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A: 《山海经》
B: 《吕氏春秋》
C: 《淮南子》
D: 《说苑》
2、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B: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C: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D: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3、下列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如李白的《行路难》;近体诗则非常讲究格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诗则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多是自由诗,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B: 古代住宅旁边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崇祯五年”中的“崇祯”是年号;“欧阳文忠公”中的“文忠”是谥号;“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也可说明、抒情、议论。
C: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均出自这部史书。
D: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这个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辫的神气。
B: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章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C: 一个男人跟朋友见面时杉杉有礼,可是在家对亲人动不动就大发雷廷——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D: 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5、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今天这次班会的内容特别重要,请大家一定要洗耳恭听。
B: 朋友询问王华妹妹的学习状况,王华说:“舍妹成绩还可以。”
C: 杜文在菜市口看见一个乡下老太太在卖菜,就走过去问:“老婆婆:这菜其价几何?”
D: 既然你这么盛情的邀请,你的生日我就赏脸参加。
6、

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啜泣 烦躁 寒噤 穷愁僚倒
B: 媲美 脚踝 黝黑 重蹈覆辙
C: 惘然 骄奢 桑梓 义愤填膺
D: 荒僻 褶皱 噩耗 险象迭生
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 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 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
B: 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 , 斗志昂扬。
C: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 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9、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有非凡的想象力,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他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B: “贵”字常常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吃饭了没有;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C: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 后庭花,是教坊名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该曲是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节假日不再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 青少年是否愿意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C: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D: 4月22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组织召开了“全国地热(温泉)尾水回灌与弃水处理应用技术研讨会”,以期解决当前我国地热水位快速下降的问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同学们,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预习《未选择的路》时所做的旁批,请你和他进行读书笔记交流。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旁批1:作者把人的一生比做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

旁批2:伫立和驻立的区别:

伫立:①长时间站着,没有动作。②泛指站立。

驻立:停立,站立(短时间停留)。

旁批3:作者为什么认为“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路“更诱人、更美丽”?

旁批4:此句点题,开始写未选择的路。

旁批5:结尾两段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给人以启示。

( 1 )请你帮这位同学解答旁批3中的疑问。
( 2 )请补全旁批5中的内容,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晖同县张堪有名称________

②乃晖臂曰________

③举手未敢对________

④子孙窃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妻子托朱生

A: 属予作文记之
B: 晖堪先达
C: 残年余力
D: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 4 )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诺千斤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在家门口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史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扭送握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刻千金的严谨。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那暴雨中的少年。

( 1 )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 2 )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从全文看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3 )文中对女友失约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 4 )作者想让读者明白什么道理?

阅读《一种新式的电脑——生物电脑》,回答各题

①动物和人类的大脑,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电脑。可以说,人脑是生物电脑发展的顶峰。人脑比电脑,无论是结构的精密程度,或者信息的存储容量,都要高级得多。但是,电脑能不能最终赶上人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对电脑和人脑之间的基本差异,进行一番考察。

②电脑的最基本电路,是允许电子通过或者停下来的所谓“门”电路。每一个“门”电路,可以代表一位信息。现在有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一块5毫米见方的芯片上,能够容纳几百万个“门”电路。“门”电路之间的间隔,只有1微米(百万分之一米)。集成电路之所以能做得这样精妙绝伦,主要得力于它的载体一一芯片的材料。一般我们用半导体硅来制造它,美国登上火星的“海盗”号宇宙飞船,存储器的容量就达到400万位。

③现代生物学证明,人脑大约是由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而每个神经细胞的周围,又有一千至一万个突触伸展出来,和相邻神经细胞的突触相交联。这些突触也都具有“门”电路的功能,所以人脑所能储存信息的容量就高达10万亿位。比较以上数字,可以清楚看出,人脑包含的信息量,至少是电脑的1000万倍。

④为什么人脑能够做到的事,电脑就做不到呢?关键仍然在芯片,电脑的芯片是半导体元素,从化学上讲,都属于无机体,而人脑的“芯片”则是有机体。尽管它们在电的性质上,都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有机体对电的阻力,比无机体要小得多,因而可使“门”电路更加密集,结构更加精致。

⑤这么说来,电脑就永远无法赶上人脑了吗?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事情终于又出现了转机。既然有机体有这样独特的性能,我们用它来做集成电路的芯片行不行呢?对于这一大胆的设想,最近出现了成功的端倪:一种可以用作生物芯片衬底材料的有机物超薄膜研制成功了。这种新型的界面活性剂,可以通过控制有机分子的排列,调动分子的固有性质,使电路之间的间隔,缩小到0.01微米,从而将存储器的容量,提高到10亿兆位,而且运算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电脑在本质上已经和现有电脑大相径庭,而且更加接近于人脑了。这种名副其实的生物电脑,目前正在各方面进行基础研究。

⑥虽然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还不到40年,但对于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了。然而,在模拟人脑思维的领域中,例如同时接受众多的信息脉冲,进行综合判断和归纳处理,以及理解语言、抽象推理、视觉感觉等方面,一直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所以,即使是最先进的,包括正在研制中的第五代计算机一一生物电脑,仍然离不开人们为它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而人脑丰富多彩和变幻莫测的思维能力,不是任何程序所能代替得了的。人类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作为信息活动最高形式的思维,必须是计算机科学所刻意追求的目标。可以肯定,生物电脑必将在21世纪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变化,电脑与人脑竞争的时代,正在悄悄地到来!

( 1 )结合语境解释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大相径庭”的的含义。
( 2 )本文划线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比较以上数字,可以清楚看出,人脑包含的信息量,至少是电脑的1000万倍。

(________)(________)

( 3 )请给生物电脑下一个定义?
( 4 )生物电脑与普通电脑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人脑相比它还有哪些不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那个人,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感受人情的温暖;面对那件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面对那处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体会自然的美好。
生活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

请以“静下心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