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安国市明官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C: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
D: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
2、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
B: 也
C: 以
D: 之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查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B: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
C: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D: 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搏的人正打仗。
4、

对下面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
B: 便还家(通“邀”,邀请)
C: 便向路(沿,顺着)
D: 病终(寻找)
5、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B: 美国警察竟然对最终束手无策的嫌疑人使用暴力。
C: 大渝网今日有条新闻说“重庆市民愤怒了”,我,一个普通的重庆市民,有一次被莫名其妙地代表了。
D: 迷路的我,再也不知道幸福在何方。你可望不可即的美丽,无法给我哪怕是一丝的安慰。
6、下列四句中,划线词的词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A: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B: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 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 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 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8、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 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 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 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藩篱 口头蝉 滚瓜烂熟 蛛丝马迹
B: 门楣 城隍庙 长吁短叹 不容置疑
C: 缄默 里程碑 消声匿迹 顾名思义
D: 愧怍 中轴线 语无伦次 因地治宜
1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 , 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1 )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 2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古诗文阅读。(21分)

(一)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琴名。②流水:即《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它的高妙。③余响:出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八:“余响绕梁,三日不绝”;霜钟:西晋郭璞解释:传说丰山之上有九座大钟,霜降则感应而鸣,称为霜钟。

(二)

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气象正矣。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一川径隧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有改动

【注】①融怡:暖和。②斩刻之形:形容过分雕琢刻画的风格。③即:靠近、接触。

( 1 )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第三联中“洗”字用得极妙,充满情趣。试结合全诗分析该字的妙处。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

( 3 )为下列句中划线词选择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①画见其大( )

A.目似瞑,暇甚(《狼》) B.此中有真(《饮酒》其五)

②远望尽( )

A.潭中鱼百许头(《小石潭记》) B.二者不得兼(《鱼我所欲也》)

③盖身即山川取之( )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B.面山居(《愚公移山》)

( 4 )细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赏析。

作者通过观察景物特点进行作画的。如春天的山影浅淡如同美人的微微一笑,①________,②________,冬天的山惨淡无色就好像睡着了没有精神。画家这样创作旨在告诫我们③________。

( 5 )画家李可染创作山水画的技法之一是让科学规律服从于艺术规律,其效果是追求景与情的巧妙结合,以期达到意境的独创性。郭熙的山水画能达到“山水之意度见矣”,他的创作技法和效果与李可染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简要阐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炒青菜最难

(苗向东)

①画家黄永玉28岁即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院长是徐悲鸿。徐院长提议:所有的教授、讲师都画一画素描。有些老师不高兴,说:“什么话,学生画素描还差不多。”不少教授认为自己应该画宏伟巨作了,对徐院长的提议很不以为然。

②一天上人体素描课,徐院长来观摩,他一眼就发现黄永玉画得有些问题,便说:“靠里的脚踝骨比外边的高。”黄永玉一惊,没想到徐院长对素描如此精通,对素描的结构观察如此到位。

③休息时徐院长与男模特聊了起来:“老人家,您高寿呀?”“74了。”“噢,以前是做什么的?”“厨子。”“了不起,那您能办什么酒席啊?”老人眼睛一亮,说:“办酒席不难,难的是炒青菜。”“为什么呢?”老人说:“办酒席是花花事,而炒青菜是基本功、真功夫。什么糖醋排骨、红烧鱼、炒鸡丁等,只要别炒过了或炒生了,炒出来味道都不会太离谱。可是炒青菜时,厨师对食材选择、用油和时间的讲究、火候的掌握都很重要。小白菜、菠菜炒不好就有一股泥土味道,而空心菜、蒿子秆弄不好口感就会像麻绳。能炒出一盘好青菜,才是好厨师。”

④徐院长一听,肃然起敬地说:“老人家,您说得好呀,炒青菜才是真功夫,这和绘画的素描、速写一样嘛。简直是‘近乎道矣’!”“为什么呢?”徐院长说:“任何画种都要靠素描作为基础。像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都是从少年时期开始练素描。通过素描基本功的掌握,锻炼观察力和表达物象的能力。素描负载着全部有价值的艺术信息,也包含创造力。”老人笑了,黄永玉听完后也很受启发。

⑤正是因为徐院长从教师、学生的素描基本功抓起,使得该院出了一大批大师。无论学习一门艺术还是技术,在开始时都需要练好基本功,深谙(谙:ān,熟悉,精通)此“道”,才有大道可行。

( 1 )本文以《炒青菜最难》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 2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此道”一词所指代的意思。

深谙”,才有大道可行。

( 3 )本文中的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 4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及结构两方面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选自《读者》)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 2 )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 3 )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 4 )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瑰花如雪。”

( 5 )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请谈谈你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又胜一筹”或者“略逊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源于生活,再现生活,写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可以自选;③在作文纸上写好自己选择的题目,文章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