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某品牌电动跑步机的《用户手册》的部分内容,回答题。 B: 听说跑步机按摩可以活血化瘀,妈妈打算赤脚在跑步机上跑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C: 爸爸爱跑步,总是等跑步机的跑带完全转动后才站在跑带上开始跑步锻炼。 D: 从来没有看过医生的爷爷身体健康,受大家的影响,也开始利用跑步机锻炼身体了。 |
2、 | 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 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 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
3、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B: 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
4、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 我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C: 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鲁迅而骄傲? D: 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使心灵澄澈,正如诗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字形或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带着一些感概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B: 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lěi zhuì)又别扭。 C: 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xì)之了。 D: 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杳无理为简洁合理。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 , 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数来看待文章。B: “江西第一贪”吴志明滥用权力、大肆贪腐,受贿金额高达4732万元,其贪腐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C: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
7、 |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________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_____只从细微末节着眼,____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 但 却 如果 便 B: 因为 就 如果 便 C: 而 却 因为 就 D: 但 就 因为 就 |
8、 | 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朗润 溜达 花枝招展 翻来覆去 B: 抖擞 分歧 随声附合 截然不同 C: 祷告 徘徊 疲倦不堪 花团锦簇 D: 鉴赏 云霄 油然而生 不求甚解 |
9、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B: 行走在乌兰察布的灰腾席勒草原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草甸,洁白如雪的羊群,以及唱着长调的牧人。 C: “乌海的煤碳后套的瓜,锡盟的羊肉香万家”,一首新版《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唱出了今天内蒙人的喜悦与自豪。 D: 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 |
10、 | 对下面材料提取关键词正确的一项是( ) B: 成功 无愧 人生 C: 履痕 扮演 人生 D: 窥探 无愧 人生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葬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1 )诗中的“徒”“殊”是什么意思?( 2 )“葬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②,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③。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 【注】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③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①群儿戏于庭________ ②众皆弃去________ ( 2 )翻译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 3 )阅读本文后,司马光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 |
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 4 )第②段结尾画线句是否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阅读《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回答小题。
①我的老家坐落在滇西高原一条幽深而偏僻的峡谷深处,那是个贫瘠到几近荒凉的地方。因此,我在老家所度过的童年岁月,虽然谈不上悲惨,但也没有多少甜蜜和欢乐可言。在我的印象中,我就从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过生日”对于像我一样命运的山里孩子来说,永远只是一个甜美而奢华的梦想。不过,我六岁那年过的生日,却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但那天的情形恍如昨日。
②我清楚地记得,六岁生日的那天,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父亲,竟然放下了手中那总也忙乎不完的活计,破例为我做了一辆小巧而精致的红色风车。
③可以这么说,那是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最值得铭记的一个生日,也是记忆中我所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多年后,每每回想起那天的情形,我依旧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④毕业于省地质学校的父亲,在“文革”运动刚一开始,就被当作“臭老九”遣送回乡“劳动改造”。被造反派打入“另册”多年的忍辱负重的父亲,最终盼来了“解放”并“结合”进了生产大队的领导班子。父亲“解放”的那天,又刚好是我的生日,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便找来竹篾、面糊以及为大队书写标语墙报时用剩的边角废纸,专门为我做了一辆六角形的红色风车。
⑤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天空明净得没有一丝流云。也没有风,哪怕是一丝微风也没有。父亲帮我把风车做好以后,却怎么也转动不起来。父亲见我一副非常失望的样子,便微笑着对我说:“傻孩子,要让风车转动起来,你就必须学会奔跑。你跑得越快,风车也就转动得越快。”听父亲一说,我恍然大悟,便手举风车,在门前那片宽阔的田野上,兴奋而快乐地奔跑起来。
⑥果然,由于我的奔跑,手里的风车不停地转动了起来。我跑得多快,风车也就转动得多快。因为奔跑,因为不停地转动着的风车,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一种奔跑的快乐,转动的快乐。
⑦我不停地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地转动,转动……
⑧上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任老师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文学,梦想着能够考上云南大学的中文系,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但命运却与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高中毕业那年我以两分差名落孙山,只好别无选择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云封雾锁的大山深处。此后,我便接过了父亲手里的农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涯。那段时间,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整个人都好像变了模样,整天像丢了魂儿似的沉默着、颓废着。面对着生产队分给的一亩三分薄田,我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态度,用繁重的劳作来麻木自己的心灵。所有的文学书籍和稿纸笔墨,都被我锁进了木箱。
⑨父亲见我完全一副“老水牛下泥潭,以烂为烂”的生活态度,便对我说:“孩子,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舍弃,譬如荣誉、地位、金钱等等,但惟独不能舍弃希望。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希望还在,你就会有明天、有未来。如果你舍弃了希望,那么你就什么也没有了。”父亲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你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我曾给你做过一辆风车吗?……”
⑩听了父亲的一番教诲,我深受启发。从那一天开始,我便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全部投入到了人生不懈的“奔跑”之中。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十年过后,我终于获得了成功——不但先后在海内外近千家报刊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而且出版了个人的作品专集。
⑪通往希望的道路并不平坦,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坎坷,但我始终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辆风车,勇敢地向前奔跑着。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有些事不必等待来
(二)幸亏有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规范,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