议。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桑田。 D: 5月26日凌晨,两只德国球队上演了一场石破天惊的比赛,最终拜仁慕尼黑队以2:1战胜了多特蒙德队,第五次捧起了欧冠奖杯。 |
2、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澄清 余晖 进退维谷 头晕目旋 B: 呻吟 消耗 荒诞不经 油然而生 C: 云宵 爱慕 为罪潜逃 浑为一谈 D: 挪动 清淅 骇人听闻 不求胜解 |
3、 | 下列句子中的加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们相互不耻下问 ,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B: 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
4、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蹂躏(lìn) 蜕变(tuò) 凝视(níng) 枯涸(gù)B: 繁弦急管(xián) 卖弄(lòng) 玷污(zhān) 头晕目眩(xuàn) C: 玲珑剔透(tī) 澄清(chéng) 擎天撼地(hàn) 雏形(chú) D: 扒窃(pá) 猝然长逝(zú) 忍俊不禁(jīn) 栖息(xī) |
5、 |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一个人物( ) A: 林黛玉 B: 薜宝钗 C: 王熙凤 D: 贾探春 |
6、 | 对下列各句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逼真的)B: 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生存) C: 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移动) D: 做学问,既讲究实,又讲究活。(活动) |
7、 |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第 宽絮 侏儒 翻来履去 B: 凛洌 眷念 苍茫 诚慌诚恐 C: 真谛 镶嵌 逾约 粗制烂造 D: 朔方 宫阙 憔悴 不求甚解 |
8、 |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是 ( ) B: 观摩 自出心裁 C: 观赏 惟妙惟肖 D: 观摩 惟妙惟肖 |
9、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骈偶句式的一项是( )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 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凛冽 繁衍 不可名状 心旷神怡B: 笑柄 迁徙 长途跋涉 莫衷一事 C: 许诺 恻隐 通霄达旦 一拍即合 D: 安祥 涟漪 盛气凌人 妙笔生花 |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节选)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 ( 1 )解释划线的词语。①沿溯阻绝________ ②素湍绿潭________ ③良多趣味________ ④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________ ( 2 )翻译下面句子。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 3 )用原文句子填空。【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说明其得名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 1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4 )“我”曾把________作为长大的标准。第二次,“我”是把________作为长大的标准,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________。(请用原文来回答)( 5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6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在岁月前认了输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⑪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⑫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选自2015年10月《东台日报》有改动)
( 1 )阅读⑧-⑿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发生的事情。(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 3 )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 )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