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家庭、对儿子傅聪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成才、如何为国争光的问题。 B: 美国作家夏洛蒂的《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愿与人格独立的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历程。 C: 《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鲁直率,爱憎分明。 D: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土林的“群丑图”,展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涉足 迷散 熙来攘往 踌躇不绝B: 憧憬 不屑 走投无路 陈词烂调 C: 浏览 沐浴 出谋划策 邪魔鬼祟 D: 沉淀 撺掇 忘呼所以 谈笑风生 |
3、 | 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B: 湖畔的玉兰花、樱花、海棠花次第开放,在春风中摇曳多姿,令人赏心悦目。 C: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 ,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D: 传统红木灯具做工精细,用料讲究,造型优美,材质华丽,使人叹为观止。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和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矫(jiǎo) 健面面相觑(xū)B: 粗犷(kuànɡ) 锲(qiè)而不舍 C: 杀戮(lù) 如火如茶(tú) D: 繁衍(yǎn) 卷帙(zhì)浩繁 |
5、 | 下面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馨; 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陶醉龙井的淡雅,毛尖的清爽。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跨(kuà) 嶙峋(líng) 蔓延(tíng) 巧妙绝伦(lún) B: 喧嚣(xiāo) 轩榭(xuān) 石砌(qì) 惟妙惟肖(xiào) C: 拱桥(gǔn) 河堤(tí) 池沼(zhǎo) 因地制宜(yí) D: 雕镂(lòu) 着眼(zhuó) 匀称(chèng) 长虹饮涧(jiàn)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B: 历史人物起到推动历史的进步作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
8、 | 在括号中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吧?……”B: 解放后,我国兴建了各种形式的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C: 父亲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 D: 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处于超高压的状态(即非常纯的沙子),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与其让遗憾点缀生活,不如在遗憾中寻找生命的脉膊和亮点。B: 总有一天,你所憎厌和报怨的日子,都会成为你年老时无限怀恋的记忆。 C: 我时常把一片泛带绿意的叶子,或轻如羽纱的花瓣夹进日记本,让纸页间泻满大自然的芳香,让真实而篷勃的气息在字里行间流动。 D: 成长就像森林,每个人都会迷失或疑惑,而如果能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觉,我们就会找到更好的道路,更好的方式。 |
10、 | 阅读下面一则语段,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不可思议 虽然 但是 斑驳 C: 不言而喻 虽然 但是 斑驳 D: 不言而喻 即使 也 斑斓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 遇子方虫,则一钳博之 D: 其人已心怪之。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因谒公 其人已心怪之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其人愧甚而退(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文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三)
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于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 1 )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一句中的“这严酷的事实”,是指地球的南极点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天气酷热 | 哥哥行动 | 哥握弟手 |
① ________ | 感受清凉 | ② ________ |
①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下划线词语)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的含义。( 4 )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作文:
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请以“留一只耳朵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