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贵溪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有描写行酒令的场景。有时,人们当筵赋诗,不成的人就要罚酒三杯。古人罚酒时,用( )这种酒杯比较合适。
A: 樽
B: 觥
C: 瓢
D: 白
2、1.选出下列每组词语字形及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 )
A: 字(tiè) 巴(niān) 平(zè) 失落魄(hún)
B: 碌(ɡū) 焦(zhuó) 红(yīn) 循善诱(xún)
C: 然(cù) 唐(tú) 褴(lǔ) 万俱寂(lài)
D: 异(chà) 转(wǎn) 怒(yùn) 围追堵(jié)
3、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4、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B: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舍得。)
C: 我先前在信中和你谈起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种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伤害自己,而要像面对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形容对别人的感激永远忘不了。铭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D: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着有一种新的东西。(没有什么得上。)
5、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飒(sà) 竹(ɡāo) 塘(wěi) 阴(cán)
B: 子(yào) 热(mèn) 水(yǎo) 水(diàn)
C: 防(tí) 水(qiú) 利(jiān) 告(yānɡ)
D: 网(sā) 闲(yōu) 寒(jìn) 清(shuǎnɡ)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

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一项( )。

不以千里

A: 称赞
B: 称呼
C: 物名
8、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载 躁热 筋疲力尽 眼花缭乱
B: 镌刻 操纵 油光可见 暗然失色
C: 浩瀚 不逊 粗制滥造 白手起家
D: 馈退 窒息 为富不仁 掸精竭虑
9、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曾不吝情去留 译: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B: 卷石底以出 译: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C: 至若春和景明 译:至于到了春风和煦春光明媚的时候。
D: 红装而蹇者 译:穿着艳装骑驴的。
10、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B: 丰广恺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和散文家。
C: 吴昌硕、赵子昂都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
D: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赏析。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 2 )体会“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的妙处。

(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卖油翁担而立 释:放下
B: 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看
C: 但微之 颔:点头
D: 公亦以此自 矜:矜持
( 2 )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酌油知之 公亦此自矜
B: 康肃笑遣之 久不去
C: 以我酌油知 康肃笑而遣
D: 取一葫芦置于地 石性坚重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合格考场”的代价
张丽钧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每个高考考场都要安装摄像头和手机信号屏蔽器,否则就算“不合格考场”。
有人给推荐了一款摄像头,说是特别适合考场用。我们一行人不辞辛苦地找到了北京一个叫“世界财富中心”的地方。
伫立楼前,有人开玩笑说:“这下开眼了,知道‘世界财富中心’长啥样了!”
那是一栋环境卫生差得惹人皱眉的高楼。电梯将我们载到了高处,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年轻的刘经理。
刘经理正接打手机,迅速朝我们一笑,算是打过了招呼。他操着怪怪的普通话对着手机讲:“如果你再要一款手机信号探测仪,那就可以六折……八千到一万二不等啦。这还贵呀?不贵啦!……手机屏蔽器呀?那不能这个折扣给你!中考、高考临近,我们的手机屏蔽器销得可好了!八折就到底了……好,那就给你寄50个手机屏蔽器外加一个手机探测仪。知道了,直接寄你学校,快递,三天到货,货到付款!”
刘经理挂了电话,我们中间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说:“乖乖!这个学校需求量也不小啊!”
刘经理热情地请我们落座。问明来意后,他笑着说:“摄像头搭配手机屏蔽器最划算。好多学校都是这么买的。”
我说:“我们学校有手机屏蔽器,不需要再买了。”
刘经理举起一个盒子说:“看好喽,这可是我们今年开发的最新产品。可以屏蔽3G手机信号的!你们单位那些手机屏蔽器有这个功能吗?还有啊,我们的新产品可以做到只干扰下行信号,不干扰上行信号,也就是说,对附近的基站不构成干扰。实话跟你说,我们这种新产品特别受欢迎!供不应求呢!”
我说:“我们那批屏蔽器是花了10多万元买的,刚用了两年就淘汰,太败家了吧?”
我们当中一个人说:“该淘汰就得淘汰啊!咱们的屏蔽器确实屏蔽不了3G手机信号。”
我说:“就算买了这个新产品,那也奈何不了隐形耳机作弊呀!”
刘经理诡秘地一笑,变戏法般地从身后拿出一个盒子,得意地说:“用‘作弊克’呀!专门对付隐形耳机作弊的!
天!
“‘作弊克’就是你刚才打电话说的那个手机探测仪吗?”我们当中一个人问。
刘经理盯着问话的人笑,显然是在笑他的无知。不过,很快他就欣然原谅了他的无知,耐心告诉他:“手机探测仪是手机探测仪,‘作弊克’是‘作弊克’,两个产品是不一样的。‘作弊克’价位更高,它专门用来对付安装在耳朵眼儿里的隐形装置,一抓一个准!——明白了吗?”
听着他把考场作弊这点子事说得这么透辟,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突然感到被游街示众般的羞愧不爽。我心跳加速,遂出去找洗手间。
在楼道里,刚巧碰上一个矮矮胖胖的女孩正打手机。只听她说:“我们绝对有信誉保障!那么多考生用我们的产品都成功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可能!我保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开发出能探测到我们产品的仪器……”
她说的,可是“隐形耳机”之类的东西?
——⑵天!
重新见到那个刘经理时,我抑制不住气恼地说:“我知道你们发家的秘诀了,你们是靠国人不诚信发家的。你们一边做着矛,一边做着盾吧?生意这么红火,真是可喜可贺啊!”
刘经理似乎并不介意我话中带刺,宽容地笑着答道:“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人人都诚信,我们吃什么?”
……
是啊,所有“合格”的高考考场里,都要既有摄像头,又有屏蔽器,巨大的、流动性的“可疑信号探测车”还要不断在考场外面巡视。考场里坐着“祖国的花朵”……
当我们带着十数万元的产品离开“世界财富中心”的时候,我心里塞满了无可告语的痛楚与悲哀。
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们将“失信不立”这样的遗训丢在了哪一阵风中?我们除了防贼般地防着那些孩子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我们的“世界财富中心”靠这样的货物赚得盆满钵满是荣还是耻?我们一定要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扔在这么一个脏兮兮的地方吗?我们可知道建立一个“合格”的高考考场会让多少灵魂蒙羞……
(选自《杂文选刊》)

