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把“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改为“降低复习效率,影响考试状态”) B: 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山城,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把“吸引”改为“勾起”) C: 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D: 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不少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学生提高了创业能力。(删掉“通过”或者“使”) |
2、 | 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 故时有物外之趣B: 项为之强 C: 昂首观之 D: 使之冲烟而飞鸣 |
3、 | 阅读某品牌电动跑步机的《用户手册》的部分内容,回答题。 B: 听说跑步机按摩可以活血化瘀,妈妈打算赤脚在跑步机上跑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C: 爸爸爱跑步,总是等跑步机的跑带完全转动后才站在跑带上开始跑步锻炼。 D: 从来没有看过医生的爷爷身体健康,受大家的影响,也开始利用跑步机锻炼身体了。 |
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历经战乱流离,将思乡情怀写成《乡愁》和《乡愁四韵》,被称为“乡愁诗人”。 B: 被问到与冯小刚合作电影《芳华》的初衷是什么,严歌苓回忆起了当年在文工团的经历。 C: “你看人行道修在哪里?”他说,“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不久就知道了。” D: 雪一下,这个城市就两样了——泰山公园啦,天德湖啦,秋雪湖啦,都呈现出别样的风姿。 |
5、 | 在鲁迅的小说中,把封建社会归结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并在结尾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的小说是( ) A: 《祝福》 B: 《阿Q正传》 C: 《故乡》 D: 《狂人日记》 |
6、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ìng) 糜子(méi) 蓦然(mò) 龟裂(guī) B: 桕树(jiù) 行辈(háng) 亢奋(kàng) 俨然(liǎn) C: 晦暗(huì) 撺掇(chuān) 羁绊(jī) 襁褓(qiǎng) D: 斡旋(wò) 褶皱(zhě) 寒噤(jìn) 翌日(yì) |
7、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傲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潭上气氛一小潭源流一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 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
8、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 绝别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 C: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 诀别 个得其所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B: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 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晌(shǎng)午倒(dǎo)气咯(gē)吧 B: 唿(hū)哨名讳(wéi)荣膺(yīng) C: 腻(nì)歪周檎(qín)捎(shào)马子 D: 傀儡(léi)隐匿(nì)腌(ā)臜 |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诗歌首联通过回忆,叙述了诗人________的遭遇。颔联采用________写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 )诗歌的颈联揭示了什么哲理?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 1 )用“ ∕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标两处)。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 ②曲肱而枕之 肱:________ ③非志无以成学 志:________ ④年与时驰 驰:________ ( 3 )与“夫君子之行”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下车引之 B: 曲肱而枕之 C: 不毛之地 D: 而二两狼之并驱如故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 5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 “志”和“学”,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蝴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百科知识》2019年04期)
( 1 )对下面语句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观秦兵马俑
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
( 1 )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年轻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便“沉醉不知归路”
请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请将题目填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然后写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以记叙文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