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陆丰市龙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有些书可供一 ,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一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 读 咀嚼 用心
B: 尝 咀嚼 用心
C: 尝 品味 悉心
D: 读 品味 悉心
2、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她埋着头,不说话,某种不知名的情绪正在空气里酝酿。离开家已近半年,工作却还是没有着落。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望着人们咄咄逼人的目光,她一时竟有些迷茫。回到家,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路灯还亮着,微风吹起,柳絮翻飞,飞进窗子,也飞进了她的心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虽然明天充满未知,但我们仍要心怀希望,相信未来,努力向上啊!


A: 酝酿
B: 着落
C: 咄咄逼人
D: 翻来覆去
3、结合句意解释画线词语不正确的是( )
A: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B: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 , 胸中有丘壑。阅历:由经历而得来的知识,即经验。
C: 随着世代的推移,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得天独厚:独自具有天然的优厚条件。
D: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巧妙绝伦:非常巧妙,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4、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③江南,秋当然是有的

④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

⑤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A: ④①②③⑤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⑤②④①
D: ④①⑤②③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ī)月 略无(quē)处 重岩叠(zhàng)
B: (xiāng)陵 隐天(bì)日 沿(shuó)阻绝
C: (shǔ)引 林寒(jiàn)肃 飞(shù)其间
D: 绝(yǎn) 素(duān)绿潭 (zhāo)发白帝
6、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他的《郭沫若全集》。
B: 《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 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白鹅》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
D: 《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7、下列各项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

将下面选项分别填入对应的位置不当的是( )
《向日葵》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 是那样 A ,同时又是 A ,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 B ,色彩的对比也是 B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 C ,激情也 C ,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 D ,而是带有原始的 D 生命体。

A: 艳丽华美,和谐优雅
B: 粗厚有力,单纯强烈
C: 感动震颤,喷薄而出
D: 颜色植物,冲动和热情
9、

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

A: 调查了许多资料
B: 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 养了许多虫子
D: 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谈起李敖,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无法否认他不是当代文坛上的奇人!
B: 纪梵希是法国高级服装界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巴黎优雅的象征。
C: 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至少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了超过千万。
D: 电影《红海行动》再次点燃中国人的大国豪情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担当精神。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选文有改动)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 1 )判断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晏子 , 乘弊车,驾驽马 朝:上朝 ( )
②臣得暖衣饱 食:吃 ( )
③公使梁丘据之辂车乘马 遗:遗留 ( )
④公不 , 趣召晏子 说:通“悦”,高兴 ( )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

A: 夫子禄寡耶?辍耕垄上
B: 弊车驽马奉其身无从致书
C: 臣足矣皆以美徐公
D: 侈其衣服饮食不顾其行者朝往,暮而归
( 3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 4 )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中国人的遇事忍耐是文化与环境影响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中国人心理构造的必然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与社会中并时时受其影响。可以说,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又是家庭制度的产物,而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②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遇事忍耐是中国人的崇高品德。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人的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谓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中国人的忍耐有如中国景泰蓝一样举世无双。我们屈服于暴政和敲诈勒索和污辱,犹如小鱼投入大鱼之口,或许我们对苦难的承受力小一些,我们的苦难就会少一些。然而这种对苦难和折磨的承受力被赋予了忍耐的美名,又被儒家伦理学谆谆教诲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我并不是说这种道德不是中国人的伟大品质,耶稣说“为温顺者祝福吧,因为他将继承整个世界”。但中国人把忍耐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并有意识地反复向后代灌输。谚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③培养这种美德的学校是中国人的大家庭,这里有一大群的姑嫂媳妇、姐夫妹夫、内兄内弟、大伯小叔、父亲儿子等等,他们每天在相互忍让之中学得了这种美德。他们从孩提时起,就从实际的需要和父母的教诲之中,学到处理人际关系必须互相忍让,相互调整。这种深刻、缓慢、持久的熏陶对人们性格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
④唐代有位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羡慕不已。唐高宗问及他成功的秘诀,宰相唤来纸笔,挥毫写了一百个“忍”。中国人并不认为“忍”是家庭制度的一种不幸,相反,他们一直对它表示钦佩。“百忍”这个词现已进入道德谚语之列。大年除夕,把它写上红纸,贴上大门,比如“和气生财”,“忍为家训”等等。如果这种家族制度继续存在,如果社会仍不充分重视个人的价值,而认为人只有处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是完美的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忍耐必须被看作一个最崇高的道德,并一定要成长于这样一个社会制度中,在这里,它确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 1 )作者曾写文说遇事忍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请分析概括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遇事忍耐”的优点和缺陷。

( 2 )第②段划线句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 1 )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你从这个细节读出了什么?

( 2 )文中画线部分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快乐,也有忧伤;有甜蜜,也有愤怒。但不管怎样,太阳依旧会升起,让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阳光下,面带微笑,与阳光一起前行。

请以“我们共同拥有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