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范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jié)问 (zèng)恶 孤(shuāng) (bèng)溅
B: (gěng)咽 (gāo)鸣 污(huì) 地(ké)
C: 斑(lán) 懊(huǐ) (chěng)罚 门(kǎn)
D: (páng)徨 (hè)然 (zhuò)越 (gèn)古
3、

下面这段话的语序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了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
②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③以三倍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
④“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
⑤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

A: ④③①⑤②
B: ①⑤④③②
C: ④⑤③②①
D: ④③②⑤①
4、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 震憾 眶骗 辍泣 身居简出
B: 鄙痍 悬虚 推祟 无遐顾及
C: 沉缅 威摄 浩翰 张皇失措
D: 莲漪 消蚀 惋蜒 相形见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展增进了中日两国书法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B: 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应用也已走出国门,不仅服务亚太地区,而且逐步向全球提供服务。
C: 近年来,北非地区冲突加剧,越来越多的难民纷纷涌入欧洲,一些组织估计难民和非法移民总数甚至接近1万人左右。
D: 为了全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
6、给文中①②③处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也许是辽河滋润的缘故,白柳条的性格极其柔顺,修长的枝条可以做出多种图案①弯成一个圈儿,像十五的月亮②打成一个弯儿,又好像女孩好看的细眉③因为白柳条宁弯不折,所以常有人用它编织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③!
D: ①!②?③。
7、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①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②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③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④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⑤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①②④③
8、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设法治中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B: 弟弟已超重20斤了,他发誓再也不吃零食,结果不出两天,他就又重蹈覆辙了。
C: 我照着网上搜的菜谱做了一道红烧牛肉,准备给家人一个惊喜,哪知道火候不够,吃起来味同嚼蜡
D: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我们小区彻底改头换面。如今,小区内游泳池、健身器材、八角凉亭、休憩长椅等一应俱全。
9、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汹涌澎湃的乌江泛着滚滚的波涛,挟裹着高原独有的霸气,浩浩荡荡地在天地间日夜奔流。
B: 很多获奖作家,从不把自己的作品看得那么高,反而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微不足道的。
C: 祖母说,她从二十几岁开始就待在这座小城,已经五十年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D: 关羽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 他的忠、义、勇成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经久不衰的话题。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腾 湿漉漉 轻歌慢舞 名副其实
B: 浮燥 熙熙然 历历在目 不修边副
C: 狡辩 暖溶溶 格物致知 不知所错
D: 思慕 马前卒 挑拨离间 目眩神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①端居:闲居。

( 1 )联系两首诗歌,说说“远书”中会写些什么。
( 2 )诗人为什么将秋天称为“素秋”?根据你对“素”字的理解,作简要分析。
( 3 )下面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①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春和明________

②宠辱忘________

③群贤至________

④虽无丝竹管弦之________

( 2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觞一咏 而或长烟
B: 此乐何而悲者矣
C: 引为流觞曲水 亦足畅叙幽情
D: 喜洋洋者矣 人视端容寂
( 3 )与“暮春之初”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B: 属予作文以记
C: 居庙堂
D: 先天下忧而忧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5 )【甲】段中景物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阅读与鉴赏》

( 1 )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 2 )文段①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 3 )仿照文段②中画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

月夜听泉,古刹闻钟,________,________,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 4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

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

( 5 )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⑤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

( 6 )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

( 7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

( 8 )文段③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联想到《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请并补充一个由此联想到的古代名人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阅读《阿咪》,完成下面小题。


丰子恺

①阿咪者,小白猫也。十五年前我曾为大白猫“白象”写文。白象死后又曾养一黄猫,并未为它写文。最近来了这阿咪,似觉非写不可了。盖在黄猫时代我早有所感,想再度替猫写照。但念此种文章,无益于世道人心,不写也罢。黄猫短命而死之后,写文之念遂消。直至最近,有人送了我这阿咪,此念复萌,不可遏止。率尔命笔,也顾不得世道人心了。

②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③我家平日只有四个大人和半个小孩。半个小孩者,便是我女儿的干女儿,住在隔壁,每星期三天宿在家里,四天宿在这里,但白天总是上学。因此,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笑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送信人或邮递员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送信人及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这些客人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④访客之中,有的也很枯燥无味。他们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啰嗦疙瘩,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有一个为正经而来的客人,正在侃侃而谈之时,看见阿咪姗姗而来,注意力便被吸引,不能再谈下去,甚至我问他也不回答了。又有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甲)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有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家此时没有了小主人可陪小客人,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抱住了我的脚。于是大小客人共同欣赏阿咪,三人就团结一气了。

⑤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我这主人就放心了。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甚至被它抓出了血也情愿。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⑥写到这里,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它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⑦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乙)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理,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又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⑧可知猫是男女老幼一切人民大家喜爱的动物。猫的可爱,可说是群众意见。而实际上,如上所述,猫的确能化岑寂为热闹,变枯燥为生趣,转懊恼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即使不捕老鼠,也有功于人生。那么我今为猫写照,恐是未可厚非之事吧?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有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活到十八岁。这老猫是我的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夹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

(选自《缘缘堂新笔》,有删改)

( 1 )文章第三至五段向读者描述了阿咪给“我”的家庭氛围、待客状态带来的改变。先前“我”家往往是岑寂的,阿咪来之后,家中就变得________了;先前“我”应酬访客,常有因枯燥无味以致________的时候,阿咪来之后,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
( 2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的文字生动形象,画面感很强。请从这个角度,在文章(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选择________

赏析:________

( 3 )本文标题为“阿咪”,为什么还要写“猫伯伯”和“我老家的老猫”?请结合第⑧段内容简要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做一件事情,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一辆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的驱动轮前面塞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小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辆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这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
的确,只要行动起来,生活中的许多难题也都能解决。如果没有行动,那就像停在铁轨上的火车头,连一块小木块也无法推开。
要求:
①请从“行动的力量”、“成功始于行动”中任选一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书写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