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
2、 |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笔名是周树人。 B: “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样伸展开来,像苍穹似的笼罩着”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是我的老师。 |
3、 |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格列佛——小人国立功(《格列佛游记》) C: 鲁智深——大闹飞云浦(《水浒传》) D: 晴雯—— 病补雀金裘(《红楼梦》) |
4、 | 找出给划线字注音中正确的一项( ) 漫山遍野矗立着形状奇异的石群,异峰竞秀,藤缠蔓绕,山水和谐。从山下看酷似一群绵羊奔向山岗,站在山岗上向下俯瞰,有的像石猴在奔跑中嬉戏打闹;有的像石熊迈着沉重而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有的像新疆的寒羊在悠闲的吃草;有的像伫立长啸的猎豹;它们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A: jìng gǎn chù xiāoB: jìn gǎn zhù xiāo C: jìn kàn chù xiào D: jìng kàn zhù xiào |
5、 | 划线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干系须是俺的。 ②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③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A: 关系 懂得 反正B: 责任 懂得 反正 C: 责任 免得 约数 D: 责任 懂得 约数 |
6、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 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 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翟天临论文造假牵扯出的这条灰色利益链,让大学的立身之本——学术,蒙上了一层阴影。 B: 凭借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映和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电影《绿皮书》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中荣获最佳影片奖。 C: 我们从实验报告中了解到,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一是生物体缺氧引起的结果;二是宇宙带电粒子变化造成地球生物的不良反应。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走近古诗词。 |
8、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 ①⑤④②③ B: ①③⑤②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②④①③ |
9、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 B: 《中国石拱桥》开篇便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虽不是严格的定义,却一下就把石拱桥最“显眼”的特征勾勒出来了。 C: 另外,要注意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到别人家做客,应用“拜访”,宾客来到自己家,应用“光临”。 D: 你知道“点赞”“吐槽”“抢沙发”“喜大普奔”这些网络词语的意思吗?它们有的来源于某些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网民借此表达自己的褒贬;有的纯粹是为了好玩,以调侃的方式造一个新词…… |
10、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 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 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 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
古诗阅读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è):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 1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①,则往往为别馆②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③,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④,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⑤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⑥,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⑦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⑧,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⑨忧之不暇,又何必朘⑩民之膏以为苑囿⑪也哉! (选自《海峰先生文集》) 【注】①富溢: 极富。②别馆: 即别墅,指住宅以外另建的园林馆舍。③工: 精巧。④勤劳王事: 为朝廷效力。⑤临朐: 地名。⑥訾: 毁谤、非议。⑦欹: 斜。⑧有以自得:自己有所领悟。⑨殷: 深。⑩朘(juān): 剥削。⑪苑囿: 园林。 ( 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雍 正 之 初 予 始 至 京 师 则 好 游 者 咸 为 予 言 此 地 之 胜。 ( 2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榜: ________ 累: ________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万柳堂昔盛今衰的景色变化。( 4 )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 1 )请概括选文的论点。( 2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是什么?( 3 )选文第三节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初冬
萧红
初冬,我走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了我的弟弟。
“莹姐,你走到哪里去?”
“随便走走吧!”
“我们去吃一杯咖啡,好不好,莹姐。”
咖啡店的窗子在帘幕下挂着苍白的霜层。我把领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
我们开始搅着杯子玲琅地响了。
“天冷了吧!并且也太孤寂了,你还是回家的好。”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
我摇了头,我说:“你们学校的篮球队近来怎么样?还活跃吗?你还是很热心吗?”
“我掷筐掷得更进步,可惜你总也没到我们的球场上来了。你这样不畅快是不行的。”
我仍搅着杯子,也许飘流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我开始弄着手帕。弟弟再向我说什么我已不去听清他,仿佛自己是沉坠在深远的幻想的井里。
我不记得咖啡怎样被我吃干了杯子。茶匙在搅着空的杯子时,弟弟说:“再来一杯吧!”
女侍者带着欢笑一般飞起的头发来到我们桌边,她又用很响亮的脚步摇摇地走了去。也许因为清早或天寒,再没有人走进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着我的时候,在我的思想宁静得玻璃一般平的时候,壁间暖气管小小的嘶鸣的声音都听得到了。
“天冷了,还是回家好,心情这样不畅快,长久了是无益的。”
“怎么?”
“太坏的心情与你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要说我的心情不好呢?”
我们又都搅着杯子。有外国人走进来,那响着嗓子的、嘴不住在说的女人,就坐在我们的近边。她离得我越近,我越嗅到她满衣的香气,那使我感到她离得我更辽远,也感到全人类离得我更辽远。也许她那安闲而幸福的态度与我一点联系也没有。
我们搅着杯子,杯子不能像起初搅得发响了。街车好像渐渐多了起来,闪在窗子上的人影,迅速而且繁多了。隔着窗子,可以听到喑哑的笑声和喑哑的踏在行人道上的鞋子的声音。
“莹姐。”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天冷了,再不能飘流下去,回家去吧!”弟弟说,“你的头发这样长了,怎么不到理发店去一次呢?”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他这话所激动了。
也许要熄灭的灯火在我心中复燃起来,热力和光明鼓荡着我:
“那样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那么飘流着,就这样飘流着?”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他的杯子留在左手边,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翻张了开来,要在空间摸索着什么似的。最后,他捉住自己的领巾。我看着他在抖动的嘴唇:“莹姐,我真担心你这个女浪人!”他牙齿好像更白了些,更大些,而且有力了,而且充满热情了。为热情而波动,他的嘴唇是那样的退去了颜色。并且他的全人有些近乎狂人,然而安静,完全被热情侵占着。
出了咖啡店,我们在结着薄碎的冰雪上面踏着脚。
初冬,早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弟弟不住地在手下摇着帽子,肩头耸起了又落下了;心脏也是高了又低了。
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离开了市街。
停在一个荒败的枣树园的前面时,他突然把很厚的手伸给了我,这是我们要告别了。
“我到学校去上课!”他脱开我的手,向着我相反的方向背转过去。可是走了几步,又转回来:
“莹姐,我看你还是回家的好!”
“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
“那么你要钱用吗?”
“不要的。”
“那么,你就这个样子吗?你瘦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充满着祈祷和愿望。
我们又握过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太阳在我的脸面上闪闪耀耀。仍和未遇见弟弟以前一样,我穿过街头,我无目的地走。寒风,刺着喉头,时时要发作小小的咳嗽。
弟弟留给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这在我散漫与孤独的流荡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温了一个时刻?(有改动)
写作背景:1930年,萧红被思想保守、专制顽固的父亲勒令退学、完婚,她不愿意;后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地租而遭到毒打,便离家出走,又被父亲宣布开除祖籍。在外漂泊期间,偶遇正在同一所城市上学的弟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
请根据以上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