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贺兰山高考补习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楚逸清不屑置辩 , 道:“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B: 他的故事我们早有耳闻,所以自我介绍时不用多说,大家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C: 这棵杨树栽了两年多了,已有一人多高、手臂般粗细,看来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D: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 , 别提多高兴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体育课程,要尽量避免不出现运动意外伤害事故。
B: 希望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加“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
C: 央视《朗读者》收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3、

对下面材料提取关键词正确的一项是( )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A: 成功 角色 人生
B: 成功 无愧 人生
C: 履痕 扮演 人生
D: 窥探 无愧 人生
4、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女儿国只有女性,没有男性,女性借助子母河的水来生殖繁衍,女性处理一切事物,她们性格温柔、本性善良。而《镜花缘》中女儿国并非纯女无男,而是有男有女,繁衍方式依然是男女结合,但是男主内,女主外,女人着男装,凌驾于须眉之上。所以唐僧和林之洋同是到女儿国,所受待遇也不一样。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夕拾”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C: 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作者是凡尔纳。他被公认为是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树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
B: 回首纯真、快乐的童年岁月,往事浮光掠影 , 历历在目。
C: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D: 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奥妙,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6、

下列句子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偶然看到国外有人研究牛马放屁的消息,使我忍俊不禁 , 再看有关文章,又令我肃然起敬。(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B: 面对日益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都无法置身事外。(置身事外:对事情很冷淡,不过问,不关心)
C: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断臂钢琴师刘伟,在达人秀比赛中,获第一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达人秀:指在某一领域的高手、出类拔萃的人物展示)
D: 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绿色食品”:原生态的、无污染的食物)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 “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niànɡ) 蓄(zhù) 粗(kuànɡ) 花团锦簇
B: 亮(liáo) 和(yìnɡ) 黄(yùn) 混为一谈
C: 护(kàn) 抖(sǒu) 卖(nònɡ) 人迹罕至
D: 朗(rùn) 婉(zhuǎn) 静(mì) 翻来复去
9、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B: 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
C: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10、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
A: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 (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C: 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 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曲,完成下列小题。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1 )下列关于“西风”、“杨花雪”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依次是秋天、冬天。
B: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依次是秋天、春天。
C: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依次是冬天、春天。
D: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都是冬天。
( 2 )下列对两首曲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瘦”明写马暗含处境艰难困窘。
B: 一个“断”字表现游子悲伤之甚。
C: “拂”字衬托出内心的痛苦焦躁。
D: 两个“又”字蕴含着缠绵难舍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超然台:北宋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太守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修筑,登台可眺望全城。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是在此台上一气呵成的。

超然台记(节选)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砚,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膽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
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働酒,渝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③登:丰收。④安:以……为安,这里是习惯的意思。⑤葺:修整。⑥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⑦滝(yuè):煮。

( 1 )用“/”为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 2 )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余自钱塘移胶西________

②稍葺而之________

③时相与登览________

在济南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②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 4 )文中点明“超然台”得名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 5 )《超然台》以“乐”为主线,《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探究苏轼内心追求的“乐”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韩浩月

①有段时间我收集了一些作家画像,有福克纳、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毛姆、石黑一雄等等,还把其中两位的黑白照片打印了出来挂在电脑上方,这样码字的时候,时时会感觉到头顶上有人在注视,感觉不错。

②喜欢这些作家画像,是因为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统一标志:书卷气。福克纳有卷卷的小胡子,很帅气;海明威看上去很彪悍、勇武,但笑容与眼神里都藏有温柔;毛姆不像一些传记书里写的那样内向、阴柔,看上去深邃又安静……而这,都得益于他们身上的书卷气。我经常接触到一些读书人,表情里有焦虑,眼神里有浮躁,性格里有戾气,读书人该有的视野上的开阔与远大,内心里的安宁与淡定,都远远不足,仍然是一个飘在这个喧嚣时代的尘埃。

③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一个人要有点书卷气,脱离点庸俗气,举手投足间、一言一语间都要给人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诗:“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是曹雪芹写给金陵十二钗中妙玉的诗句,形容她的气质之优美如同幽谷中的兰花一样芳馨纯洁,才华之出众又宛如仙子一样聪慧敏捷,这就是一种书卷气。

④书卷气来自于孜孜不倦的读书,在幽幽书香的潜移默化之中,浊俗可以变得清雅,奢华可以变得淡泊;一个人的心境可以从狭小变得开阔,偏激变得平和。生命的美容靠读书。读书读到傻乎乎,没有朋友,没有生活,没有乐趣,读成“傻博士”,不在此列。

⑤书卷气并非只是读书就能带来的,而是以古观今,以文观己,是内在格局与外在本领的相结合,是一种“人格与技能”的合成。人格要高尚,要有悲悯有关怀,这样的人格需要漫长的阅读与思考才得以炼成,还要经受得住天性的考验。有些人天性不好,伟大的人格经常被邪恶的天性给淹没了;至于技能,那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漫长的时间才得以成为随身本领的——琴棋书画这四样,哪样不得浸淫十年以上?

⑥所以,现在的读书人身上缺书卷气,大约与没法把人格、技能当成一项毕生追求的修行也有关系。谁敢说在当下能够单凭写作或者“贩卖”大脑里的那些知识养家?除了走到塔尖上的少数名家,绝大多数读书人,还得用另外一项技能糊口,读书更多时候是一种休憩或寄托,遇到生活不顺,这点寄托也便干脆不要了。至于近年来,奇葩字画秀,什么书法“鼻”祖,“丑书大师”“乱书”“吼书”,一个比一个狂野,出格,不忍直视。

⑦在互联网、电子智能时代,更多的人开始读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有人说“读什么内容很重要,通过什么介质读不重要”,这个说法成立,读屏只要读的是精品、经典,是有体系、有思考的阅读,一样能“藏书在架,会心阅览,行有度,止有法,久之,气质生也”。可是在大数据的智能推送以及社交媒体对人性的精细揣摩下,重复及无用信息如洪流一样,让人身陷其中、无力自拔,读书人中了招也不例外。

⑧眼下我们意识到书卷气很重要,时常让我们觉得,书卷气虽然抵御不了被时代车轮碾轧的痛楚,但起码会带来一点安慰。为了这点安慰的光亮,整个社会开始重视书卷气,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人该奋起,不该放弃。要知道,读书人丢了书卷气,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无奈而悲伤的事情啊。

(有删改)

( 1 )文章开头作者从收集作家画像说起,有何目的?
( 2 )第③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3 )作者认为读书人“书卷气”丢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4 )以下资料中的奥杜邦是否符合作者眼中的“书卷气”?结合文章内容,阐明你的观点,要求有理有据。

(资料链接)

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书”——《北美野鸟图谱》的作者奥杜邦,他一生爱鸟、画鸟,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森林中那些可爱的精灵,达尔文曾这样描述奥杜邦的形象:“(他)衣服粗糙简单,黝黑的头发在衣领边披散开来,他整个人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鸟类标本。”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摘自《青年文摘》)

( 1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 2 )阅读第⑪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 3 )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老太太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 4 )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 5 )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高尔基说: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太阳之光。顾城诗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引领你前行的“太阳之光”,你也在不停地寻找这样一盏明灯;这盏灯或许是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或许是来自亲友的关爱与鼓励,或许是源自书籍的启迪和慰藉……这盏灯伴着你一路成长。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成长路上的明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