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浙江金华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民”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写法是“ ”,形状像被尖物刺中的眼睛。据此,你推测“民”的原初意义是( )
A: 对君上顺服
B: 以民众为本、以民众为主
C: 百姓之间民主平等
D: 像野草一样顽强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 王刚同学一下课就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C: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D: 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期待着能在新的校园萍水相逢
3、

《朝花夕拾》中,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

A: 一对蚂蚁
B: 一对蟋蟀
C: 一包苦菜
D: 都不是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不自量力 荒凉箫瑟 前扑后继 沾沾自喜和煦
B: 喜形于色 苍皇逃窜 胸有成竹 狼藉班班缄墨
C: 相形见拙 难以致信 鼠目寸光 美味佳肴媲美
D: 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高深莫测 沧海桑田吞噬
5、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晨(xī) 游(sù) 口(shù) 落(zhuó)
B: 琐(xiāo) 零(diāo) 献(gòng) 护(kàn)
C: 摇(yè) 静(mì) 轮(kuò) 寂(liáo)
D: 黄(yùn) 酝(niàng) 伞(chēng) 卖(nòng)
6、下面各句的诵读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 , 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B: 无论从市场还是从员工的角度,我们都对遥控信息的做法深恶痛绝
C: 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一副悠然的样子。
D: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8、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繁密 险象叠生 澄清 目瞪口呆
B: 雏形 蜂围蝶阵 伶仃 玲珑剔透
C: 咀咒 葱笼 点缀 突如奇来
D: 风韵 守猎 蜕变 碌碌终身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 虽然他学习很刻苦,而且他的成绩没有多大提高。
C: 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10、下面各句中的划线词语不属于比喻义的是( )
A: 这本书是小王在外地的一个朋友早年间送给他的,虽然有点残损,但小王却拿它当宝贝一般。
B: 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C: 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
D: 批评人应该是实事求是,你这样乱扣帽子 , 可不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四块玉 · 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1 )“斜”在曲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难舍”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B: “杨花雪”指像杨花一样的雪。
C: “人去也”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的叹息。
D: 这首小令以景衬情,化情入景,语意晓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 1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列的画线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 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A: 甚意,汝之不惠。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微斯人,吾谁与归?D.行者休于树
D: 行者休于树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 4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精神拾荒三步曲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就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C: 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D: 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 2 )下面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②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
B: 第③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
C: 第③④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D: 第⑤段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 3 )下面对第④段语言品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把“灵感”比喻为“贵宾”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灵感不是思想者固有的。二,灵感的价值是可贵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灵感对于思想者的珍贵性。
B: “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懂得待之以礼”一句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而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C: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运用比喻,强调写作、记录、笔记是留下灵感的最好方式。
D: “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一句中“投奔”一词用得最好,把原本十分抽象的思想概念活化成投奔一代明君的千军万马,进一步突出“勤于记录”的神奇功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1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 2 )“长江风平浪静”有什么含意?
( 3 )“不到二十四小时”说明了什么?
( 4 )赏析文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 5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题目:你的样子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