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性主页而已。B: 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疾的。 C: 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他以后学习的程度,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成才;二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D: 江南之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是因为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造成的,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
2、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无数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奔赴抗疫一线,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B: 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 , 也不要粗心大意。 C: 母亲节那天,小微送给妈妈一大束康乃馨。妈妈满心欢喜地说:“这花这么漂亮,真是美不胜收啊!” D: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8日在北京说:“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国的传统,国强必霸压根不是我们的选择。”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明代的袁宏道、明代的宋濂、唐代的韩愈。B: 《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品,都表达了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精神追求。 C: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它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还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 |
4、 | 下面对《艾青诗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盼望》是一首意蕴深刻且富有哲理的象征诗。诗人告诉我们,生命的理想境界是存在的,但必须用自己悲惨的灰白去衬映,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凄凉感。 B: 《手推车》一诗中,诗人借“手推车”的抒情形象,凝练而深沉地吟唱了黄河流域农民无法平复的悲哀,表达了诗人的忧患意识。 C: 在《黎明的通知》中,诗人赋予“黎明”全新的意义,呼唤光明和希望的到来,表现了诗人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心,对光明的呼唤以及自豪而坚定的爱国感情。 D: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
5、 | 《阿Q正传》中阿Q的最后结局是( ) A: 被当成罪羊抓往城里,关进大牢 B: 糊里糊涂送掉性命 C: 成了富人 D: 平庸过生活 |
6、 |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考试,一般童生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的为“生员”,进入官学学习,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B: “见教”,意为“指教(我)”。“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样。如“见谅”,意为“原谅(我)”。 C: “在下”,古人对对方的尊称。 D: 避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
7、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确凿(záo) 迸射(bèng) 周道如砥(dǐ) B: 阴霾(mái) 家醅(pēi) 真谛(dì) 强聒不舍(guō) C: 瓦砾(lì) 拮据(jié) 蓬蒿(hāo) 千山万壑(hè) D: 栖息(qī) 翩然(piān) 喧嚷(xuān) 气吞斗牛(dòu) |
8、 | 对下列各句的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从静态的角度描写百草园中的景物) B: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用猜测的语气表现“我”告别百草园时无可奈何的心情) C: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先生的严厉、令人害怕) D: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仰”“摇”“拗”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读书入境、自我陶醉的情态) |
9、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B: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C: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D: 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
10、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碗碟 沉甸甸 姗姗来迟 冥思遐想 B: 吆唤 密匝匝 一反既往 豁然贯通 C: 鲜腴 颤巍巍 更胜一筹 狂妄自大 D: 娴熟 文绉绉 重峦叠障 混为一谈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________之情。( 2 )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堂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①,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②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③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④可俯⑤而窥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⑦其间,此鸟羽毛,至⑧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⑨,殊⑩不畏人。闾里间见⑪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⑫之诚,信⑬于异类也。有野老⑭言:“鸟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由是观之,异时⑮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苟政猛于虎”,信哉! (选自《苏东坡杂记》) 【注释】①庭:院。②恶:厌恶。③得:能够。④鷇(kòu):初生的小鸟。⑤俯:弯下腰。⑥窥:偷看。⑦集:聚集。⑧至:极其。⑨训扰:驯服顺从。⑩殊:很,甚。⑪闾里间:乡里人。⑫忮zhì:凶狠。⑬信:确实。⑭野老:乡下人。⑮异时:日后。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众鸟巢其上 巢:________ ②鸟巢去人太远 去:________ ( 2 )与“而能驯扰”中划线词语“而”意义用法不相同的句子是( )A: 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D: 足肤皴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 ( 4 )“闾里间见之”中的“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焦国成
①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也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作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他们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 1 )作者为什么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种根本的责任”?( 2 )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说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3 )第③段与第④段比较,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 4 )根据要求,品析语言。①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②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短语的意思。)
丑兵
莫言
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申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支丝米拉这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黑不溜秋,皱皱巴巴的脖圈!“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米拉迭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三年过去了,我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他说:“请问连首长,这次是选演员还是挑女婿?”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说:“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枪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会不会爆炸?”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我也要上前线!”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开完欢送会,我去看他,他沉吟了半晌说:“副连长,不打出个样来,我不活着回来。我要求来喂猪是看好了这问小屋,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他拿出一叠手稿:“这是我根据我们家乡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写成的。他长得丑,小时天花落了一脸麻子,后来他牺牲了……”他把手稿递给我,“副连长,我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处理吧。”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久久地不放开:“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电台上、报纸上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丑兵却杏无音讯。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
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我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我拼命地呼叫:“老卡!老卡!”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 “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 1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 2 )用简洁词语梳理“我”对丑兵态度变化过程________——愧疚——________——________
( 3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丑兵”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