( 1 )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一边做着矛,一边做着盾”一句中“矛”与“盾”分别指的是什么?

( 2 )文章中作者两次发出了“天!”的感叹。请结合情境,谈谈两次感叹的缘由。

( 3 )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我们可知道建立一个“合格”的高考考场会让多少灵魂蒙羞……

( 4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刘经理诡秘地一笑,变戏法般地从身后拿出一个盒子,得意地说:“用‘作弊克’呀!专门对付隐形耳机作弊的!”

( 5 )请分析文章以“‘合格考场’的代价”为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 6 )每年中考高考,一中的考场外总会挂起这么一条横幅——“考出风格,考出水平”。请联系文章和自身感悟,谈谈你对这个横幅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你相信星座能影响性格吗?

星座能影响人的性格吗?

占星学传说认为: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为外向星座,外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向外;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为内向星座,内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内向。另外,三种土象星座(金牛座、处女座和摩羯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而三种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和双鱼座)的人则相对更神经质一些,情绪和心态也更容易出现波动。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教授决定与英国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一个心理学实验。梅奥几年前开办了一个占星学院,有全世界范围的学生。他们从中间选择2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的人格调查问卷。

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在占星学界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本人却开始怀疑。他突然意识到实验的样本选得有问题:他选择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来做实验,这批人被安装了一个关于星座性格决定论的心智模式。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关的。

有了这个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孩子们在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特质上的得分跟他们的星座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关。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

这个实验结果狠狠打击了占星学界,曾经被他们认为是“占星学的代言人和保护神”的心理学家,现在却突然倒戈一击。对此,占星学界给出了他们自己的解释:这些孩子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发展成他们星座赋予的性格。

针对这个还击,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他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成人。这些调查对象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结果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不那么一致了。

至此,实验的结论已经相当明确:人们会因为对占星学的了解以及对“星座性格”的相信,就会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仅让他们看到那样的世界,也让他们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样的性格来生活,最后真的成为了星座所描述的那样的人。

(选自《拆掉思维里的墙》,有删改)

( 1 )下列概括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的研究目的,准确的一项是( )
A: 探究内向星座与外向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
B: 探究十二星座与人的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C: 探究土象星座与水象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
D: 探究占星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学术分歧。
( 2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占星学传说认为,处女座的人性格较为内向,大多数时候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
B: 艾森克第一次实验,由于样本选择不当,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但受到了占星学界的欢迎。
C: 艾森克第二次实验的结论颠覆了占星学界的传统概念,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受到占星学界的质疑。
D: 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调查对象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的不同。
( 3 )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同学说:星座不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毫无关系,占星传说不可信。
B: 乙同学说: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艾森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C: 丙同学说:星座与性格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果你了解并相信“星座性格”,就有可能发展成那样的性格。
D: 丁同学说:星座是否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文章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结合自己暑假生活的亲身经历,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8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