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江西大余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 ( )
A: 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2、赵阿姨发现4月话费突然增至350元,就向居所附近的营业厅查询。负责人小辛核查后发现多收了赵阿姨200元,他先向办公室程主任做了汇报,然后准备登门道歉,把多收的200元钱退还给赵阿姨。登门道歉退款时,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赵阿姨,实在抱歉,多收您200元钱,请收好,感谢您监督我们的工作。
B: 由于我公司工作的疏漏,导致了多收您的话费,现如数退还,我们深感遗憾。
C: 赵阿姨,您反应的话费问题经程主任批示,已经弄清,现退还200元钱,并请谅解。
D: 这是退还给您的200元钱,请收好。希望以后继续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ì)益 浩(miăo) 雕(lù) 美不(shèn)收
B: (bèng )溅 静(mì) 积(zuăn) 茅(sè)顿开
C: (lǚ )历 撺(duō) (xuàn)丽 (qiè)而不舍
D: 黄(yún) 卷(zhì) (tī)防 (zhī)孜不倦
4、下列经典语录不属于《红星照耀中国》的一项是( )
A: 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B: “哭,有什么用处?”“你说过,剩下孤儿寡妇,一样闹革命!”江姐轻轻吐出心坎里的声音:“我怎能流着眼泪革命?”
C: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得有个路条。”
D: 驱逐帝国主义,打垮国民党目的是要统一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得有可能把这一革命转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更高阶段。
5、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B: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沙江与岷江汇流于合江门,自此,长江川流不息一泻千里奔向大海。
B: 节日的公园里一派喜庆气象,辛勤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接踵而至 , 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C: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也是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 防不胜防。
D: 宜宾的标志性建筑大观楼虽经历数百年海枯石烂 , 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市中区。
7、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

⑴我军前锋,业已_______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⑵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________诺贝尔奖金。

⑶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____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⑷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________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A: 切断 设立 镇定自如 一丝不苟
B: 隔断 建设 亭亭玉立 兢兢业业
C: 隔绝 建立 从容不迫 无微不至
D: 切断 设立 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8、

对《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 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C: 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 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9、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出来(zhuài) 宁(wú) 坚持不(xiè) 毛骨然(sǒng)
B: 威尔(xùn) 藏(zhù) 怏不乐(yàng) 广阔无(yín)
C: 战(lì) 胆(què) 风餐宿(lòu) 寒风凛(liè)
D: 告(qìng) 运(è) 吞(shì) 弱(léi)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将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D: 各地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一,存在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准确率不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 1 )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 , 从_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 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庄子>二则》,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翼若天之云 垂:悬挂
B: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C: 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全:完全,完备
D: 请其本 循:遵照
( 2 )下面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 南冥者,天池也
C: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 甲文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C: 乙文故事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
D: 乙文中对庄子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巧辩、机智和从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节选)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1 )以上文段是写作者一家养第三只猫的经过。试选用文中词语简要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 2 )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 3 )作者养猫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你的孩子让我抱抱
宗利华
①母亲到城里来,照看她的孙子。
②孙子还不满两周岁,一脱手便跌跌撞撞做奔跑状。然而,不出几步,就会跌倒。跌倒,母亲并不去扶,母亲有她自己的处理方式。母亲说,自己跌倒,要自己爬起来。我们兄妹几个,小的时候就一直接受这些理论。但我的儿子,母亲的孙子却并不配合,他哭起来,等奶奶去拉,否则,便趴在地上。
③母亲对此非常自信也极有耐心。
④于是,祖孙两个,在人行道边上对峙。就在这时候,那个女人出现了。
⑤女人的目的很明确,这从她的视线就能看出来。她是冲我儿子来的。
⑥女人眼窝很深,这样就显得像是睡眠不足。她消瘦的脸上挂着笑,那笑看上去非常灿烂。
⑦她老远就张开了手,把我的儿子非常利落地拉起来,那个动作仿佛在一瞬间就完成了,甚至母亲还没来得及去阻拦。
⑧女人把我的儿子揽在她的怀里,腾出另一只手去拍打他身上沾的土,嘴里说:“好孩子,摔疼了吗?”
⑨母亲赶紧蹲下去,想把孙子接过来,因为,她看到孙子的眼睛直直地瞧着那女人,小嘴嘟着。母亲想,也许,接下来他就会哭了。他还太小,对陌生人还不那么认可。
⑩可那女人似乎搂得更紧了些,依然笑着,说:“我孙子也这么大了,也会跑了,一刻也闲不住,可调皮了,和他爸爸一样。他爸爸小的时候,就爬上爬下的,有一次,把刚长出来的牙都磕掉了一颗。”
⑪母亲笑着,应着说:“男孩子嘛,不都顽皮吗?要老实安稳了,你还以为他病了呢。”说着,伸手去抱孙子。女人伸了手,竟小心翼翼去抚摸儿子,母亲隐隐约约有点生气了,她是那样认为的,孙子是我的,你这般亲密干什么呢?
⑫女人却浑然不觉,继续说她的儿子:“小时侯他也长得这样,胖乎乎的,一笑,两酒窝……”女人脸上簇成核桃状,移了腮去贴孩子小脸。
⑬母亲已经将笑收起来了。
⑭她看到孙子的嘴撇了一撇,看来,他真要哭了。
⑮母亲就伸了手,打算把孙子硬夺过来。
⑯这时候,一个白发的老头子出现了,老头子显得很紧张,所以步子就很零乱。一边蹒跚着,一边喊,“你怎么出来了?你怎么出来了?”
⑰母亲吃惊看看他,看看那个女人。
⑱女人嘿地一声笑了,说:“老头子,你来看看,他像不像咱儿子小时侯?”
⑲老头走过来,笑着说:“像,真像!”一边说,一边将我儿子抱起来,顺手递给了我母亲。同时小声说:“对不起,没吓着孩子吧?”
⑳母亲这时把孙子抱紧了,轻声的和他说着话,抬起头,却发现老头搀着女人沿路走过去了。
(21)母亲回家,就跟我讲这件怪事。母亲说:“那个女人,怕是个疯子吧?”
(22)我正摘下帽子,解着警服上的扣子,慢慢就顿住了。
(23)“那女人看上去年纪很大吗?”我问。
(24)母亲点点头。
(25)我就一下子沉默了,一个熟悉的影子执拗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告诉母亲,那个女人的儿子去年抗洪时离开了我们……
(26)母亲看着我,老半天没有说话。
(27)很久以后的一天,母亲在道边上又瞧见了那个女人,母亲赶紧让他的孙子喊奶奶。可是,那个女人似乎浑然不觉,眼直直地瞧着前方,走过去了。
(28)母亲站在那里,瞧着那个背影,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来。

( 1 )请根据文意,在括号中填写表现母亲心理变化的词语。
女人揽住孩子,母亲有点担心——女人抚摸孩子、贴孩子脸,母亲( )——女人与老头对话,母亲心生疑惑——再次瞧见女人,母亲( )

( 2 )根据第⑤段划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对女人当时看着孩子的眼神进行细致的描写。(60字左右)

( 3 )品味第⑫段划线句,从修辞的角度,简析其表达效果。

( 4 )简要说说第(25)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代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阅读这本书后,它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情节生动、曲折、感人的故事。

要求:①请将完整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