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山在影片和山水画中是静静的,仿佛天上仙境,好像总在什么辽远而悬空的地方;可是身历其境,你可以看到这里其实是生气蓬勃的,万物在这儿生长发展,是最现实而活跃的童话诞生的地方。
从每一条小径走进去,阳光仅在树叶的空隙中投射过来星星点点的光彩,两旁的小花小草却都挤到路边来了;每一棵嫩芽和幼苗都在生长,无处不在使你注意:生命!生命!生命!
在这些植物的大家庭里,我认为还是叶子耐看而富有生气,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纤巧,有的壮丽,有的是花是叶巧不能辨;叶子兼有红黄紫绿各种不同颜色,就是通称的绿叶,颜色也有深浅,万绿丛中一层层地深或一层层地浅,深的葱葱郁郁,油绿欲滴,浅的仿佛玻璃似的透明,深浅相同,正构成林中幻丽的世界。

A: 选段中用“挤”一词赋予小花小草以人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小花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B: 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生命!”,突出了黄山无处不在的生命力。
C: 选段中运用“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植物的叶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特点。
D: 选段中把植物的“叶子”比喻成“玻璃”,突出了“叶子”的绿色深浅不一的特点。
2、下面是书法社团提供的3幅名家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隶书 楷书 篆书
B: 行书 草书 楷书
C: 隶书 行书 篆书
D: 楷书 行书 隶书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chán) 御(pìng) 震(sǒng) 泗横流(tì)
B: 告(qìng) 抽(yē) 羁(pàn) 奄一息(yǎn)
C: 默(jiān) 狡(xiá) 词(yú) 尽职守(kè)
D: 睢(zì) 灵(jiù) 骨(hái) 风雪途(zǎi)
4、下列句子大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是谁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C: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D: 甲光向日金鳞开(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是( )
A: 你在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B: 邀请校长参加学校活动时,你说:“校长,您好。‘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C: 答谢宴上,某中学生小王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他回应说:“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D: 好朋友王勇结婚,邀请你参加婚礼。你对朋友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6、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惑(yòu ) 崖(xuán) 翅(bǎnɡ) 强(juè jiàng)
B: 溅(bìng) 嶙(xún ) 小(qì) 鹤( lì )
C: 成(nínɡ) 壁(qiào ) 扰(sāo ) 蟆( xiā)
D: 想(chī ) 次(lǚ ) 天(qínɡ ) 凸(āo )
7、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的《孔乙己》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B: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一出“残酷的求生悲剧”。作品中淘金人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里,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最终依靠顽强意志生存下来,使人深切体会到“人”的伟大。
C: 《孔乙己》里的“我”是作者自己。
D: 《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C: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不平凡的树。
D: 未成年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9、

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 ⑤①②④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①④②③
10、

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泣(chuò) 短(zhàn) 忍俊不(jìn)
B: 立(sǒng) 溅(bèng) 盘卧龙(qiú)
C: 次(lǚ) 立(chù) 头晕目(xún)
D: 活(bō) 仿(fé) 一丝不(gǒu)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问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读书忌“二物”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 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十天一月之间。④曩时:以往,从前。⑤寻绎:思考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教然后知________

②然后能自也________

③一见即能诵________

不如曩时十每阅一事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 3 )甲文的论点是什么?乙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4 )读完两文后,请结合实际,就“学习”谈谈你的两点切身感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中国蜜蜂博物馆》一文,完成小题。
①蜜蜂浑身都是宝,它的各种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以至自己的身躯——蜂王幼虫、雄蜂蛹都是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的营养保健品,因此,蜜蜂可谓是人类的“健康之友”。
②1993年,参加第33届世界养蜂大会的2000多名中外代表驱车来到北京香山植物园,他们没有在园内过多停留,而是径直走进了中国蜜蜂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在我国山东省境內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蜜蜂化石,清晰的造型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蜜蜂,科学家由此推断古蜜蜂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被子植物差不多同期出现。
③在蜜蜂博物馆内,不仅有直径1米以上的大蜜蜂的蜂巢,也有细小的草生小蜜蜂标本,更有大量讲述人类养蜂历史的珍贵图片。
④在远古时,人们从自然界取得的最甜美的食物就是蜂蜜了,在西班牙古老的岩画里就有记载,当时的人们为了取得这甜美的食品,不惜攀登到悬崖峭壁上去。按照历史记载,埃及是最早饲养蜜蜂的国家,从太阳神庙的壁画、金字塔的壁画里可以看出来,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他们用陶罐做的蜂箱饲养蜜蜂。在中国也有两三千年的养蜂历史:在云南,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蜂箱,完全模仿了蜜蜂在蜂巢里自然筑巢的情況,人们把树干挖空,让蜜蜂在树干里做窝。南京的一些地区,也有很多土法饲养的蜂巢,比如养在桶里头的、养在篓子里头的。在20世纪初,从欧洲引进了一些活框饲养技术,这就是蜂箱。
⑤蜜蜂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在蜜蜂博物馆中陈列的700多件蜜蜂标本中,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而来的野生大蜜蜂蜂巢特别引人注目,在它旁边是小蜜蜂的蜂巢,体积还不足它的1%。
⑥蜜蜂有高度发达的筑巢本领,六角形的蜂巢往往由一群蜂中的几万只蜜蜂同心协力建造而成。根据数学家的计算,蜂巢的六角形框架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受蜜蜂的启示,人们将蜂巢形结构广泛用于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的设计和制造中,是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⑦徜徉在蜜蜂博物馆中,每个人都会被工蜂勤劳勇敢、富于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当蜂巢遭遇危险时,弱小的工蜂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家园。也正因为这样,蜜蜂家族才得以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无论自然环境多么复杂,始终保证物种的繁衍生息。(摘自《中国博物馆观赏》)

( 1 )请你说说第①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①科学家由此推断古蜜蜂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被子植物差不多同期出现。
根据数学家的计算 , 蜂巢的六角形框架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

( 3 )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①在云南,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蜂箱,完全模仿了蜜蜂在蜂巢里自然筑巢的情况,人们把树干挖空,让蜜蜂在树干里做窝。
②在蜜蜂博物馆中陈列的700多件蜜蜂标本中,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而来的野生大蜜蜂蜂巢特别引人注目,在它旁边是小蜜蜂的蜂巢,体积还不足它的1%。

( 4 )结合全文,人类从蜜蜂身上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收益?请分条概括出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水刀的力量

华兴恒

①“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水在诗词歌赋中,历来以柔著称。我们平时看到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毫无冲击力,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的缘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一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这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这种“刀”可以说是锋利无比,甚至削铁如泥,其卓越的性能远远高于金属刀具。

③所谓“水刀”,其实就是一束很细的高压水射流。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细自动铅笔芯还要细一些。水喷流出口时的压强在50兆帕以上,这就相当于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

④在如此之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便会因此而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被加工的部位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对工件进行切割的目的。如果在水中掺入硅石等磨削材料,水射流的切割能力还会成倍地增加,其加工效果明显优于用金属刀具切割工件。

⑤显然,水流不是刀,可是它确实起着刀的作用,并且其性能远优于刀。用“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和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而且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可以全部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水刀”还有一个最大也是最突出的优点,这就是它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并且废水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真可谓一举多得。

(选自《百科知识》)

( 1 )文章以诗歌“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 2 )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水刀”。

( 3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 4 )文章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刀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B: 在工作中水刀产生的热量能全部被水带走
C: 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
D: 使用水刀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写,写出真实的自己。②书写工整规范。③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